劉墉:你為什麼不說不?

情感| 新知 | 文化 | 生活 | 摶物館

刘墉:你为什么不说不?

枯木逢春

刘墉:你为什么不说不?

上帝創造了我們。

我們則當創造另一個自己,創造自己的風格!

創造自己的前途!

創造自己的自己!

before一個女職員明明不願意,卻不敢拒絕老闆晚上的邀約。但到後來,還是因為拒絕進一步的要求,而得罪了老闆。

“你既然要說不,為什麼不早說?”老闆狠狠地問……”

為什麼不說不?

隔壁海倫請你過去幫忙弄電腦。你說:“OK!”

派特請你幫忙抬電子琴到學校。你說:“Yes!”

韓瑞叫你幫他錄每個星期五的Friday Night Videos。

你說:“當然一句話(sure!)”

瑪瑞安要你為她的派對做張海報。你說:“沒問題(NO Problem)!”

你為什麼從不說“不?”

刘墉:你为什么不说不?

現在讓我講講今天發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事,給你參考:

早上。王阿姨打電話來,問我能不能陪她一起去看“蘇富比”(sotheBY's)拍賣中國古董。我說“不!”

中午社區報紙打電話問我能不能為他們的徵文頒獎。我說“不!”

下午聖若望大學的學生打電話來,問我能不能參加週末的餐會。我說“不!”

晚上臺北傳真過來問我能不能寫個專欄。我說“不!”

當你說四個“是”的時候,我說了四個“不”!

刘墉:你为什么不说不?

你或許要講我是不近人情,但你也要知道,當我說第一個“不”時,同時告訴了她“下次拍賣古畫,我會去。至於今天,因為我對傢俱、器物、玉石的瞭解不多,很難提出好的建議。”

當我說第二個“不”時,我說“因為我已經做了評審,貴報又在最近連著刊登我的新聞,且在一篇有關座談會的報道中讚美我,而批評了別人。如果再去頒獎,怕要引人猜測,顯得有失客觀。”

當我說第三個“不”時,我說“因為近來有坐骨神經痛之苦,必須在硬椅子上直挺挺地坐著,像是挨罰一般,而且不耐久坐,為免煞風景,以後再找機會!”

當我說第四個“不”時,我以傳真告訴對方“最近已經寄出一篇頭題(就是刊在重要位置的長文,而非專欄式的短文),專欄等以後有空再寫。”

刘墉:你为什么不说不?

我說了“不”,但是說得委婉。我確實拒絕了,但拒絕得有理。那麼你為什麼即使在知道自己睡眠不足,功課忙碌的情況下,卻難以開口說“不”呢?

這世界上確實有許多人不會說不,他們或是不敢,或是不好意思。

譬如一個女職員明明不願意,卻不敢拒絕老闆晚上的邀約。一個守門警衛明明知道沒出示通行證的人不能放過,卻不敢攔阻上司家人的座車。

一位鑑賞家明明知道是贗品,卻不好意思不為出示的朋友蓋下鑑定為真跡的印章。

刘墉:你为什么不说不?

問題是:當那老闆對女職員有進一步的要求時,後者不是吃了虧。就是在不得不拒絕的情況下終於得罪了老闆。甚至那老闆可能在丟了面子之後狠狠地間:“你既然要說不,為什麼不早說?”

當那座車裡藏了壞人,而出事之後,上司卻可能將警衛扭送法辦:“明明知道公司的安全規定,為什麼讓沒有通行證的人通過,敢情是串通的?”

當那贗品終於被發現,收藏家可能說“你如果知道,為什麼不告訴我,害得我丟人廣至於別人則要講“那是什麼鑑賞家,若非串通了騙錢,就是能力不足!”

你說,他們當初是不是該說“不”呢?

刘墉:你为什么不说不?

不敢說不的人,往往缺乏實力,他們只怕不順著對方的意,自己就要吃虧。豈知愈是想討好每個人的,最後可能誰也沒討好,因為沒有人珍視他的“好”,卻要加倍地責備他可能的不周到。

愈是想對得起每一個人的,愈可能對不起人,因為精神、時間、財力有限,不可能處處顧及,結果服務的水準下降,還是對不起人。就算是他拼老命地應付了每個人,至少對不起了他自己。

我有個長輩,在三十年前出國算是大事的時候去了一趟香港,每個人聽說,都託她帶東西,她也都說好,回來且送禮給每位朋友。沒想到禮帶得不足,後來連已經送給她自己子女的禮物,都收回來送給別人。

刘墉:你为什么不说不?

最糟的是,她的經濟情況在回國之後元氣大傷。原因是:她為朋友帶的東西大多,全部被海關打稅,又不好意思跟朋友要,以致自己扛了下來。最後有些朋友知道了,主動要付稅。卻在背後說:“比委託行買的還貴,只怕被她吃了!”

從我舉出的這麼多例子,你該瞭解:

只有在你表現說“不”的實力時,對方才會感激你說的“是”也只有在你知道說“不”的情況下,才能積蓄足夠的實力說“是”。

只有充滿自信與原則的人知道說“不”,也只有別人知道你有說不的原則之後,會信任你所說的“不!”

委婉地道出你的苦衷、說出你的原則,必能獲得朋友的諒解,贏得對方尊重!

. End.

▿ more ▿ 更多文章點擊直達

刘墉:你为什么不说不?

要不要 贊 和 票圈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