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大唐簡史?讀懂這30首經典唐詩就可以

唐朝,自公元618年建立至907年滅亡,歷經289年,那個繁榮昌盛的大唐,詩人輩出,意氣風發,每一個人都在盡情的活著。大唐是詩歌的黃金期,一本《全唐詩》收錄唐代詩人二千二百餘人,詩作四萬八千九百餘首,如果你能全部讀完,那唐朝的歷史基本也就瞭解的差不多了。如果你想簡單、快速的瞭解唐朝歷史,那通過哲學詩畫為你精選的30首唐詩即可做到。

想了解大唐簡史?讀懂這30首經典唐詩就可以

1,初唐四友

《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唐/杜審言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自李淵建立唐朝後,屬於魏晉的狂放不羈、率真灑脫慢慢褪去,大唐風韻初顯於初唐的文章四友,他們是崔融、李嶠、蘇味道、杜審言,他們的一些作品,在詩律和詩藝的研練方面有很大進展,為唐代近體詩的定型做出了貢獻。

2,初唐四傑

想了解大唐簡史?讀懂這30首經典唐詩就可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在獄詠蟬》

唐/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初唐詩風仍留有齊梁的浮豔,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四人,一改詩壇往昔浮豔之風,成為唐詩新舊之交的重要人物,被後人稱為“初唐四傑”,他們給唐詩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擴展了唐代以前狹窄的詩歌題材。

3,吳中四士

唐朝的詩歌流派甚多,“吳中四士”是初唐到盛唐過渡中最為知名的詩人,包括張若虛、賀知章、張旭、包融,他們的詩,多了浪漫主義的色彩,似包羅萬象的大唐。

想了解大唐簡史?讀懂這30首經典唐詩就可以

《詠 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公元659年出生的賀知章,生性曠達豪放,善談笑,性喜酒,寫詩不次,書法一流。大家知道他的“二月春風似剪刀”、“少小離家老大回”。他是盛唐的前言,預示著最繁華的時代即將來臨。

4,盛唐時期

想了解大唐簡史?讀懂這30首經典唐詩就可以

《山居秋暝》

唐/王 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鳥鳴澗》

唐/王 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公元701年出生的王維,22歲就中了進士,仕途雖有波折,卻未學陶淵明隱居田園,他一生都半官半隱。受母親影響,他精通佛理,又擅音律,與同時代的李白走上了完全不同的詩路,他與孟浩然是好友,兩人同為盛唐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並稱“王孟”。王維少時也有凌雲壯志,安史之亂的偽官生涯和官場起伏後,他向佛教尋求安慰,生活簡潔素淨,他以畫家的眼光,音樂家的聽覺,詩人的感覺,佛家的心態來看人生百態,留下了一系列頗有禪意的詩作。

想了解大唐簡史?讀懂這30首經典唐詩就可以

《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夜歸鹿門歌》

唐/孟浩然

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岸向江村,餘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孟浩然比王維早出生兩年。他相貌儒雅,寬厚大度,慷慨豪邁,常解人之難,救人於困,日常以文學、交遊為要務,才華橫溢又通人情世故的他,卻未能趕上開元盛世的官場,他一生都是布衣,寫下了諸多描繪田園風光的詩歌,聞一多曾說:淡到看不見詩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詩。

5,邊塞詩歌

想了解大唐簡史?讀懂這30首經典唐詩就可以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燕歌行》

唐/高 適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樅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鬥兵稀。

身當恩遇常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

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後。

少婦城南欲斷腸,徵人薊北空回首。

邊庭飄颻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

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勳。

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唐朝疆域遼闊,與周邊戰爭頻繁,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誕生了邊塞詩人。盛唐之際邊塞詩達到鼎盛,氣象昂揚,大家輩出,代表詩人有高適、岑參,並稱“高岑”,另有王昌齡、王之渙等。

想了解大唐簡史?讀懂這30首經典唐詩就可以

《出塞》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唐玄宗時將府兵制改為募兵制後,一大批文人掀起了從軍熱以求邊功,開元十三年,王昌齡漫遊西北邊地,有了較深的邊塞生活體驗,創作了大量的邊塞詩。

大唐的邊塞詩人各有特色,其中王之渙的詩大氣磅礴,短短几十個字,就勾勒出大唐山河的雄壯美麗。

6,盛唐李杜

想了解大唐簡史?讀懂這30首經典唐詩就可以

《將進酒》

唐/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

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提到李白,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他被世人稱為“詩仙”,“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或許盛唐的富饒、開放與包容,給了李白最大的助力,他性格豪邁,熱愛著大唐的山河,一生都在遊歷之中,足跡遍及南北,看著壯麗山河,他寫出了豪邁奔放、清新飄逸的詩。李白的詩裡有“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慨嘆,也有“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自信,既清高傲岸,又有著出仕為官的訴求,他不僅文采斐然,又習得好劍術,所以,他一生雖有不得志,卻始終活得自在灑脫,與盛唐的大氣一脈相承。

想了解大唐簡史?讀懂這30首經典唐詩就可以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盛唐很神奇,有了李白這樣的浪漫主義詩人,隨手又拋出了一個現實主義詩人杜甫,一個理想,一個現實,一個“詩仙”,一個“詩聖”,一起成就了詩歌史上兩座不朽的豐碑。如果說其他詩人的詩是帶眾人一覽大唐風景,那杜甫就是將那些屬於底層的悲慘歷史清醒道出的聖者。杜甫有著一顆悲天憫人的心,既細膩,又敏感。在經歷了安史之亂後,杜甫深深滴懂得,國家不論是興,是亡,苦的終究是百姓。他的詩深切地體現了對大唐的愛,深切的愛著大唐,對土地上人民的愛,在人人歌頌太平盛世時,唯有他站出來說出了那些未見的悲涼。杜甫一生都憂國憂民,看著盛唐一步步走向衰弱,卻又無能為力,只能在詩歌裡抒發出那些擔憂,由此形成了無人堪比的沉鬱頓挫之風格。

7,中唐時期

想了解大唐簡史?讀懂這30首經典唐詩就可以

《送李端》

唐/盧綸

故關衰草遍,離別自堪悲。

路出寒雲外,人歸暮雪時。

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

掩淚空相向,風塵何處期。

《聽夜雨寄盧綸》

唐/李端

暮雨蕭條過鳳城,霏霏颯颯重還輕。

聞君此夜東林宿,聽得荷池幾番聲。

公元762年李豫被宦官擁立為帝,為唐代宗,他平亂守成,為中興之主。這時期的大唐失去了往日的繁華,有著戰亂後的清冷,唐代宗大曆年間有十位詩人,是這時期的代表,被稱為“大曆十才子”,其中李端和盧綸就是十才子的代表,他們在戰亂中寄情于山水,雖沒了盛唐詩人的豪放大氣,但卻顯示出了道家的隱逸風骨和自然田園風采,詩風與之前也大不相同。

8,韓孟詩派

想了解大唐簡史?讀懂這30首經典唐詩就可以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唐/韓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唐詩經大曆年間的一度中衰後,又展示出一定的蓬勃景觀。韓愈、孟郊(並稱韓孟)、李賀等是代表人物,他們主張“不平則鳴”“筆補造化”,追求怪奇之美。

《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題李凝幽居》

唐/賈島

閒居少鄰並, 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 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 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 幽期不負言。

孟郊一生命運坎坷,因韓愈的表揚推崇,詩名大振,也順理成章的成了韓唐詩派的名士。賈島被韓愈贊為孟郊的接班人,他性格孤僻又冷漠,淡泊名利,愛寫詩,一寫詩就如痴如醉,詩風冷寂,與孟郊齊名,人稱“郊寒島瘦”。

想了解大唐簡史?讀懂這30首經典唐詩就可以

《李憑箜篌引》

唐/李賀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坤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溼寒兔。

公元790年出生的李賀,與“詩仙”“詩聖”“詩佛”齊名,被稱為詩鬼,寫下不少馳名的詩篇。他的詩充滿了浪漫氣質的幻想。據說,因為避父諱而終身不得參加科舉,一生鬱郁不得志。27歲時因病去世,其詩驚採絕豔但終究抵擋不住命運的坎坷。

9,元白詩派

想了解大唐簡史?讀懂這30首經典唐詩就可以

《遣悲懷三首其二》

唐/元稹

昔日戲言身後意,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元稹和白居易是中唐最知名的詩人。兩人同科及第,並結為終生詩友。二人唱和詩歌極多,還共同倡導了新樂府運動,世人稱二者為“元白”。提起元稹,許多人都知道那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直至今日依然被無數人追捧和傳頌。元稹的詩詞言白意深,極為扣人心扉。

想了解大唐簡史?讀懂這30首經典唐詩就可以

《問劉十九》

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安史之亂後的中唐,沒了“詩仙”李白手拿酒杯高喊“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的狂傲,沒了“詩聖”杜甫滿懷悲哀地仰天長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悲愴身影,那些璀璨的盛唐之星相繼成了一抔黃土,大唐詩壇一片荒蕪,此時,靜待高手至。

公元807年,35歲的白居易以“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深刻的寫實闖入詩壇,他化筆為劍,帶著元稹等人開展“新樂府運動”,接下杜甫的旗幟,將詩歌題材放到現實黑暗、大唐命運和百姓疾苦的大背景下,給壓抑的中唐打開了一扇窗,至此,明亮的陽光才又重新緩緩照進大唐盛世。

10,晚唐小李杜

想了解大唐簡史?讀懂這30首經典唐詩就可以

《泊秦淮》

唐/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中唐後,晚唐的詩壇一開始也是沉寂的,直到杜牧與李商隱的出現,才徹底打破了這種沉寂。杜牧的爺爺是宰相,他在公元803年出生,20歲時,已經能夠做到博通經史,尤其專注於治亂與軍事,杜牧是晚唐傑出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著稱,後人為將他與中唐的杜甫相區分,稱他為“小杜”。

想了解大唐簡史?讀懂這30首經典唐詩就可以

《賈生》

唐/李商隱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無題》

唐/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李商隱一出生,就只抓住了中唐的尾巴,那時的唐朝藩鎮割據、宦官掌權、命運無常,李商隱成為了“牛李兩黨之爭”的犧牲品,科考落第,仕途不順,妻子早逝,這一切讓他的詩風神秘莫測,而且隱喻頗多,初讀就已難理解,只有反覆琢磨,才能懂其意,他與大他十歲的杜牧並稱“小李杜”。

想了解大唐簡史?讀懂這30首經典唐詩就可以

公元858年,李商隱去世。次年大唐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黃巢起義愈演愈烈,大唐名存實亡,宦官與宰相爭權,大唐進入末世,風雨飄搖。公元907年,朱溫逼唐哀帝李柷禪位,改國號梁,大唐徹底滅亡。

大唐的絕代風華,對於如今的我們,只能在唐代的詩歌中找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