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歷年致辭精選名言(汕頭大學畢業典禮)

汕頭大學系1981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綜合性大學,目前為教育部、廣東省、李嘉誠基金會共建的高校,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所由私人基金會(李嘉誠基金會)持續資助的公立大學。該校的誕生、成長、壯大與愛國商人李嘉誠先生的各方面資助密切相關。

截止2018年,李嘉誠基金會對汕頭大學的支持款資金已然超過100億港元。而在精神層面,“李嘉誠精神”更是影響深遠,其中,自2002年至於2018年,李在汕頭大學畢業生典禮上每年一次、持續不斷的17篇致辭,其給予學子們的精神力量,並非物質資助所能換來的。

李嘉誠歷年致辭精選名言(汕頭大學畢業典禮)

這些致辭的內容,官方色彩極其淡薄,與其他大學領導同種場合致辭來比較,可以說毫無“官話”。此外,就這些致辭結合其他材料來粗淺揣摩,李嘉誠對汕頭大學學生不無“自己人”的坦誠和率真,這可從其致辭中有的放矢、緊貼當時環境略見一斑。譬如2014年,李嘉誠依稀感受到樹大招風式的、不如之前被社會信任的壓力,便首次講出“貧富懸殊的憤怒”等言語,且語重心長強調“信任感”;至2016年,則似乎大局已在掌握,李也十分坦然,稱“我作為一個人、一個企業家,我盡了一切所能服務社會”,頓挫之間,現場可約略感受到其堅毅和不無自豪的神態。

當然,對這些致辭的更深研究,必須結合多種材料,那是“潮學”或其他相關領域研究者的事,這裡不再贅言。下面是歷次致辭的摘錄。

摘錄之前,冥紙灰必須強調的是:首先,任何語錄都是不完全的,因為它脫離了語境、背景,下面是排除了一些與背景關係密切、易生歧義之外的格言式原文摘錄;其次,

文是原文、話是原話,標點符號則基本按汕頭大學宣傳稿,但出於連貫考慮有幾處標點調整

李嘉誠歷年致辭精選名言(汕頭大學畢業典禮)

2002年:在那“零和”“非零”間

該次為第16屆畢業典禮。頒發第1次醫學博士學位、第246個碩士學位及第13552個學士學位。

“你們應無畏地擁抱自己的未來,從教育得到知識是我們為明日前途的準備,但道德只可以在行為裡體現,自由選擇要紮根於對社會和民族的責任,這個世界是由個人組成的,我們的行為、我們的選擇,都會影響我們能否和平、負責任和有禮的共存,今天社會對精英一詞有很多定義和誤解,對我而言,如果你們能夠堅定捍衛你們淨潔能反思的心、能努力正直取得自己的成就、能對別人的成功不存妒忌、能關懷無助貧弱的人,你就是我心中的精英。”

2003年:人性的迷失能否復歸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矛盾的時代,全球化到底代表些什麼?它是多元一體的世界,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範疇──經濟、社會、文化、科技等,都不斷加速改變,這高速快車卻像沒有終站,車上的人誰也不知道往哪裡去。”

“今天科技進步,通訊、醫療、生命科學等都不斷有新突破,我們擁有更多知識,但未必更有智慧;我們能掌握事物的起因,但還不能預知未來。今天社會一切的困境不也就是人類創造出來的嗎?所以我們必須反思人性的迷失能否復歸?我個人深信透過教育是做得到的。”

“要有同理心,能易地而處,張開心胸去體會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不同種族的人們所思所想,才可以超越種族、性別、年齡、文化及其他隔膜,不單要努力提升自己,更要致力建立社會共同的尊嚴。”

2004年:Are you ready

“每當我們要展開新的一頁,追求一個新的夢想,編織一個新的希望,都是我們需要思考時,are you ready?Do you have what it takes?”

“這四年來你得來的知識,可助你在社會謀生,但未必可以令你懂得如何處世。只有你知道,你將會怎樣運用腦袋內知識素材,轉化為做人的智慧。生長與變化是一切生命的定律,昨天的答案未必適用於今天的問題,只有你的原則才是你生命導航的座標,只有你的情操才是你鼓舞生命的力量。沒有人可以為你打造未來,只有你才知道怎樣去掌握。Are you ready?”

李嘉誠歷年致辭精選名言(汕頭大學畢業典禮)

2005年:內心的天空

“在一片追求財富、成功的聲浪中,我們要活得出色快樂,毅力和心力同樣不可或缺。如果你認為毅力是每分每秒的‘艱苦忍耐’式的奮鬥,我覺得這是很不足的心理狀態,毅力是一種心態,毅力不是一種生活。真正有毅力的人清楚自己人生的目標,且願意承擔責任,有顆堅強、非凡的決心又充滿著希望的心。知道什麼是原則、事實與正義。有極大的勇氣和謹慎。”

“心力是理性和理智心靈的發展,通過終生思索和追求學問的人一定不會掉進時間的迷宮,在營營役役中黯然失去生命的光彩。善於學習的人能領會和掌握未來,好學的人懂得把觀察、經驗和知識轉化為智慧並使用得當,不僅能把夢想持之以恆,更懂得如何事半功倍。”

“憑仗自己的本事你會受人尊重,憑仗自己的貢獻你更會感動別人,讓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回饋社會和民族的信念。”

“有一種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便是你內心的天空。”

2006年:打倒差不多先生

“(差不多先生)這家傳戶曉的人物,這有一雙眼睛但看的不是很清楚、有兩隻耳朵但聽的不很分明、有腦袋但缺乏洞察力和沒有層次思維的先生卻依然活著,而且可能有特強的繁殖力。”注:此句“差不多先生”為冥紙灰所加。

“‘差不多’是一種折損人靈魂的病,令人閒散。”

“如若你不願被命運扣上枷鎖,你必需謹記,活著是一種參與,你要勇於思考、尊重科學、尊重原則,能感受、有追求、能關心,敢於積極,能經得起考驗,骨中有節,心中有慈、心中有愛。”

2007年:活出你的故事

“‘取得成就’和‘真正成功’是有天淵之別。要做一個比成功更成功的人,擁有專長、技能、學歷、人際網絡或經驗只是基本功,更重要的是確立你與眾不同的特質和看世界的角度。”

“如果你有崇高的抱負為指引明燈,人生的目標便清晰明確;如果你一生以思馭動,你一定可從容不迫和充滿活力地生活;如果你的價值觀不是空洞口號,而能歷久常新,你一生會有定力去應付現實社會複雜、多元和變幻莫測的挑戰;如果你真正深愛你的社會、深愛你的民族,深愛這個世界和深愛活著,那你必需參與和無懼承擔,我們民族傳統智慧有很多高貴的境界,如若你能拈出‘好謀而成、分段治事、不疾而速、無為而治’的精髓,生命是可以如此的好!”

李嘉誠歷年致辭精選名言(汕頭大學畢業典禮)

2008年:自負指數

本次致辭中李嘉誠提出分享其成功的訣竅。當年北京成功舉辦奧運,舉國信心大盛,同時各行業向好,處於又一波房產大興階段等。

“要活出有意義的非凡生命,需要有能超乎‘匹夫’的英雄特質,一個英雄所具備的品德不單要有勇氣、有勝不驕的度量和敗不餒的懿行,更要知道生命並不僅僅是連連勝利的短暫歡欣或失敗的挫折。”

“在‘卓越’與‘自負’之間取得最佳平衡並不容易,因為有信心、‘勇敢無畏’也是品德,但沉醉於過往和眼前成就、與生俱來的地位或財富的傲慢自信,其實是一種能力的潰瘍。我們要謹記傳統智慧,老子的八字真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我想和大家分享的訣竅是什麼?我稱它為‘自負指數’,那是一套衡量檢討自我意識、態度和行為的簡單心法。我常常問問自己,我有否過分驕傲和自大?我有否拒絕接納逆耳的忠言?我有否不願意承擔自己言行所帶來的後果?我有否缺乏預視問題、結果和解決辦法的周詳計劃?”

“我深信‘謙虛的心是知識之源。’是通往成長、啟悟、責任和快樂之路。在卓越與自負之間,智者會親前者而遠後者。背道而馳的結果,可能是一聲淨成就得之極少,而懊悔卻巨大,成為你發揮最佳潛能的障礙,減弱你主控人生處境的能力。”

“在生命這場永無休止的競爭過程中,我們未必有很多‘重新啟動’的機會。我相信,給你這個機會,也沒有人期望過著一個不斷要‘重新啟動’的人生。”

“請堅守常思考,常反思的守則,並懷著奉獻和關懷的心態處事。只知擷取而不懂付出的人,他的人生僅是個虛影,只有能活出原則,真正懂得如何奉獻國家民族及世界的人,才是真英雄。應如莊子所說:‘勢為天子,未必貴也;窮為匹夫,未必賤也;貴賤之分,在行之美惡。’如果你們願意這樣做,並緊記常常檢討自己的訣竅,那麼你們定能,攀登高峰後再達巔峰。”

李嘉誠歷年致辭精選名言(汕頭大學畢業典禮)

2009年:要活出超越夢想的人生

“我們懷著助人的熱忱,必能對抗消極與彷徨。”

“若果我們堅信萬物凝聚有始,長江不擇細流,匯聚百川,如浩瀚宇宙,點點銀河繁星,那你們必須謹記,建立自我能讓個人夢想成真,追求無我能讓更大的理想成真,‘汕大’人要活出超越夢想的人生。”

2010年:“80後”問卷

“我們都知道空抱宏願並無太大意義;漫無計劃地急於求成徒然令自己身心疲憊。人生必須立志,必須以熱切的努力來追尋自己的夢想。如何追求個人快樂與滿足不一定能在課本中找到答案,只有在你積極實踐與心靈共鳴的行為時,富具意義的體驗才可以驅趕心靈的空虛,讓你享受富足人生的滋味。”

“(在準備今天的講稿時,我的同事們建議說到這裡最好來一下引經據典,以強化學富五車的感覺,我不同意這個觀點)前人的啟發固然重要,但如何讓哲理歷久常新更需要你們的思考和提煉。若你能盡你的忠誠,努力在責任的道路上活出豐盛、快樂和充滿尊嚴的人生,日後能成就大業者,能出類拔萃者,能出塵不染者,舍你其誰?你就是精彩,你就是經典!”

李嘉誠歷年致辭精選名言(汕頭大學畢業典禮)

2011年:檸檬汁人生觀

本次致辭篇幅、時間都比較長,冥紙灰在現場的感覺,可能有若干內容是臨時插入的。同時,李致辭時依稀存在情緒波動跡象,感情外露較為可見。

“因為命運沒有給我另類的選擇,我成為今日的我。”

“人生的過程中儘管不無遺憾,但我學到最價值連城的一課——逆境和挑戰只要能激發起生命的力度,我們的成就是可以超乎自己所想象的。”

“沒有什麼必然的成功方程式,首要專注的是,把能掌控的因素區分出來。若果成功是我的目標,駕馭一些我能力內可控制的事情是扭轉逆境十分重要的關鍵。我要認清楚什麼是貧窮的枷鎖——我一定要有擺脫疾病、愚昧、依賴和惰性的方法。”

“要拒絕愚昧,要持恆地終身追求知識,經常保持好奇心和緊貼時勢增長智慧,避免不學無術。”

“無論在言談、許諾及設定目標各方面,我都慎思和嚴守紀律,一定不能給人囂惰脆弱和倚賴的印象。這個思維模式不但是對成就的投資,更可建立誠信;你的魅力,表現在你的自律、克己和謙遜中。”

“所有這些元素連接在一起功效非凡:它能漸漸凝聚與塑造一個成功基礎,幫助你應付控制範疇以外的環境。當機遇一現,你已整裝待發,有本領和勇氣踏上前路。”

“生命拋來一顆檸檬,你是可以把它轉榨為檸檬汁的人。要描繪自己獨特的心靈地圖,你才可發現熱愛生命的你、有思維、有能力、有承擔,建立自我的你;有原則、有理想,追求無我的你。”

2012年:我很在乎未來

這是李嘉誠第三次強調、並較完整提及“建立自我,追求無我”。

“我從來都不太明白,為什麼大家常常說以前總比今日好。是因為往日和現實有很巨大的差異令人無奈,難以適應?還是我們能在昔日痛苦和難過的回憶中,總能找到點滴溫馨,轉化為今天新的動力?”

“人生命運必然是你一生做出選擇的總結,懂得如何選擇和承擔後果是譜寫自己命運的入門法。”

“你問我當年訂立的目標是什麼;我的答案你們早就知道:‘建立自我,追求無我’。希望你們與命運也許下承諾,憑仗智慧和勇氣,實現你的夢想及貢獻我們心愛的祖國大地、和我們彼此共存的世界。”

李嘉誠歷年致辭精選名言(汕頭大學畢業典禮)

2013年:現實的造夢者

此次之前,李嘉誠剛剛成功進行急性膽囊炎手術,自稱已經完全康復。

“很多道理,說者容易,聽者難。血肉之軀,在人生中波濤翻滾,箇中的滋味,你能體會?你願意替代嚐嚐嗎?你關心社會上的困難境況嗎?你懂得體諒無助無奈者的嘆息嗎?或者你是那些曲盡心思,有萬萬千千藉口的人。”

“今天在逆境中奮鬥的人,不要讓內心的憤怒燃燒,而影響你解決問題的能力。”

“只有怨憤而欠缺思維,只會令你更軟弱、更惶恐,使你付出更大的代價和承受更大痛苦。”

“要把憤怒轉為對自己更高的要求,和更專注解決問題的動力。只有能面對現實的人才可征服現實,只有更加勤奮,更具觀察力和韌力的人,才可改變困境,創造機會和締造希望。”

“你一生謹守正知、正行、正念,路漫漫其修遠,你對社會永遠的關懷和參與,這一份堅持,就是解決不公平問題的最實際方案。”

2014年:無心睡眠只因要承擔社會責任

此年,李嘉誠較為深刻的感受到了類似“樹大招風”乃至不被信任的社會壓力,現場錄像放大,依稀可見其堅定的眼神,有潮汕當地學者解讀為“仁者的霸氣”。

“政府要有靈活方略,處理價值世界和實際世界間的微妙關係,特別在再分配的調節機制,不要讓‘貧富懸殊的憤怒’和‘高福利負擔’一事的兩面現象,持續讓社會停滯和不安;政府必須率先納新求變、開拓思維,政府必須深切推行教育改革,我一直認為投資教育失當是對未來嚴重的罪行。”

“信任是凝聚理性社會一個重要的環節,當它未能成為潤澤社會的正能量,當大家總覺得一切在變味,對一切存疑,認為公平公正義被腐蝕時,正經生態均會走向循環的大滑坡:構建社會信任——是民族最好的無形資產。”

2015年:求成者

“感恩,蘊含特強的感染力,是一股悅己達人的正能量。推己及人的態度,是一股為自己靈魂充電,成就他人,造就成功的超能量。”

“在‘求存者’的眼裡,一切都是謎。但‘求成者’卻不同,即使置身於熙熙攘攘的世態中,依然懂得解碼的方法。”

“求成者以‘仁能善斷’‘仁能善擇’去定義自己的一生,我們要把這種態度元素,像編寫智能系統內核一樣,內置在人生當中,不斷升級、不斷優化,令湧現的機遇、洞見的昇華,做人處世節奏的掌握,匯合運行自如,有效作出最好的判斷、最好的選擇,打造自己的運氣,建立充滿光芒的人生。”

李嘉誠歷年致辭精選名言(汕頭大學畢業典禮)

2016年:未來就在眼前

“濫竽充數已經沒有市場,沒有解決方案的雄偉願景更是‘有毒組合’。”

“我們對‘閉塞傾向’要時刻高度戒備,功能凝固及慣性定向的惰性判斷,是走向未來的障礙和負累;錯誤的政策或計劃,只會把未來困鎖在永無盡頭而又徒勞無功的迷惘中。”

“我沒有成功錦囊,但有三個心法希望和你們分享:這高增長的年代,要脫穎而出,必須不斷強化謙遜的學習態度;……科技是高增長的基石,人才創意是發動機,但社會的包容是燃料,三者合一,孕育出共同學習、共同迭代,讓新觀點引向新洞見,有升級增值力,有協變力的社會,才能享受連續鏈良性循環的紅利;銳變的年代,也同時是人格力量的年代,在理想大道上趕路時,希望你們有悲天憫人的心懷,不要忘記有能力幫助別人是福分。”

2017年:原力人生

“在高增長機遇巨浪中,愚人見石,智者見泉。”

“愚人只知道‘為’(to do),智者有願力,把‘為’(to do)變‘成為’(to be)。”

“愚人常常抱怨,變得墨守成規是被逼出來的,被制度營役、被繁文縟節捆綁、被不可承受的期望壓至透不過氣;他們渴望‘贏在起跑線上’,希望有個富爸加上天賦的優越組合,認為‘人能弘道’、改變塵世複雜和無可奈何的扭曲太負重, ‘道能弘人’肯定更舒服。這樣的心態,他們已‘輸在起跑線上’。傳統中國智慧告誡我們命與運是互動交織的,擁有一切,也可以一無所有。”

“王陽明一語:‘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良知是成就尊嚴和有存在意義的明燈。”

李嘉誠歷年致辭精選名言(汕頭大學畢業典禮)

2018年:建立自我,追求無我

這一次直接以“建立自我,追求無我”為題,內涵更為豐富並首次提及“建立自我”的“三謙”態度。致辭中,李還正式公佈,其已卸任汕頭大學名譽主席的職務(由其子李澤楷續任),但會“依然披上戰衣,去思考、去感受、去行動,永不言倦——繼續公益求變,尋找更好。”

“建立自我,關鍵態度是‘謙卑、謙恭、謙虛’。謙卑具有修復、激勵功能,它是虛偽自大和傲慢綜合症的預防針。有思想,有智慧帶謙虛修為的人,是有量度、能長期處理複雜壓力的問題解決者,他們意識到自己的觀點,並非唯一有效可行的選擇。謙恭的人常帶好奇、開明,自勝者強是充實人生的靈丹妙方。”

“立志要改變世界的人,有實質良心和才華同樣重要,你的領導能力能否服務好理想?你的深度與寬度決定你是解決問題的人,還是問題本身;區分你是啟發別人的天使,還是把主觀強加於別人的牛魔王。”

“過往一切深烙心上,向前眺望,我總是對大家能成就的未來帶著期盼。同學們,ARE YOU READY?一生以理智、道德和誠信,致力為世界帶來尊嚴和機遇,‘建立自我,追求無我’,活出真正勝利的人生。”

李嘉誠歷年致辭精選名言(汕頭大學畢業典禮)

冥紙灰注:圖片均摘自包括汕頭大學、李嘉誠基金會官網以及媒體等在內的公開信息,若有不妥請告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