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債務違約,這家山東生物燃料企業還犯了哪些錯?

債務違約是壓倒這家山東生物燃料企業最後一根稻草?

除了債務違約,這家山東生物燃料企業還犯了哪些錯?

“生物燃料第一股”的路似乎很快就要看到盡頭了。

6月28日晚間,山東龍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ST龍力”)公告稱,由於公司控股股東程少博質押予中信證券的3050萬股公司股份涉及違約,中信證券擬申請對上述涉及違約的質押股份進行司法強制執行,可能導致程少博所持部分公司股份被動減持。

該公告還提及,程少博本次股票質押違約而被減持處置,暫不會造成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變化,也不會對公司治理結構及持續經營產生影響。

事實上,自去年年底以來,*ST龍力被捲入債務違約後,猶如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各大利空消息紛至沓來。譬如,銀行賬戶被凍結、大股東股份被司法凍結、業績鉅虧、證監會立案調查等。

頗為諷刺的是,*ST龍力在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後積極自救。但擬現金收購資產、籌劃半年未披露重組標的等行為,反而被投資者質疑*ST龍力涉嫌忽悠式重組。

簡單來說,曾頭頂“生物燃料第一股”光環的*ST龍力,現如今早已風光不再,甚至到了資不抵債的境況。

時間財經翻閱*ST龍力一季報發現,渤海信託旗下的樟美2號以及申萬菱信基金-華融國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的兩隻產品身影顯現在十大流通股股東中,此次並未能成功“脫險”。

深陷內憂外患的*ST龍力,由於資不抵債已被債權人申請重整。而*ST龍力從今年4月11日復牌後連續22個交易日跌停,此後繼續震盪下行。截至目前,公司股價已較復牌前跌去接近八成。截至6月29日收盤,*ST龍力股價為2.05元/股。

除了債務違約,這家山東生物燃料企業還犯了哪些錯?

北京市君澤君(成都)律師事務所陳小虎律師對時間財經表示,債權人可申報重組方案但不一定能獲批,獲批與否與重組方案的切實性不無關係。根據《企業破產法》第八章相關規定債權可分為(一)對債務人的特定財產享有擔保權的債權;(二)債務人所欠職工的工資和醫療、傷殘補助、撫卹費用,所欠的應當劃入職工個人賬戶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費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支付給職工的補償金;(三)債務人所欠稅款;(四)普通債權。另外,需分組對重整計劃草案進行表決。

*ST龍力如期償還借款幾率較小?

公開資料顯示,*ST龍力主要從事功能糖、澱粉及澱粉糖、纖維素乙醇等產品的生產、銷售。

根據*ST龍力發佈的2017年度各期資產負債表數據,貨幣資金餘額在2017年前三個季度均超過9億元,幾乎佔到總資產的25%,但隨後卻在2017年12月中旬曝出無法按時償還近1.4億元借款的債務危機。如此的劇情轉換,讓投資人瞠目結舌。

與貨幣資金金額下滑不同的是,*ST龍力的財務費用卻是持續走高。根據*ST龍力2017年財務報告顯示,其財務費用超4億元,較2016年同期增加3.66億元。

除了債務違約,這家山東生物燃料企業還犯了哪些錯?

據*ST龍力2017年財務報告披露,公司業績突然變臉,淨利潤虧損金額達34.83億元,扣非後淨利潤虧損也逾11億元,這也是其上市以來首次虧損。隨後,*ST龍力2017年財報也被亞太(集團)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ST龍力各種負面消息接踵而至。根據公司回覆深交所問詢函的公告顯示,目前公司共有18個銀行賬戶被凍結,截至2017年底債務總額達33.55億元。

除此之外,隨著債務違約事件的持續發酵,*ST龍力也成了訴訟案中的被告。6月21日晚間,*ST龍力公告稱,經統計,公司作為被告涉及的新增訴訟案件合計涉案金額4.70億元,涉及20家企業及金融機構,訴訟類型包括合同糾紛、票據糾紛、借款合同糾紛,訴訟均在進展中。

根據該公告顯示,*ST龍力收到了六份民事判決書,其中北京華夏恆基文化交流中心、禹城市兆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嵐橋民間資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聊城市高新區魯西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均要求償還借款,而海口灃亦鈺實業有限公司及浙江嘉豐擔保有限公司的票據糾紛案則已上訴。

不過,*ST龍力能夠如期償還借款的幾率似乎並不大。

眾所周知,*ST龍力實際控制人程少博持有的股份全部處於質押凍結狀態,其中質押比例高達99.99%。程少博股權質押的用途也頗為單一,為“個人融資”。在股東將股權幾乎全部質押後,相關債權人短期也很難通過凍結實控人所持有的股票進行追償。另外,*ST龍力子公司中包括鰲龍農業、兆榮聯合、龍力乙醇、快雲科技、黑龍江龍力的股權也均處於質押狀態。

此外,*ST龍力在回覆深交所2017年報問詢函稱,自公司債務違約事件發酵以來,公司面臨多項訴訟事項,公司主要銀行賬戶及資產已被凍結、存在大量未償還債務,可供經營活動支出的貨幣資金嚴重短缺,公司融資能力、正常生產經營已受到一定影響,相關問題的解決過程存在較多困難和不確定性,公司目前正在積極採取各項措施爭取儘快妥善解決上述問題。

“死裡逃生”的高管及踩雷的機構

*ST龍力除了變臉的鉅額虧損,其高管的精準減持和踩雷其中的機構也備受關注。

除了債務違約,這家山東生物燃料企業還犯了哪些錯?

2017年9月5日,*ST龍力停牌重組前,公司收到了公司董事兼副總經理孔令軍、董事尹吉增、副總經理肖林、監事會主席王燕、監事劉立存5人的減持計劃。

據公告披露,孔令軍、尹吉增、肖林、王燕、劉立存分別擬減持股份數量是123536股、222561股、70584股、58876股、16000股。值得思考的是,5名董監高成員打算減持的股份是他們手頭可以減持的所有無限售流通股,而減持目的則是為“個人資金安排”。

孔令軍分別在2017年11月2日、2017年11月9日和2017年11月23日減持12.35萬股,套現約110萬元。王燕在2017年11月23日減持0.5萬股,套現約4.58萬元。

董事尹吉增的減持則更具有戲劇性,就在*ST龍力2017年11月27日發佈重大資產重組公告的當日,尹吉增將手頭持有的22萬股無限售流通股實現清倉,套現近200萬元。次日,*ST龍力就宣佈因重大資產重組計劃停牌。

不過,與董監高的減持相比,沒有成功出逃的機構就顯得較為沮喪。

根據2018年一季報顯示,在*ST龍力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渤海信託旗下的樟美2號以及申萬菱信基金-華融國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的兩隻產品分列*ST龍力第五和第九大流通股東。二者分別持有*ST龍力571萬股和386萬股,佔其流通股比例的1.148%和0.775%。

據悉,兩隻產品均是在2017年三季度時新進買入,如果以當時的每股加權均價10.73元計算,兩隻產品目前的虧損幅度已經超80%,合計虧損金額超過8300萬元。(北京時間財經 雷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