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陽區豐堆侖革命舊址今日對外開放

资阳区丰堆仑革命旧址今日对外开放

豐堆侖革命舊址位於資陽區長春經濟開發區南豐村,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原為廖氏支祠。1922年建成,早期的共產黨人以此為據點,秘密開展地下革命活動。1938年在此創辦作育學校,此後成為中共常益中心縣委的重要聯繫點,是革命先輩高文華、帥孟奇、廖連山等人推動抗日救亡運動的重要場所,有“益陽抗大”的美譽。

资阳区丰堆仑革命旧址今日对外开放

近年來,因房屋年久失修,部分結構腐朽老化,文物安全狀況堪憂。資陽區於今年2月啟動了舊址修繕工作。於今天正式對外開放的豐堆侖革命舊址有上下兩層,第一層陳列主題為“紅色記憶”,突出了農民運動及抗日救亡時期發生在豐堆侖周邊的人和事,再現了中共常益中心縣委、中共益陽縣委的重要革命史實,展現了益陽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推翻三座大山,奪取革命勝利的一段艱辛歷程。第二層則展陳了益陽古城文物相關情況、老師宿舍復原陳列及學生課堂復原場景。瞿海說,豐堆侖革命舊址的對外開放,為益陽打造了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對提高城市影響力和美譽度,提升城市品位和人文內涵,增強文化軟實力,推動益陽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瞿海要求,資陽區要有效利用豐堆侖革命紀念館這一愛國主義、紅色文化和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發掘好、保護好革命前輩留下的寶貴資源,充分發揮黨的光輝歷史和革命傳統的凝聚力和引領作用,傳承革命精神,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要使之成為黨員幹部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場所,人民群眾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課堂,引導和激勵幹部群眾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決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共同的精神支柱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