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港高鐵“動感號”中反觀英國在港進行的間諜行動

繼“和諧號”“復興號”後,近日不少人的朋友圈都被香港的“動感號”刷屏。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23日宣佈,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項目主要工程竣工,全部工程已經完成99%,4月1日將進入試營運階段,香港九列高鐵被命名為“動感號”。高鐵香港段將鞏固香港作為區域海、陸、空交通樞紐的地位,也令香港充分受惠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來的協同效應和機遇。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竣工典禮上致辭時表示,特區政府及港鐵公司正全速向著2018年9月通車的目標做最後衝刺。而實現這個目標,所欠的並不是那餘下1%的工程,而是隻有一步之遙的“一地兩檢”本地立法。她強調,希望特區立法會議員以香港利益為依歸,以務實的態度審議《廣深港高鐵(一地兩檢)條例草案》,早日通過落實“一地兩檢”安排,讓高鐵香港段能夠如期投入服務。

從香港高鐵“動感號”中反觀英國在港進行的間諜行動

九列香港高鐵之所以命名為“動感號”,寓即香港是動感之都,香港人和社會經濟充滿活力。作為中國智造下的又一“新生兒”,“動感號”繼承了“和諧號”、“復興號”的“優良血統”,香港民眾在體驗每秒百米的疾馳快感,享受溫馨舒適的乘車體驗的同時,寓意著香港未來的發展將動力滿滿。今年是香港迴歸的第二十一年,自03年CEPA簽署以來,兩地持續加大在科教文化、新興產業、金融貿易、企業建設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力度,因而香港地區的高鐵建設已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

隨著近日前俄羅斯雙面間諜在英國中毒事件持續發酵,各國對間諜活動的爭議不絕於耳。其實反觀英國,自香港迴歸以來,據媒體披露,英國在香港進行了的大量間諜活動。據香港《大公報》、《文匯報》等媒體報道,英國情報機構在香港的活動,不僅沒有在香港迴歸後消停,反而不斷加強。眾多退役、現役的英國軍情六處駐港特工,有的以領事身份,有的以經濟文化等部門職員身份在港服務於“英國的需要”。他們的“行動中心”,主要位於英國駐港總領事館內。該館於1996年建成,其設計者為英國建築師泰瑞·法雷爾,此人正是軍情六處總部大樓的設計者,深諳情報機構建築的遊戲規則。

從香港高鐵“動感號”中反觀英國在港進行的間諜行動

《大公報》稱,與美國“依賴高科技”相比,英國情報機構更注重“人的資源”,即十分注重對關鍵人物的收買與策反,“放長線釣大魚”。為了達到目標,長期盯住關鍵人物,時間可以長達數年甚至十數年之久。正是這種情報運作方式,令英國當局可以在十分低調、不易被察覺的情況下,獲取大量核心情報。此外,英國情報機構在香港還有一招“殺手鐧”,即擁有大量政府高級公務員的絕密資料,包括個人汙點、個人升遷軌跡等等。在迴歸前一年,此類資料並未在香港銷燬,而是運回了英國。通過此類數據,長期控制著一批港英過渡的高級官員。而一旦有必要,則利用在港的喉舌媒體,發放不利消息以打擊目標。前發展局局長麥齊光因騙領房屋津貼被控,但所有指控證據是源自數十年前的公務員資料,擁有此等能力的,應該只有英國當局。

從香港高鐵“動感號”中反觀英國在港進行的間諜行動

《文匯報》稱,香港迴歸以來,一大批隱蔽身份的軍情六處特務迴流香港,滲入政黨、團體、司法界、商會、傳媒、政府要害部門,搶奪香港管治權。針對英國在港的間諜活動,《大公報》提醒說,香港市民對此需保持清醒認識,更要保持警覺,如果國家利益因此受損,香港也不可能獨善其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