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的本幫菜

在上海,有一種滋味,出身“低微”卻自成一家,在演變中不因各方衝擊而消失,反倒越來越清晰、強大——這就是本幫菜。

上海人的本帮菜

近日,一篇名為《上海菜邊緣化背後的大問題》的文章引發網友的大討論:


上海人的本幫菜

在這裡,無意與作者辯論文中觀點的是非對錯,我們只想和看懂上海的各位說說,上海本幫菜的故事。

上海人的本帮菜

《舌尖上的中國2》曾有一集專門介紹了上海本幫菜,其中特別提到的上海老飯店的大廚李伯榮,今年已經82歲。李伯榮出生在三林塘臨江村,14歲師從“本幫菜鼻祖”德興館的楊和生大廚,已在爐灶前忙活了近70年——實際上,李伯榮的父親也是德興館的股東。所以,人家當年也算是“德興館小開”,只是這個“小開”事事自己做,師父過世後,李伯榮就挑起了德興館的大梁,後又在上海老飯店掌勺。

上海人的本帮菜

坐落於福佑路的上海老飯店,原名榮順館,被譽為“本幫菜的源頭”,但誰也不曾想到,當初,它竟是靠著寒酸的“兩張半臺子”立足生根的。

1875年,榮順館創始人張煥英,從浦東搖著小舢板來到南市,開店的全部家當除兩隻爐子、兩張臺子外,還有半張兩隻腳的臺子,只有靠著牆頭,才不會倒下。日子久了,菜燒出名氣了,常客習慣以“老飯店”稱之,漸漸叫出了名。

上海人的本帮菜
上海人的本帮菜

再說說李伯榮的師傅楊和生,提提本幫菜的另一個鼻祖“德興館”,還有裡面的一道名菜,“蝦子大烏參”。

蝦子大烏參

在1937年,淞滬會戰後,中國軍隊南撤,市內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淪為“孤島”。其時,南市十六鋪一批經營海味的商號生意清淡,對外貿易中斷,銷往港澳及東南亞的一批大烏參積壓在庫。

此事被德興館名廚蔡福生和楊和生獲悉,便以低價收購。他們將海參水發後,以本幫菜的烹製方法,加筍片和鮮湯調味,烹製成紅燒海參出售。因起初上海本地飯店都沒有此菜,德興館首先創制並經營之後,便立即成為最吃香的菜餚。

上海人的本帮菜

蝦子大烏參

後來,蔡楊二師傅考慮到海參雖有營養,但鮮味不足,經反覆試驗,並不斷徵求食客意見,改用鮮味濃厚的幹蝦子作配料,做成了“蝦子大烏參”,一炮打響,不少社會名流在品嚐後,大加讚賞,隨即這道菜被廣為流傳——我爹爹一直說,這蝦子大烏參做的好不好,端上來一眼就能看出:“儂稍微動一動盤子,它就會抖的!”

“蝦子大烏參”、“草頭圈子”、“扣三絲”、“八寶鴨”,這些都是很具特色的上海本幫名菜。說起“上海本幫菜”,至今有100多年的歷史,按照李伯榮的說法,“徽班進京有了京戲,徽商入滬有了本幫菜”,“本幫菜濃油赤醬的特點,跟徽菜相近,還有蘇浙等地的風味。”

上海人的本帮菜

草頭圈子

最早的本幫菜

1843年,上海開埠後,十六幫別鬧申城(十六幫指的是本地、蘇州、無錫、揚州、安徽、河南、四川、山東、北京、杭州、寧波、湖南、福建、廣東、清真、素菜等),上海本地菜汲取各家之長,形成了甜鹹適宜、濃淡兼長、清醇和美的獨特風味,被稱為“本幫菜”。

最早的“本幫菜”,起源於浦東三林人,在上海老城區開設的飯攤。這是本幫菜最早的從業人員,有一個特別的稱呼,叫做“剷刀幫”——李伯榮的爺爺,就是曾經的“剷刀幫”。

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因為鄉下都有大灶,一般都要用到剷刀。在農村,廚師不是作為一種固定職業存在的,比如有十個或者六個,遇到人家家裡吃“大眾席”、或者人家辦婚喪喜事的時候,就會去喊這批人。他們就幫這家人操辦宴席。如果不在這個時候,他們還是種地什麼的。

上海人的本帮菜

最早的上海本幫菜以價廉、味重、量足為鮮明特點。因為在那個時候,光顧本幫菜飯攤的,幾乎全部是體力勞動者。在人們印象中,上海本幫菜“濃油赤醬”的特點,也是在那個時候形成的。所以,為什麼“濃油”?油水沒有!為什麼“赤醬”?可以下飯!汗流多,要補充鹽份。你鹽加得多他不承認,醬油多他承認,紅了他承認了——這就是“濃油赤醬”的由來。

當時在飯攤上供應的,多是一些黃豆湯,鹹肉百葉,肉絲豆腐羹這樣的家常菜。而且考慮到下飯,幾乎所有的菜都以湯水足為特色。上菜的盆子也都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湯盆,比如炒蝦仁什麼的,都半湯、半水的——當時流行這種菜,放到現在看看,其實很不健康。

糟缽頭

上海人的本帮菜

糟缽頭,是上海老飯店的當家菜。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已經順應了現代人口味,改造成清淡型了。但在100多年前,糟缽頭,就是本幫菜“濃油赤醬”的最典型代表,有將近200年的歷史了。

200年前,糟缽頭其實是一個冷菜。糟缽頭裡面是什麼東西呢?全部是豬內臟。紅燒以後,和酒釀糟,拌起來以後吃。然後放在缽頭裡面,所以叫“糟缽頭”。上個世紀30年代以後,像糟缽頭這樣的廉價菜,在本幫菜中所佔比例,開始逐漸降低。因為在那個時候,本幫菜的顧客類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啥辰光該吃啥菜

30年代的上海,由於工商業的快速發展,和外來人口的大量湧入,城市裡逐漸形成了公司職員為主的新興階層,這個群體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上海本幫菜的發展方向。

上海人的本帮菜

另外,上海的氣候四季分明,本幫菜的菜式也跟著時令跑,吃的就是原汁原味,老上海都曉得,啥辰光該吃啥菜:

春筍上市,要吃醃篤鮮;

清明前刀魚骨頭最嫩、肉質細膩,一到清明魚骨變硬,就勿靈了;

端午前後,大蒜頭肥壯,燒大黃魚味道一級;

6月份的蝦,頭上有腦,肚裡有子,最最鮮美;

到了九、十月份,就該吃砂鍋魚頭湯了,這時青蒜上市,放上幾根,清香撲鼻,清鮮可口..……

上海人的本帮菜

醃篤鮮

油爆蝦

說起這個蝦,本幫菜裡的油爆蝦也是一絕。考究一點的飯店,油爆河蝦,一斤總是80只左右,尺寸、大小基本一樣。300℃的油溫,河蝦幾十秒鐘就要出鍋,求的是個外脆裡嫩;一斷生馬上裝盆,要的就是清鮮肉嫩。

上海人的本帮菜

油爆蝦

蝦肉熟而不老,蝦殼脆而不焦,時間上不能相差分毫,好的本幫菜廚師,甚至能根據蝦殼的爆裂聲,判斷出鍋的時機。收汁時再次入鍋,同樣乾淨利落,這道菜對火候的考校,有著教科書一般的嚴格。

上海人喜歡用醬油和糖一起調味,因為醬油鹹中帶鮮,味道比鹽和順,易使菜餚形成甜中帶鹹,鹹中帶鮮的多元口感。同時,醬油和糖相融,容易調出葷菜中的油脂和膠質,使湯汁濃膩如稠,味道醇厚,俗稱“自來芡”,比之澱粉勾芡,更能保持菜餚的原味。

上海人的本帮菜

扣三絲

本幫菜雖說“濃油赤醬”,但是,依然“粗中有細”:燒盆“乳腐肉”,必須是大塊的五花肉,這樣烹製出的菜餚才會肥嫩濃香、滷汁醇厚;要說“細”,“扣三絲”絕對是考驗師傅刀工的絕活。

上海人的本帮菜

扣三絲

按照李伯榮的說法:“火腿、筍、熟雞脯全部切絲,每塊‘橫劈36刀,豎切72刀’,一盆菜1999根一根不少。”食材事先煮熟,切絲為了擴大食材與湯汁的接觸面,蒸制過程中,三種味型同時釋放,融為一體。

上海人的本帮菜

傳統扣三絲,用的是一般家用飯碗,其直徑為12釐米,深為8.4釐米,一盤菜幾百根絲;到了李伯榮手裡,扣三絲做好後直徑為7.5釐米,深度為7.2釐米,2000根左右絲。

菜做到這個份上,已經不是普通的“扣三絲”了,而是“精扣三絲”。聽說當年還真有人挑戰李伯榮,花了一個小時,數到1999根的時候,只能歎為觀止了。(我是不大相信這個傳說,旁友,等儂數好了,這碗扣三絲沒人肯吃咧!)

上海人的本帮菜

在今天的上海老飯店,傳統本幫菜,在菜譜中所佔的比例大概為20%,但它們的點單量,卻超過了80%——這就是上海人的消費愛好和觀念,“喜新不厭舊”!

吃遍各國美食,但最後念念不忘的還是這一口——上海本幫菜。因為對許多上海人來說,本幫菜代表著一種“媽媽的味道”,一種叫“家鄉”的親和力。

上海人的本帮菜

圖片來自網絡

上海人的本帮菜

看懂上海粉絲群

長按識別二維碼,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員”申請入群(申請時請註明“看懂上海入群”字樣)。

等儂來吃一杯老上海的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