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天小組賽成為爭議重災區,別小看“合理利用規則”的代價!

本屆世界盃小組賽的最後一天賽事,成為“合理利用規則”引發爭議的重災區。規則的“先天缺陷”讓球隊為了巨大的競技利益而甘冒道德風險,究竟誰最應該為此負責?

一、日本10分鐘“鳥籠戰術”,出線即“出醜”?

先是H組末輪,日本在0比1落後于波蘭的情況下,得知另一場塞內加爾也以0比1落後於哥倫比亞,如果兩個比分保持到終場,和塞隊同分、同淨勝球、同進球數的日本,將憑藉少拿兩張黃牌的“公平競賽分”優勢晉級。

於是,日本的選擇是在最後15分鐘開始頻繁倒腳。看臺上因此噓聲四起。最終日本如願晉級。

最後一天小組賽成為爭議重災區,別小看“合理利用規則”的代價!

日本此舉合乎規則,但卻擺不脫“消極”的批評。而且,相比起雙方都默契控制結果的法丹之戰,日本的做法更為消極——他們在還有爭勝、保障出線的情況下,放棄了進攻,轉而將希望寄託在另一場比賽的另一個對手不進球。

日本“賭”贏了,是基於對波蘭(只求贏球“安慰獎”)和哥倫比亞(贏球才保證小組第一,不會輕易讓塞隊進球)心態的準確判斷,但最後的“鳥籠戰術”,還是引發了包括不少日本本國球迷在內的巨大質疑。

最後一天小組賽成為爭議重災區,別小看“合理利用規則”的代價!

《足球小將》中曾有類似的情節

以多少有悖公平競賽精神的方式,去享受“公平競賽分”規則的第一次紅利,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巨大的諷刺。

二、比利時“懸崖勒馬”,是天性還是無奈?

到了晚場的G組末輪比賽,“公平競賽分”的尷尬再次凸顯。提前出線的英格蘭和比利時同樣派出大量替補,同樣是積分、淨勝球、進球數完全一樣,如果打平,同樣要比較公平競賽。他們同樣傾向於“讓出”小組第一,以避免在淘汰賽中落到強敵環伺的上半區。

比利時在上半場就有2人以略顯誇張的動作吃到黃牌,確保了只要平局收場,就能以黃牌更多的“優勢”拿到小組第二。不過,比利時最終還是選擇了真正的“公平競賽”,雅努扎伊的進球讓他們得到了小組第一。

最後一天小組賽成為爭議重災區,別小看“合理利用規則”的代價!

進球時刻,比利時主帥馬丁內斯的甩手動作,既表示“厲害”,也耐人尋味

這多少也和比利時的球隊風格有關,他們整體年輕,血氣方剛,他們和這屆歷史上最年輕的英格蘭有類似之處。他們並不善於隱藏實力,也不太擅長保留狀態,相反,正因為年輕,他們更需要不斷的勝利來刺激這種狀態。如果刻意輸掉比賽,會破壞狀態的連續性,傷害士氣,效果適得其反。

最後一天小組賽成為爭議重災區,別小看“合理利用規則”的代價!

巴舒亞伊的快樂,需要勝利來守護……

趨利避害是人之常情,日本最後10分鐘的倒腳和比利時上半場的“攢黃”,都合乎規則,某種角度而言無可厚非。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這樣做是不需要承擔代價的。

因為它挑戰了觀眾的眼球,也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國際足聯世界盃的形象。日本隊只是消極比賽了10分鐘,賽後就捱了輿論的猛批,如果比利時隊最後真的靠黃牌“優勢”進到下半區,同樣會被各種diss,而且也會被認為損害了世界盃的形象。

作為一支志在奪冠的球隊,他們應該懂得儘量不要得罪國際足聯的道理。

三、規則有缺陷,利用規則的獲益者其實也是“受害者”

在連續出現利用“公平競賽分”規則的現象之後,國際足聯確實也有必要重新審視這項規則。這項規則本意是引導球隊更文明、並加以激勵,但事實上卻往往被異化為球隊在極端情況下晉級時的工具。或許,跳過比拼“公平競賽分”,直接進行抽籤決定誰出線,反而會是一個更科學的方法。

除了“公平競賽分”引發的爭議之外,世界盃小組賽靠後比賽的球隊,因為末輪比賽前淘汰賽分區的情況已經基本出爐,他們也因此有了更多“挑選分區和對手”的機會,這一現象也需要國際足聯作出應對。

最後一天小組賽成為爭議重災區,別小看“合理利用規則”的代價!

這不只是為了維護規則和國際足聯的權威、保護世界盃的形象,也是在保護參賽球隊和球員,儘量不要因為規則的明顯漏洞,而將他們置於道德風險之下。

規則不是萬能的。在體育競技的領域,總有一些規則無法明確界定的區域,需要人們用自己心中的道德準則去取捨、裁量。法國丹麥看似通過默契球實現了利益最大化,其實他們付出了在球迷心中“形象分”下降的代價。丹麥在2004年和瑞典那場2比2疑似默契球聯手淘汰意大利的比賽,更是至今還在不斷被人提及,成為很多人眼中的一個歷史汙點。

同樣是最後一輪,克羅地亞的表現則剛好相反,既彰顯了體育精神,順便幫助國際足聯解決了“收視大戶阿根廷過早出局”這塊心病,口碑人氣雙豐收。

最後一天小組賽成為爭議重災區,別小看“合理利用規則”的代價!

“默契”未必會明碼標價,看起來像是規則的合理“饋贈”,但其實暗中早已標上了價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