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丨23批次化妆品未准入境,“微生物感染”为何频发?

曝光丨23批次化妆品未准入境,“微生物感染”为何频发?

导读:

相比货证不符、证书不合格等问题,进口产品的微生物感染问题更需要引起警惕。毕竟,从配料、生产、罐装、分装直至到达消费者手中,化妆品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稍有不慎、都容易微生物感染,洋品牌也很容易“中招”。

昨日(6月19日),海关总署通报通报,2018年5月未准入境的化妆品共计23批,多来自阿联酋、斐济、澳大利亚、美国4个国家或地区,涉及2类产品,为肤用和其他妆品,不合格项目为货证不符、证书不合格和微生物污染。

此次未准入境的产品,分别来自阅肤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茗英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山东威海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东莞博德日用品有限公司、江苏澳米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广州宝洁有限公司6家公司。品类方面,则涉及到体肤膏、护肤粉、身体乳液、沐浴露、洁肤皂等产品。目前,以上未准入境的食品化妆品均已在口岸退运或销毁。

曝光丨23批次化妆品未准入境,“微生物感染”为何频发?

值得关注的是,在23批次未准入境的化妆品中,唯一批次来自阿联酋的生亼(ji,二声)护肤粉,是仅有的因为微生物感染被禁止入境的产品。而微生物感染的具体原因有3个:酵母菌超标、霉菌超标、菌落总数超标。

曝光丨23批次化妆品未准入境,“微生物感染”为何频发?

曝光丨23批次化妆品未准入境,“微生物感染”为何频发?

而对于以上微生物感染的危害,上述工程师表示,霉菌的代谢能力非常强、分泌毒素功能强大,一旦流入国内,消费者使用后将会出现过敏、水泡等皮肤不良症状。同时,酵母菌则会有变酸的效果,极有可能导致产品变质、酸化,无法使用。

“正是因为化妆品安全的重要性,所以国家近年来对于生产许可证审阅得越发严格。”上述工程师表示,生产许可证的功能之一,就是防止整个生产供应链过程的交叉感染。他以自家研发工厂举例道:“工厂每周会定期进行检查,而对于工人无论是工作服还是手部,都会在消毒后,还统一不定时地开展抽查,为的就是保证生产各个环节的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