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在能源、冶金、建材、有色、化工、電鍍、造紙、印染、農副食品加工等行業,全面推進清潔生產改造或清潔化改造。

大氣汙染防治方面,意見明確,編制實施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作戰計劃,以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汾渭平原等重點區域為主戰場,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用地結構,強化區域聯防聯控和重汙染天氣應對,進一步明顯降低PM2.5濃度,明顯減少重汙染天數,明顯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明顯增強人民的藍天幸福感。

水汙染防治方面,深入實施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紮實推進河長制湖長制,堅持汙染減排和生態擴容兩手發力,加快工業、農業、生活汙染源和水生態系統整治,保障飲用水安全,消除城市黑臭水體,減少汙染嚴重水體和不達標水體。

土壤汙染防治方面,全面實施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突出重點區域、行業和汙染物,有效管控農用地和城市建設用地土壤環境風險。具體措施集中在強化土壤汙染管控和修復、加快推進垃圾分類處理、強化固體廢物汙染防治等領域。

具體指標:全國細顆粒物(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濃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0%以上;全國地表水Ⅰ-Ⅲ類水體比例達到70%以上,劣Ⅴ類水體比例控制在5%以內;近岸海域水質優良(一、二類)比例達到70%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比2015年減少15%以上,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減少10%以上;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左右,汙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佔比達到25%左右;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以上。

意見提出,通過加快構建生態文明體系,確保到2035年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總體形成,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到本世紀中葉,生態文明全面提升,實現生態環境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中國皮革》手機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