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買房的或該提前行動了,央行釋放三大信號,房價上漲已定?

奇哥一直強調,看房地產市場不僅要看供求變化,還要緊盯著中央的宏觀調控政策,房地產實際上與實體經濟、金融、股市及債市都有著極強關聯。往往其他方面的微妙改變都可能巨大影響樓市的走向。

比如央媽昨天的定向降準,雖然在很多經濟學和財經專家看來,這是預料之中的事。但央媽選擇在股市行情極度低迷的情況下宣佈:自今年7月5日起,央行定向降準0.5%,合計釋放流動性可能達到7000億元,其中蘊含的深意不言而喻,這其中蝴蝶效應對樓市的影響更是絕對不容小覷。

沒買房的或該提前行動了,央行釋放三大信號,房價上漲已定?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一針見血到,此次,央行降準意在支持債轉股、推進去槓桿,對於債券市場、實體經濟、股市、房地產都是利好。

上述人士認為,從過去幾次定向降準的情況來看,降準屬於政策微調,其影響力度和範圍小於全面降準,對經濟影響較為有限。但對房地產市場影響較大,不排除釋放出來的部分資金,通過信貸方式流入房地產市場,為房企“解渴”並在一定程度上推升房價,房價迎來巨大轉折在所難免!

無獨有偶,獨立經濟學家馬光遠也說,降準是對的,企業流動性非常緊張,去槓桿是為了降低風險,但如果把企業都去槓桿去到資金鍊出問題,那比槓桿本身的風險都要大。

對於此次央媽降準是否會受益房地產市場,馬光遠的回答就沒那麼直接,但是似乎話裡有話,他說:“會不會受益房地產?說不會是不可能的,但目的肯定不是為了房地產”。

沒買房的或該提前行動了,央行釋放三大信號,房價上漲已定?

其言下之意再清晰不過,從歷次的央媽降準來看,無論央媽意在何為,是助力小微企業也好,還是釋放銀行的資金流動性也罷,到最後這些錢都不可避免地會以各種方式部分流入到房地產這個“大蓄水池”裡,這已經成為共識。所以,不管央媽的出發點為何,最後的結果可能都會差強人意,中國的資金都偏愛房地產,而且這份愛還非常牢固。

事實上,奇哥最近接觸到的銀行內部人員就透露,從過去到現在,大部分老闆貸款都是炒房,無論是中型企業還是小微企業,他們對實體經濟的利潤早就已經不那麼看好了,因為相比較來說炒房來錢快且穩賺不賠,是獲取財富的最好途徑。

這一點確實有數據為證,據wind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投資房地產的上市公司數量已增至1655家,總共持有投資性房地產市值高達9904.17億元。

餘豐慧指出,公司投資房產實在算不上特別,但這樣大規模的集體瘋狂,卻是罕見。在“房住不炒”喊了這麼久之後,一些地方炒房散戶似乎確實有些偃旗息鼓了,但“莊家”們的熱情,看來不僅沒有減退反而更加瘋狂。

沒買房的或該提前行動了,央行釋放三大信號,房價上漲已定?

對於此次央媽在關鍵時間節點選擇定向降準,奇哥仔細研究和參考了一些大咖的觀點之後,也有幾點不成熟的看法,我認為這次央媽的動作釋放了三個清晰的信號:

第一,央媒在報道這次舉措時用了“重磅”二字,實際上這就說明此次與以往不同,無論是釋放的資金體量還是產生的作用都將是不可忽視的。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次是宏觀層面的政策鉅變,而不是微調。

沒買房的或該提前行動了,央行釋放三大信號,房價上漲已定?

第二,從此次降準央媽的定義來看,針對性更加明確且越來越規範。比如央媽這次搞了兩個工具,一個是要商業銀行在用這5000億元的流動性時,要有臺賬;另一個是央行開始要求這些國有大行,在搞所有領域的債轉股時,都不能把貸款發放給那些搞固定收益的項目。(攸克地產)這是較以往歷次“降準”的極大進步。

第三,實體經濟尤其是小微企業、普惠金融有望帶來直接性的積極影響,但正如很多專家學者擔憂的,實體經濟受益程度可能相對有限,反而會促使部分流動性通過一些隱蔽渠道或不為人知的通道流向央媽非希望流向的地方,比如股市和樓市。

沒買房的或該提前行動了,央行釋放三大信號,房價上漲已定?

多說兩句。畢竟在以往金融知識沒普及的情況下,民智未開啟,都比較好忽悠,但現在不同,經歷了16年房價暴漲之後,中國人基本上都是金融專家了,再加上資金的逐利性使然,所以,極有可能出現,搞了半天,這些錢絕大部分又要回到樓市中去, 成為刺激樓市再一輪上漲的巨大動力。

一旦人們有這個資金流向預期,那麼剛剛降溫的熱點城市就會死灰復燃,重燃戰火,而那些人才新政導致的萬人空巷搶房子的城市,將會更加狂熱。如此一來,房地產又將毫無疑問會迎來新一輪的火熱行情,到時候恐怕擋都擋不住。所以對於沒買房的人來說,對於持幣觀望的人來說,現在大概率是進場的最佳時機了,或該把買房行動提前了。

沒買房的或該提前行動了,央行釋放三大信號,房價上漲已定?

有人說,這次難道央媽就不會吸取之前的經驗教訓嗎?比如嚴格要求清查資金流向,確保資金流入真正需要的實體經濟。話這麼說沒毛病,建議也是非常中肯的建議,但實施起來並不現實。事實上央媽每次“開閘放水”,管理層不可能不知道這些錢會流向不該去的地方,但要知道現在的中國正處在內憂外患的關鍵時點,三駕馬車都很難驅動經濟增長了,誰又能否定現在不是任志強口中所說的“夜壺”粉墨登場的絕佳時機呢?

正像很多網友所說,有時候你很難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