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公益讲座—运动物体的拍摄(上)

从摄影发展史,我们了解到早期的摄影拍一张照片,往往要用几个小时或者至少要用几分钟的时间才能够把它拍成。

所以那个时候,即使是拍摄运动物体,往往都是模糊的。所以也就谈不上运动物体的拍摄。只有当照相机的速度(包括感光材料)达到几分之一秒,运动物体被照相机捕捉住了,运动摄影也就诞生了。

我们在拍摄运动物体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我们第一个大问题,先讲一讲决定运动物体拍摄的因素。

一、决定运动物体拍摄速度的因素

决定运动物体拍摄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是运动物体的速度;

第二个是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

第三个是运动物体与相机之间的距离。

下面我们就分头进行一下说明。

1.运动物体的速度

大千世界,纷繁热闹。主要是要靠运动物体来显示,当然其他的像形状、颜色也会起到相应作用,但是最主要的是要靠有生命力的东西,或者是其他的物理因素造成的某个物体在动,这个时候我们的世界才能够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运动物体包括很多。我们摄影主要关注的无外乎就是人的运动,动物的跑动,还有车辆等等交通工具的运行。

摄影公益讲座—运动物体的拍摄(上)

我们日常见到最多的恐怕就是人的行走,人的行走一般的来讲不是很快,照相机可以用一百二十五分之一秒到五百分之一秒就可以把人的行走也就是在行走过程当中的人像拍清楚。

作为我们一般的现在的相机预设的这种速度,在普通的标准情况下拍人差不多都是可以拍清楚的。

摄影公益讲座—运动物体的拍摄(上)

如果人要跑动起来,速度就会增快几倍,我们要想把运动当中的人,特别是把像运动员拍清楚,就要提高相机的快门速度。那么把握起来,我们可以用五百分之一秒到一千分之一秒的速度,应该说也能够把跑动的人拍清楚。

摄影公益讲座—运动物体的拍摄(上)

比人跑得再快的就应该是人制造的交通工具了,比方说汽车火车、飞机这些。它的速度都相当快,我们在拍摄它的时候就可以使用五百分之一秒到两千分之一秒甚至更快的速度来拍摄,这样也能够把行进当中的车辆拍清楚。

摄影公益讲座—运动物体的拍摄(上)

动物有的时候比人的奔跑速度可能还要快,甚至快很多。比方说马匹、飞鸟,它们的速度就非常快。

我们的拍摄速度完全可以提高到四千分之一秒左右都可以。我刚才说的这些拍摄的速度只是一个大致,实际上不能够完全以刚才我说的速度标准为准,你得看实际的情况来设定速度。有可能比我说的快,也有可能比我说的速度慢。

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我们在实际拍摄当中还要受到运动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它与影者也就是相机之间的距离两个因素有关。

所以我们现在再说第二方面的因素。

2.动体运动的方向

影响运动物体拍摄清晰度的第二个方面的因素就是动体的运动方向,也就是运动物体是从哪个方向运动过来,它是横向的呢,还是纵向的呢,还是斜向的呢,这和我们拍摄时要采用的快门速度有关。

摄影公益讲座—运动物体的拍摄(上)

上面这张照片套马者要套前面奔跑的马。他的基本运动方向是横向的。如果他从我们相机的镜头前面跑过,需要的奔跑的速度实际上来讲是很快的。当然如果这个马奔跑起来比较平稳,那么我们的快门速度也不一定非常的快,一般的来讲我们用刚才说的五百分之一秒时间就够了。

摄影公益讲座—运动物体的拍摄(上)

上面这张照片也是骑手在套马,在追赶马成扇面状四散跑开。这个时候实际上来看他是斜向的。那也就是说他是从对角线的方向奔跑过来的。我们拍摄的速度,就可以适当的降低一点。如果刚才我们拍横向时用五百分之一秒,那么这个用三百二十分之一秒其实也是可以的,也能够基本上把他拍清楚。

摄影公益讲座—运动物体的拍摄(上)

再看上面这张照片。

这个雕塑头顶上的飞鸟,应该是一只鸽子,它飞过来的方向是从正前方或者是从头顶上面迎面飞过来的。

我们拍摄它就可以把速度再降低一点。比方说我们用二百分之一秒就有可能把它捕捉清楚。

这说明运动物体,它的运动方向也可能决定我们采用不同的快门速度。

横向运动需要的速度最高,而斜向斜角式的运动要求的速度次之,而迎面纵向这样运动过来的物体要求的速度相对来讲最低。

如果动体运动的速度相同,而运动方向不同,那么,纵向运动所需要的拍摄速度大约是横向运动的四分之一。

只要掌握了这样大致的一个规律,我们就知道怎么设置快门速度了。

3.动体与相机的距离

决定运动物体拍摄速度的第三个因素就是运动物体与相机之间距离的大小和距离的长短。

我们都有这样一种感受,这个运动物体离你越近,你感觉它运动的速度就快,比如一个人从你身边突然跑过,你就觉得他非常快。但是如果这个运动物体离你比较远,即使他速度再高,你会也会觉得它运行的速度比较慢。

比方说我们看人造卫星,因为它在外空,离我们地球离我们观察者非常远,所以你感觉它的运行的速度是非常慢的。

摄影公益讲座—运动物体的拍摄(上)

这张照片是我拍的一个骑手的比赛。

这个马虽然跑的也比较快,但是毕竟离我们摄影者比较远,所以我拍摄它时设置的速度最低的设到了两百分之一秒,我发现基本上也能拍清楚。

因为一个它离着你远,你用六百的镜头把它拉过来,实际上来看马的速度并不是很高,而且它基本上又是迎头跳跃的,所以要求拍摄的速度并不是很高。

摄影公益讲座—运动物体的拍摄(上)

这张照片是拍摄的天空上的飞机。

这架飞机已经飞得很低,好象这架飞机是从海南的一个机场刚起飞不久,然后我在椰树下拍的这架飞机。

当时我并没有想到拍它,只是听到声音了,举起来相机就拍了,也没有改变什么快门速度,什么没来得及改变,拍完了之后我发现我当时使用的速度就是一百二十五分之一秒,也完全能够把天上从头顶飞过的飞机拍清楚。这说明什么呢,就是飞机虽然飞得很快,但是由于它离着我们的距离比较远,我们还是可以用较低的速度进行拍摄的。

摄影公益讲座—运动物体的拍摄(上)

这张照片我拍的应该是鹭鸶。由于这只鸟儿在拍摄的时候离我很近,拍摄速度太低了反而不行,其实鸟儿飞行的速度不是很快,但是如果你用低于两百分之一秒的速度来拍它,有时就拍的不清楚,因为它离你太近了,所以速度就得提高上去,你提高到三百甚至五百分之一秒,相对来讲就容易拍清楚,清晰度的成功率就会提高。

所以我们说运动物体,除了速度有快有慢之外,还和我们拍摄者 和相机的远近有关系。也就是离相机越近,需要的速度就越快;离相机越远所需要的速度就有可能越低,越慢一点。

所以我们知道了这样的一个规律,就可以及时调整好我们拍摄运动物体的快门速度。

二、拍摄运动物体的其它条件

下面我们再讲第二个大问题,就是拍摄运动物体的其他条件。

刚才我们讲了影响拍摄运动物体速度快慢的一些条件。

还有哪些条件还有哪些因素可以提高或者保证我们拍摄清晰运动物体呢?这是我们在第二个大问题所要讲到的。

1.相机、镜头、三脚架

第一个方面就是我们要拍摄运动物体的时候,对于相机的机身镜头要有所选择。毕竟拍摄运动物体对于我们拍摄设备要求会更高一点。

比方说我们要拍摄运动物体最好选择高速连拍这种机身,也就是有高速连拍功能的机身。一般来说就是每秒钟可以达到四五张或者更多也好。

现在有些高端的专业相机可以达到每秒钟九张,甚至十张这就更好了。

因为你的相机的快门连拍的速度,可以保证在较短的时间当中捕捉到相应的运动物体。

这样拍摄出来的这个照片,肯定的相对来讲就会清晰一点。

第二个方面我们应该选择长焦距的镜头。

一般我们应该选择焦距两百毫米以上的镜头。当然你可以是四百、六百,甚至是八百才好。

特别是当我们离被拍摄物比较远的时候,我们就更需要长焦距的镜头来拍摄。

因为我们在野外拍摄,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办法近距离接触动物或者是飞禽等等的。那么长焦距镜头就容易发挥作用。

而且长焦镜头还有一个特殊的好处就是它可以虚化背景。也就是说它可以缩小景深,把后面的物体虚化,使画面更加简洁干净,也就使画面更加好看。

所以一般的采用两百毫米以上的镜头。

摄影公益讲座—运动物体的拍摄(上)

再发一张马术比赛的照片。这还是全运会时期我拍摄的马术比赛。这照片当时也是用六百毫米的镜头拉过来的。拍摄这样的照片除了今天镜头之外最好在拍摄的时候使用三脚架。因为长焦镜头的本身就很有分量了,焦距再长,你手稍微有点不稳,就算是你竭力的想把手端稳,往往也很难做到,因为它的焦距太长了,很容易在焦点上虚掉。所以这个时候尽量的使用三脚架,实在不方便,也可以使用独脚架来稳定镜头。这样我们拍摄起来就会更清晰,也就是说你拍出来的照片的成功率就会相对高一点。所以我们在设备上要注意选择高速连拍的机身,两百毫米以上的镜头,还有使用三脚架,这是应该注意到的。下面的第二个小问题就是怎么样进行对焦。2.使用自动对焦模式总体来说拍运动物体,由于他总在动,使用手动对焦,有的时候跟不上运动物体的变化。所以一般的情况下来讲呢都是采用自动或者是半自动的方式进行对焦。也就是对焦模式往往是采用自动模式的。自动模式对焦,拿的佳能相机来说,一般的它分成三种模式,我们一个一个来介绍一下。(1)单次自动对焦:ONE SHOT第一种是单次自动对焦。它后面的外文标志就是“ONE SHOT”这种自动对焦模式适合拍摄静止的物体。大家看一看下面的照片。

摄影公益讲座—运动物体的拍摄(上)

这张照片是在卷曲的荷叶上,也就还没有完全展开的这个荷叶上有一只蜻蜓。蜻蜓虽然是运动物体,但是在这一刻它是停在那个荷叶上,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采用单次自动对焦就可以把它拍清楚了。

(2)人工智能自动对焦:AI FOCS

第二种自动对焦模式叫做人工智能自动对焦。它的英文表示是“AI FOCS”。

这种自动对焦的方式主要的是拍摄运动中的物体。

比如说一直在奔跑的鹿等野兽什么的,再有的像飞鸟。这个时候它是飞行当中或者是在运动当中,我们都用这种自动对焦模式来进行对焦就可以了。

摄影公益讲座—运动物体的拍摄(上)

这个就是拍摄的咱们海河上的红嘴鸥。这海鸥除了落在水面上,他基本上是在空中或者邻近水面当中来回飞。我们就用人工智能自动对焦方式来跟踪它,来拍摄它就可以了,就能够及时的对准焦点,然后把它捕捉下来。

(3)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AI SERVO

第三种自动对焦模式叫做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英文表示是“AI SERVO”。这种方式实际上拍摄的是什么呢?原来这个物体是静止的,然后他突然的会奔跑,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进行对焦。比方说这个运动员听枪声起跑。再有就是比如说一个飞鸟也好或者动物,它有可能要攻击要奔跑,或者要飞行。这个时候我们也可以利用这种方式,也就是说拍摄是从静止开始,然后到开始运动。这个物体一运动,然后它就自动追踪对焦,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就可以了,我发一张照片看一看。

摄影公益讲座—运动物体的拍摄(上)

这个拍摄的是一个快艇。快艇往往是这样,你上来游人的时候,它往往开始的时候速度是非常慢的。然后它突然间会加速,而且按照不同的不是很规则的路线来进行运行,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也是一开始它不怎么动的时候你就跟着它,如果运行快了,然后你就跟着它,相机会自动的跟踪。也就是说它就自动转成人工智能方式,一直跟到拍摄结束。

这三种方式,你可以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反正我认为一般来讲要是为了简单一点,好掌握一点,往往就是采用第二种方式,也就是人工智能自动对焦。就是相对来讲会简单一点,你用这种方式拍照运动物体或者是从不动到动一般来讲也都差不太多。就是为了简便。

3.光线和感光度

拍摄运动物体应该注意的其他因素当中的第三个方面的因素,就是要注意拍摄时候的光线,还有当时你采用的感光度。

这个也可以决定我们拍摄运动物体的清晰度。首先,我们在拍摄运动物体的时候,最好光线比较强一点。你在阴天或者是比较暗的地方来拍摄,由于光线不够好,所以你那个速度就有可能慢下来,快门的速度慢,就会造成拍摄物的不清晰。

摄影公益讲座—运动物体的拍摄(上)

除了光线的尽量的强一点,我们一般的拍摄运动物体尽量的采用的逆光,或者是侧逆光。因为这样的话,就很容易拍清楚动物的这种姿态,它的轮廓很容易拍清楚。如果我们拍摄的是鸟类,那么它的羽毛可以通过光来,显得画面更漂亮。

上面的这张照片拍的是牛,实际上来看的采用的也是逆光的,牛特别是在大景深的情况下,

凸显在这个画面上。

因为景深特别的浅,在前景的这个情况下,它那就简单的凸显出来,牛的这个轮廓也非常的清楚。

摄影公益讲座—运动物体的拍摄(上)

下面我们再看一下上面这张照片,拍摄的也是海鸥。它就是通过逆光拍摄的。光线把海鸥的羽毛都打透了,它的这种光感,这种透视的效果就出来了,显得就更加好看一点。

那么在光线不好的情况下,特别是弱光的情况下,我们拍摄怎么办呢,实际上来讲这个时候我们都要注意就是加大感光度。也就是加大“ISO”。

因为我们只有加大了感光度,我们才能够保证快门的速度不会降的太低,才能够保证拍摄的运动物体的这个清晰度。

现在相机尤其是数码相机研发的越来越好,很多的相机在感光度达到两千的时候,基本上噪点不明显,好一点的相机可以达到四千多,甚至是更高一点,都没有特别明显噪点。所以说为了拍摄清楚运动物体,感光度提高一点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