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46年收藏3000枚古錢幣,見證歲月變遷

八旬老人46年收藏3000枚古錢幣,見證歲月變遷

藏在的手中,樂在其中!

八旬老人46年收藏3000枚古錢幣,見證歲月變遷

家住安徽省合肥市常青街道金寨南路社區的八旬老人章克清是位“錢迷”,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章克清開始收藏古錢幣,近半個世紀,老人共收藏3000多枚古代錢幣,從戰國的一刀、秦朝的半兩、漢朝的玉珠、唐朝的開元通寶到五代十國等各朝代的古幣應有盡有,而與此同時,每枚古幣背後的歷史文化,更吸引著章克清一頭扎進“錢堆”裡不能自拔。

感嘆古幣流失 開啟收藏之旅

八旬老人46年收藏3000枚古錢幣,見證歲月變遷

46年時間,收藏3000多枚古錢幣

來到老人家中,只見3000枚古代錢幣一字排開,著實壯觀。在這些古錢幣中,幾乎囊括了中國各個朝代的貨幣。章老說,上世紀70年代,偶然讀到一篇文章,講述中國古代錢幣的流失,感覺十分可惜,於是,自己便開始了“收錢”之旅。

“當時每月的工資只有100多元錢,而有時候一枚古幣就需要20多元。”章克清表示,在那個年代收藏古錢幣很不容易,不僅要到各地“淘寶”,同時收藏的開支對他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有時候自己的收入很難維持收藏的支出時,就只能忍痛割愛賣掉一些。”老人回憶,十多年前,他曾以20元錢的價格賣了一枚西漢末年的古幣,後來他經濟寬裕後,又找到買主並以800元的價格再買回。為了收齊每個時期的貨幣,老人樂此不疲。

八旬老人46年收藏3000枚古錢幣,見證歲月變遷

為了能保存好這些古幣,老人為每一個錢幣量身製作了保護外衣,清楚標註好時間和來源。

46載收藏路 觀千年中國史

如今,章克清收藏古錢幣已有46個年頭。在眾多的藏品中,老人最為珍貴的是“琉球錢幣",這枚純銀的古幣有半斤重,老人在2012年購入。前幾日,有人出價5萬元購買,章克清都沒有同意出售。老人自述,琉球是一個文明古國,明朝年間,兩國正式開啟友好交往,互贈禮品,這種在中國歷史上都罕見的古幣,有很高的收藏價值。老人如數家珍的講述古幣背後的故事,來自西漢的直徑只有1.1釐米的“雞目五珠”貨幣也是老人的最愛。

八旬老人46年收藏3000枚古錢幣,見證歲月變遷

章克清說,為了掌握古幣的來源,他會翻閱歷史資料學習瞭解,同時多年收藏也讓他認識了許多同樣愛好收藏的朋友,大家常在一起交流,也讓他學到許多知識。“中國的古錢幣不僅歷史悠久,而且種類繁多,它是祖先們留給後人的一份豐富的文化遺產。”每一枚古幣都是一段故事,章克清沉浸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