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46年收藏3000枚古钱币,见证岁月变迁

八旬老人46年收藏3000枚古钱币,见证岁月变迁

藏在的手中,乐在其中!

八旬老人46年收藏3000枚古钱币,见证岁月变迁

家住安徽省合肥市常青街道金寨南路社区的八旬老人章克清是位“钱迷”,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章克清开始收藏古钱币,近半个世纪,老人共收藏3000多枚古代钱币,从战国的一刀、秦朝的半两、汉朝的玉珠、唐朝的开元通宝到五代十国等各朝代的古币应有尽有,而与此同时,每枚古币背后的历史文化,更吸引着章克清一头扎进“钱堆”里不能自拔。

感叹古币流失 开启收藏之旅

八旬老人46年收藏3000枚古钱币,见证岁月变迁

46年时间,收藏3000多枚古钱币

来到老人家中,只见3000枚古代钱币一字排开,着实壮观。在这些古钱币中,几乎囊括了中国各个朝代的货币。章老说,上世纪70年代,偶然读到一篇文章,讲述中国古代钱币的流失,感觉十分可惜,于是,自己便开始了“收钱”之旅。

“当时每月的工资只有100多元钱,而有时候一枚古币就需要20多元。”章克清表示,在那个年代收藏古钱币很不容易,不仅要到各地“淘宝”,同时收藏的开支对他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有时候自己的收入很难维持收藏的支出时,就只能忍痛割爱卖掉一些。”老人回忆,十多年前,他曾以20元钱的价格卖了一枚西汉末年的古币,后来他经济宽裕后,又找到买主并以800元的价格再买回。为了收齐每个时期的货币,老人乐此不疲。

八旬老人46年收藏3000枚古钱币,见证岁月变迁

为了能保存好这些古币,老人为每一个钱币量身制作了保护外衣,清楚标注好时间和来源。

46载收藏路 观千年中国史

如今,章克清收藏古钱币已有46个年头。在众多的藏品中,老人最为珍贵的是“琉球钱币",这枚纯银的古币有半斤重,老人在2012年购入。前几日,有人出价5万元购买,章克清都没有同意出售。老人自述,琉球是一个文明古国,明朝年间,两国正式开启友好交往,互赠礼品,这种在中国历史上都罕见的古币,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老人如数家珍的讲述古币背后的故事,来自西汉的直径只有1.1厘米的“鸡目五珠”货币也是老人的最爱。

八旬老人46年收藏3000枚古钱币,见证岁月变迁

章克清说,为了掌握古币的来源,他会翻阅历史资料学习了解,同时多年收藏也让他认识了许多同样爱好收藏的朋友,大家常在一起交流,也让他学到许多知识。“中国的古钱币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种类繁多,它是祖先们留给后人的一份丰富的文化遗产。”每一枚古币都是一段故事,章克清沉浸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