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已經不再是改變農村學生命運的僅有途徑,原因讓人無奈

上不上大學會有多大的區別?對於農村學生區別非常大

應試教育的一個不利因素是,在面對考試的時候,學生的水平因家庭、財力而體現出不同,農村孩子接受教育的程度明顯比不上城市的,這讓農村孩子的競爭力不高,尤其在考取一流大學的競爭上。正因如此,才有招生政策專項計劃的出臺。

一般而言,接不接受教育並不能絕對地決定一個人的命運,但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接受教育是最穩健的改變命運的方式,也相對公平,最便捷,風險最小的方式,是最低成本的改變命運的方式。

上大學已經不再是改變農村學生命運的僅有途徑,原因讓人無奈

尤其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接受教育的作用就更大了。甚至可以說接不接受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相對於富裕家庭的孩子或城市裡的孩子,他們有更多的選擇,即使是不上大學,他們也可以憑藉他們本身具有的優勢,不至於過得太差,但肯定絕大數多人會淪為底層,成為平庸的一部分人。而農村孩子,沒有城市那麼多的出路,也沒有那麼多可以憑藉的資源,沒有那麼多的選擇。

對於農村孩子來說,不接受大學教育,出路基本就兩條,一是種地,二是打工。但是,現在種地不怎麼景氣了,而且現在的年輕人也不願把自己過早地束縛在地裡。因此,他們會選擇去打工,去各種電子廠,幹最沒技術要求的話,隨時可以被替代的活。

上大學已經不再是改變農村學生命運的僅有途徑,原因讓人無奈

等到有了孩子,綿薄的工資不能支撐孩子上學、醫療的費用時,大多人會選擇把孩子交給鄉下的爸媽帶,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等體力不支,幹不動時,再回家,重操祖輩的舊業。一輩子也就那樣了。

而上大學的決定是最正確的事,據美國一家權威機構調查,上大學的人,除過學費及相關費用,回報率在5%-16%之間,無疑,接受教育,是一個人做過最完美的投資。而且,我們也可以發現,在農村裡上過大學的人無論是眼界,還是以後的生活水平都比沒上的好的多。

上大學已經不再是改變農村學生命運的僅有途徑,原因讓人無奈

再者,上沒上大學,也會直接地影響到下一代人的發展,所以,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上大學都是最不容置疑的事。

而且,即便是孩子沒有考上大學,上專科及相似教育都是非常有必要的。畢竟,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讓孩子過早進入社會不是明智的選擇。

雖然上大學已經不是僅有的改變命運的途徑,但是送孩子上大學依然是最好的選擇。光耀門楣,走向大城市,全面提升一個家庭的文化地位,都是上大學帶給一個農村家庭的巨大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