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圈、幣圈劃分“楚河漢界”

“區塊鏈:波瀾壯闊又混沌失控”系列報道之一

鏈圈、幣圈劃分“楚河漢界”

區塊鏈在2018年迎來了發展元年,被比特幣帶火的它風靡全球。從發達國家到落後國家,從知名大佬到一介草民,區塊鏈成為人們口中不可或缺的談資。國家層面釋放的信號使具有應用場景或產業支撐的區塊鏈技術應用日益凸顯,反倒是“捧哏”比特幣行情漸顯弱態,虛擬貨幣安全及風險問題飽受各界詬病。目前,區塊鏈技術受政策鼓吹和資本界、商界、研究者等多方看好動能強勁,以比特幣延伸出的各類虛擬貨幣卻負動能十足,各類亂象充斥起來的泡沫正在聚集,也割裂了兩個圈子——鏈圈和幣圈。值得警惕的是,區塊鏈領域雖“水大魚大”,但幣圈所吞吐出的泡沫正越來越大,水中的氧分變得越來越稀薄,鏈圈和幣圈這段“塑料兄弟情”迎來了從牽小手到撕破臉的尷尬處境。

[1]追求不同 此圈非彼圈

360百科上解釋的區塊鏈是分佈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所謂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系統中實現不同節點之間建立信任、獲取權益的數學算法。2008年年末,一位化名為中本聰的神秘人士在論壇上發表的“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區塊鏈概念。比特幣在沒有任何中心化機構運營和管理的情況下運行多年,把比特幣技術抽象提取出來,稱之為區塊鏈技術,或者分佈式賬本技術,像是一個數據庫賬本,記載所有的交易記錄。通俗來說,該技術可被理解為全體參與記賬的技術,過去人們使用一臺中心化的服務器記賬,而在區塊鏈技術系統中,每個人都可以參與記賬,並共同認定記錄的真偽。

伴隨著幣圈熱度的提升,區塊鏈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和基礎架構才漸被人所熟知,但區塊鏈技術並不新鮮。早在2016年10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2016)》,對國內外區塊鏈發展現狀和典型應用場景進行總結,介紹了我國區塊鏈技術發展路線圖以及未來區塊鏈技術標準化方向和進程。同年12月,區塊鏈首次被作為戰略性前沿技術寫入《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的通知》。區塊鏈所具有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性”、“分佈式存儲”等優點可以解決賬本的信用問題、公證問題、審計問題、確權等其他領域的很多問題,被多數人看作是某個行業想要創新發展的新風口。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談到區塊鏈技術時稱:“幾年前我根本沒明白什麼是區塊鏈,但我聽說這能夠解決數據的安全和隱私,阿里巴巴就開始投入區塊鏈。”2018年年初,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知識產權產業媒體IIPRdaily聯合incoPat創新指數研究中心發佈了《2017全球區塊鏈企業專利排行榜》,我國在區塊鏈專利的申請增速遠超美國,領先全球。全球區塊鏈企業前100名中,我國入榜的企業佔比為49%,其次是美國佔比為33%。阿里巴巴以49件的總量排名第一,這些專利絕大部分出自螞蟻金服技術實驗室。

在鏈圈,區塊鏈被譽為“將在未來十年改變生產方式的技術”,反觀幣圈則是另一番天地,“空氣幣”、“山寨幣”、“傳銷幣”、“跑路”等字眼已讓人審美疲勞。受政策影響,以比特幣為首的主流虛擬貨幣行情走勢也是讓人心驚肉跳。各路自媒體吹捧出的幣圈大神,不厭其煩地變著花樣讓人相信暴富的神話,不斷地轉移戰場如跳樑小醜般喊著“區塊鏈革命”的口號,金錢的惡臭味瀰漫了整個幣圈。鏈圈和幣圈在技術層面上的關係雖密不可分,但鏈圈顯露的如何讓技術落地的初心早已和幣圈“爾為爾,我為我”。

[2]亂象頻發 幣圈需擠泡沫

阿里巴巴作為申請區塊鏈專利最多的企業,馬雲認為,區塊鏈本身不是泡沫,但比特幣有可能是泡沫。而區塊鏈必須解決更多社會問題,助力普惠、綠色等領域發展,而不是一個“金礦”。螞蟻金服董事長兼CEO井賢棟在公開場合表態,螞蟻區塊鏈絕不做“空氣幣”,不做違反法律法規的技術應用,不做任何傷害用戶數據安全和隱私的行為。傳統投資界最早關注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投資人之一的薛蠻子認為,區塊鏈及數字貨幣投資是帶泡沫的啤酒,不嘗泡沫喝不上啤酒,但是泡沫佔了百分之九十,真正的啤酒少之又少。現在的項目絕大部分是空氣幣,比當年互聯網初起時的泡沫還大、估值還離譜。

虛擬貨幣真的存在泡沫嗎?5月18日,華爾街日報發佈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華爾街日報對1450種加密貨幣的初始發行進行了分析,發現其中有271個處於“紅色預警”狀態。比如規則文件抄襲、偽造行政許可等。報告稱通過訴訟和監管行動統計,投資者已經表示在這些項目中損失金額高達2.73億美元。該報告還稱,白皮書中發現了大量的剽竊和抄襲行為,包括市場營銷計劃、技術內容的講解等。目前該市場的火爆程度,甚至催生了100美元代寫ICO項目說明書的產業。在我國,騰訊安全反詐騙實驗室負責人李旭陽表示,利用所謂的區塊鏈概念搞的代幣、虛擬幣這一塊,非常活躍代幣有2000多種,這種傳銷平臺已經超過3000多家,這類犯罪因為涉案金額非常大,危害很大。通過裁判文書網,如果你以“虛擬貨幣”+“傳銷”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會發現,自2014年以來,各地判決的共計141起刑事案件,發現至少65種“傳銷幣”,337名傳銷頭目被判刑,他們欺騙數千萬投資者至少100億餘元人民幣,超半數被傳銷頭目用於個人消費揮霍一空。

假借區塊鏈名義進行變相傳銷、詐騙等斂財行為在幣圈已是家常便飯,雖然國內對此保持高壓的監管態勢,但多數虛擬貨幣平臺為逃避打擊,核心團隊運作在香港、東南亞等地,只留招商宣傳團隊在國內,參與的投資者還是國內的人。“多數參與者是國內的年輕人,都期待著一夜暴富。在幣圈,我不敢說100%,但99.9%都是騙人的,就是所謂的圈錢。”一位虛擬貨幣平臺負責人曾毫不忌諱地公然說道。

一切用數據說話,通過上述公開數據資料足以看出幣圈問題的嚴重性,但這只是冰山一角。當下,關於虛擬貨幣平臺跑路和被警方搗毀的負面新聞報道可以說每個月都不曾缺席。幣圈的亂象足夠多,亂象集聚起來的風險泡沫足夠大,如不及時處置,紮了該怎麼破?

2017變色防曬衣服女士運動戶外款 外套大碼皮膚風衣 白色-變玫紅色

廣告

361度運動鞋男鞋春季提花網布透氣跑步鞋鞋子男士跑鞋 N 精奧藍/夜光橙 43

廣告

[3]定性模糊 監管態度清晰

近日,主流虛擬貨幣太坊智能合約再曝安全漏洞,黑客可以通過漏洞隨意操控幣價、隨意增發代幣。日本監管機構認為,虛擬貨幣交易存在漏洞,這個漏洞主要指的就是虛擬貨幣交易的反洗錢漏洞。因此,日本金融廳要求該國境內多個交易所必須完善反洗錢保護措施,否則這些交易所將會面臨被關停的命運。虛擬貨幣的安全問題再次遭遇考驗,問題也隨之而來,國內隨意建立交易所,隨意上幣,媒體鋪天蓋地的宣傳和潛在的投資機會,其實毫無實際意義可言,安全性更不值一提。

2017年至今,在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最熱鬧的時期,我國監管層理性的聲音從未遲到。從2017年9月4日,人民銀行等七部委發文明確ICO是非法公開融資行為,代幣發行融資中使用的代幣或“虛擬貨幣”不由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到1月26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在其官網發佈的《關於防範境外ICO與“虛擬貨幣”交易風險的提示》;再到近期央行營業管理部發布《關於開展為非法虛擬貨幣交易提供支付服務自查整改工作的通知》,針對虛擬貨幣的監管從未鬆懈。

新技術在服務方向上是要服務實體經濟的,而不是一種投機產品,讓人有一夜暴富的幻想。但在當下的幣圈,一眼望去盡是投機,且在強硬的監管環境下,仍有不斷宣稱暴富的平臺產生,真是“野火燒不盡,投機吹又生”。

[4]技術落地 享受創新魅力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鏈圈的所作所為很鮮明地和幣圈劃分開來,這個圈不談虛擬資產交易,只談怎麼利用區塊鏈技術去解決有社會價值的實際問題,怎麼攻克區塊鏈通向大規模實際應用的技術障礙,怎麼共建開放的區塊鏈生態。追求的是創造多方信任機制,解決數據、物、資產、合約和人的可信問題,促進跨機構、跨個體的高效協作。

“太酷了!”這是來自在港工作22年的菲律賓人格蕾絲使用AlipayHK完成匯款後的感嘆,耗時僅3秒,而在以前需要10分鐘到幾天不等。“接入‘稅鏈’平臺之後,平臺可實時監控發票去向,自動提醒受票方接收情況,同時可實現發票數據自動備份,將省去大量人力、設備成本。”廣州燃氣財務部副總經理李俊對區塊鏈發票大為讚賞。

這就是創新技術給人們帶來的便利性,這就是鏈圈,區塊鏈正在各種應用場景中改變著傳統的規則,強調服務於實體經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霍學文在第三屆中國金融啟蒙年會上談到國內比特幣交易所okcoin創始人徐明星時稱:“我希望他能夠脫胎換骨。我也希望他能夠跟以往他發的幣、跟他做的這個交易所徹底地做一個了斷——今天已經不是發假幣的時代了。”

鏈圈、幣圈劃分“楚河漢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