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型購物中心備受開發商青睞 “小而美”如何出奇制勝

未來,“一切為了人民美好生活”的商業將呈現巨大發展勢能,社區商業“錢途”不可限量……

國內購物中心行業的高速發展已導致結構性失調,就目前而言,解決購物中心結構失調的趨勢性辦法,一是購物中心的梯度轉移,即從一二線城市向三四五線城市轉移;二是購物中心的結構調整,即更多規劃和開發社區型購物中心。

中國的社區商業潛力巨大,而真正能做好社區商業的企業卻為數不多。社區型購物中心將成為商業地產的主流,那麼購物中心應該如何打造才能在激烈的商業地產競爭中脫穎而出呢?

一、我們為什麼需要社區型購物中心?

以前,國內的購物中心總是一味的追求大體量、全覆蓋,導致許多購物中心面臨招商難、空置高、客流少、利潤低等問題。未來,隨著城市商業副中心規劃的逐步發展和消費升級,社區型購物中心將成為商業地產的主流。

近年來,有實力的開發商們也看準這一風向,紛紛加大對社區商業的投入,以抓住人們“最後一公里”的需求,打造社區服務體系。社區型購物中心在便利性、商品定位和配套服務上具備明顯優勢,成為未來購物中心的發展重點。

社區型購物中心備受開發商青睞 “小而美”如何出奇制勝

小城市消費力不夠,大城市購物需求在降低

一線城市,由於交通的問題以及各地都在發展城市副中心,對於超大型購物中心的需求也在降低。而對於三四線城市而言,消費力不足,人口數量少,很難支持龐大的商業綜合體。因此,商業地產更要重視體驗性和便利性。

人們更需要社區活動中心

購物中心不僅是進行商品交易,還具有會友、休閒、娛樂等職能,而社區型購物中是居民娛樂和交往的主要場所。未來如何讓社區商業成為對生活、情感交流最方便的一種表達,成為一個社區的活動中心,是商業地產的發展方向。

電商滿足不了的消費者的體驗需求

實際上,在互聯網時代,賣服務才是最重要的。滿足消費者對舒適性和體驗感的需求,是購物中心應對線上競爭的法寶。而這一點對於社區型購物中心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二、社區型購物中心如何將客流引到實體店裡去?

集購物、餐飲、娛樂於一體的購物中心在體驗性上的優勢是電商無法模仿的,但是,如何將客流引到實體店裡去一直是購物中心的一大難題,面對這個問題,社區型購物中心需如何應對?

社區型購物中心備受開發商青睞 “小而美”如何出奇制勝

物超所值的服務理念

社區型購物中心提供了一種與緊張的工作環境截然相反的舒緩、慢節奏氣氛,滿足了社區居民個性化、多層次的情感需求及服務需求。因此,在引進新晉品牌時,必須注重其服務理念,如沃爾瑪保證顧客100%滿意原則:顧客永遠是對的,顧客如有錯誤,請參看第一條。

根據消費需求確定體驗業態比重

如今,購物、餐飲、休閒1:1:1組合模式盛行,以往雙主力店也由現在的多主力店代替。然而,真正的社區購物中心,應該根據自身的定位及周邊消費群決定各業態的比例,不應一刀切固定比例。

多元業態組合,營造社區“生活樂園”

社區型購物中心可進行多元化品牌組合,除了設置2-3家百貨、超市作為主力店外,還要儘量爭取50-100家個性化專門店、快餐店和服務性店鋪。最好能與周邊設施如劇場、文化中心、體育館、銀行、公園綠地及一定規模的停車場等融合成一體,為社區居民提供一個兼具購物、休閒、娛樂、教育文化、聚會社交等多重功能的生活樂園,充分展現社區購物中心所營造的“生活趣味”。

線上線下結合,全渠道營銷推廣

面對信息技術的推動尤其是電商的衝擊,除了線下市場轉型,移動互聯、智能貨架、移動應用商店等新技術的推廣,促使社區購物中心的線上線下業務融合步伐逐步加快,紛紛搶佔“最後一公里”商機。

社區型購物中心備受開發商青睞 “小而美”如何出奇制勝

三、社區型購物中心的商業本質是什麼?

不管形態上如何設計,立面風格如何變化,空間特色如何打造,社區商業本質都應具有如下幾個特點:

小體量,風險可控

因社區商業服務半徑有限,目標客群清晰,因此,小體量是其最根本的特點。

溫情、便利,風格獨具

不同於城市級購物中心,社區商業核心特質必須打造具備家的感覺。社區商業就是一個社區大家庭的客廳,而家庭對於社會來說,最重要的是溫馨和暖人。

特業突出,深入社區生活圈

除卻與城市商業同質化的零售、餐飲娛樂業態之外,社區商業還有明顯不同的細分品類。總而言之,其涵蓋了菜場、銀行、兒童教育、寵物店、汽車美容、美容美髮、咖啡、養生美體、便利店、社區餐飲、健身房等諸多品類。這些構成了社區商業品類的重要特徵。

在此,值得一提的另一個社區商業的特業就是社區養老。根據市場趨勢,未來社區養老的模式也逐步成型。即在一個區域內,以養老機構為中心,配備為老年人服務的店面,優質的老年大學、專門為老年人設置的醫療機構,甚至還有讓老年人孫輩入住的幼兒園,兒女能夠購買的房產等。這時候,完全以老年人服務機構為中心、形成了一個商業圈。

社區型購物中心備受開發商青睞 “小而美”如何出奇制勝

線上融合,升級社區模式

線上生活方式與社區生活方式結合,是未來社區商業最具備想象力的價值提升空間。目前來看,社區商業的模式升級已經表現為如下兩類:

第一,結合社區電商,形成快遞收納及配送網絡。在這一點上,值得觀察的案例有如下三個:1、順豐快遞在社區開“嘿客”。2、天貓在全國137個縣市及香港地區設有累計上萬個快遞代收點,取名“天貓服務站”。3、上海300個全家便利店,也設置快件代收點。

第二,線上建立社區,形成線上購物及外包家居服務聯盟。在此舉個案例:2013年,第三方支付平臺“拉卡拉”推出“開店寶”,低調切入電商領域,社區小微商戶就是“開店寶”的主要使用者。拉卡拉的社區電商O2O以社區為核心,“開店寶”為終端載體,連接供貨源與社區,消費者通過“開店寶”完成選購、支付和收貨流程。拉卡拉深耕線下近10年,積累的30萬個社區網點為其帶來天然的支付場景以及消費需求。

四、什麼樣的社區型購物中心是值得投資的?

既然社區商業具備如此特徵,是否社區商業就是優良的投資品種呢?

1、選址優秀。最好的社區商業選址應具備兩類模式:一類是高密度、高容積率的規模化社區的社區商業;另一類是位置貼近區域中心或者軌道交通節點的社區商業。

社區型購物中心備受開發商青睞 “小而美”如何出奇制勝

2、主力店品牌可複製。

為了形成好的管控,一定需要在餐飲、娛樂、兒童、養老、特業、零售等幾大基本業態上建立品牌戰略聯盟。

3、產品設計超溫情。業態和選址固然重要,但溫情和柔性是產品力定位的根本。

4、建立酒店式社區商業管理團隊。酒店式的社區管理模式將是社區商業運營的核心要素。

5、快速佈局。上述幾個條件具備後,下一個要素就是資源整合和執行力。社區商業領域正在起來的風口,如果不能快速整合資源,搶佔佈局,那麼再過幾年,這個品類領域也基本沒有機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