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馬江海戰戰場,近代海軍的搖籃

馬背上的天下的滿清政權,一直更加註重弓馬騎射的傳承,在明代快速發展的火器也在這個時代逐漸的被八旗子弟所拋棄。1840年,華夏民族遭遇了五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危機從海上而來,在經歷過兩次鴉片戰爭的慘敗之後,清政府也開始實行了變革圖強的洋務運動。在這場以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為主要目的的改革中,福州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福州人嚴復翻譯的《天演論》是這場改革的指路燈,它起到了啟發中國知識界探索西方資本主義的作用。而福州人沈葆楨,則是一手操辦了福州船政局、馬尾造船廠和船政學堂,在福州的馬尾開始了中國的近代化探索。

中法馬江海戰戰場,近代海軍的搖籃

1884年,危機依舊從海上而來,法國遠東艦隊侵入福建馬尾港,停泊於羅星塔附近,著名的中法馬江海戰,在羅星塔下拉開了決戰。

中法馬江海戰戰場,近代海軍的搖籃

羅星塔,是當時國際公認的航標,被稱為“中國塔”。這座為宋代柳七娘所建,柳七娘為悼念亡夫,為其祈福,在磨心山建此石塔。在明朝萬曆年間,羅星塔被海風推倒,直至天啟年間,著名學者徐渤等人才倡議復建。重修的羅星塔高31.5米,總共有7層,是一個有8角直徑為8.6米石塔。五口通商福州開埠之後,往來的外籍船隻都會在羅星塔停泊。這座古塔見證了福州繁盛的海洋貿易,也見證了硝煙瀰漫的馬江海戰。

如今,羅星塔下已經闢為羅星塔公園,在公園下的閩江岸邊,還停泊著一艘老戰艦。

中法馬江海戰戰場,近代海軍的搖籃

中法馬江海戰戰場,近代海軍的搖籃

在羅星塔公園的隔壁,就是依馬限山山勢而建的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這座氣勢磅礴博物館建築,就像兩艘乘風破浪的戰艦,它們頂著風浪,不斷的帶領著我們的民族駛向大海。

中法馬江海戰戰場,近代海軍的搖籃

這座我國第一個以船政為主題的博物館,通過大量珍貴文物、圖片、模型以及各種仿真場景,運用聲、光、電等現代手段多角度綜合展示了左宗棠、沈葆楨創立船政之艱,也集中展示船政造船成果之船模,並介紹船政造船技術的發展過程及科技成果。在這座五層的博物館內,講述了馬尾船政文化的發展歷程,也介紹了中國近代海軍的成長曆程。百年前,近代的海軍軍艦在這裡建成下水,近代的海軍軍官從這裡畢業登艦。馬尾,這個三江通達的地方,見證了中國近代海軍的成長。

中法馬江海戰戰場,近代海軍的搖籃

中法馬江海戰戰場,近代海軍的搖籃

中法馬江海戰戰場,近代海軍的搖籃

中法馬江海戰戰場,近代海軍的搖籃

在馬限山的另一側,是船政格致園,園內是在原址附近重修修建的船政衙門和船政學堂。在當時的清政府,一共有兩個總理衙門,一個是大家所熟知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還有一個就是位於馬尾的“總理船政事務衙門”。該衙門是1867年,由大清閩浙總督左宗棠提議建造的,原址位於馬尾嬰脰山下,面東偏北。衙門內的房屋全部單層,木質結構結構,這棟建築在日軍侵略福州時被毀,於2016年重新在原址上覆建並向遊人開放。在如今的船政衙門內,展示了中國海軍、工業的發展歷程。

中法馬江海戰戰場,近代海軍的搖籃

中法馬江海戰戰場,近代海軍的搖籃

在船政格致園內,除了供船政大臣們辦公休息的船政衙門,還有一所船政學堂。船政學堂是時任大清船政大臣,福州籍人士沈葆楨於1866年在福州主持設立的。這所中國第一所近代海軍學校在沈葆禎的苦心孤詣下,培養出了中國的第一批近代海軍軍官和第一批工程技術人才,為中國近代海軍和近代工業的提供了一批骨幹精英。從船政學堂畢業的,為眾人所熟知的有劉步蟾、鄧世昌、嚴復、薩鎮冰詹天佑和劉冠雄等人。正所謂“一座學堂,引領一個時代”,船政學堂在那段百年的屈辱史中,肩負著強國的使命,一代代從船政學堂走出的學子,再後來中國近代化和海軍的發展中,都做出了傑出貢獻。

中法馬江海戰戰場,近代海軍的搖籃

中法馬江海戰戰場,近代海軍的搖籃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雖因時代侷限,福州馬尾福建船政的輝煌只延續了40多年。在歷史的長河中,馬尾船政可能只是一束忽然閃過的光,但他留個後人的文化,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精神瑰寶。從這裡,誕生了中國強大的近代海軍;從這裡走出了一批批開眼看世界自強不息的中國人。

中法馬江海戰戰場,近代海軍的搖籃

中法馬江海戰戰場,近代海軍的搖籃

蒼蒼鼓山,泱泱閩水。依山傍水的福州馬尾是中國船政文化的發祥地和近代海軍的搖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