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出手!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十一“前要降價了

國家發改委出手!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十一“前要降價了

問:完善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形成機制的總體思路、目標是什麼?

答:完善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形成機制總體思路是:

一是堅持公益導向。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文物保護單位、國家公園等公共資源為全民共有,依託這些資源建設的國有景區應該充分體現社會效益、堅持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推進門票價格改革必須堅定不移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秉持旅遊為民、旅遊惠民理念,按照逐步實現公共資源全民共享、景區服務費用遊客合理分擔的取向,充分體現公共資源建設的國有景區公益屬性。

二是堅持科學定價。加強國有景區門票定價制度建設,改變過去用行政命令禁止價格上漲的工作方式,不搞行政命令式“一刀切”,而是通過建立健全主要補償景區服務和生態環境保護合理成本並適當反映景區價值的價格形成機制,規範政府和景區行為來管理價格。

三是堅持有序推進。當前,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景區規模等級都存在一些差異,完善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形成機制需要區分景區不同經營管理模式,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分批推進,逐步創造條件推動門票價格迴歸合理區間。

四是堅持公開透明。要加快推行國有景區門票價格管理程序公開、決策公開、結果公開、執行公開及景區收支情況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指導意見明確了兩階段目標。2018年,在推進完善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形成機制同時,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要取得明顯成效;到2020年,要基本健全以景區正常運營成本為基礎,科學、規範、透明的景區門票價格形成機制。

問:完善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形成機制有哪些具體舉措?

答:主要包括7個方面的措施:

一是合理界定門票定價成本構成。將門票定價成本嚴格限定在景區遊覽區域範圍內直接為遊客提供基本遊覽服務所發生的設施運行維護、人員薪酬、財務費用、固定資產折舊等方面的成本支出,以及自然、文化遺產等資源保護支出。通過明確門票價格合理構成,逐步剝離門票承載的“額外負擔”,推動國有景區形成合理門票價格。

二是創新價格管理方式。由各地區根據實際,對不同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分別實行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季節性較強景區可實行淡、旺季門票價格,引導客流均衡分佈;實行政府指導價的景區可採取價格上限管理方式,允許景區經營管理者在不超過政府規定上限價格的範圍內,根據旅遊市場供求狀況自主確定具體價格水平,具體執行時應提前3個月向社會公佈。

三是嚴格履行政府定價程序。政府制定景區門票價格,應當依法履行定價成本監審或成本調查、聽取社會意見、合法性審查、集體審議、作出價格決定並及時向社會公告等程序。對以外地遊客為主的景區,通過網絡公開徵求意見或創新價格聽證方式,廣泛聽取意見建議。

四是建立定期評估調整機制。門票價格制定後,每3年進行一次評估,根據景區遊客數量變化、運營成本變動、收支節餘等情況,以及社會各方面意見,及時調整門票價格。

五是加強景區收支監管。加強景區門票收入及其他各類收入、支出監管,保證景區收入主要用於景區運營所需合理支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國有景區運營狀況、收支信息公開制度,提高價格相關信息透明度。

六是規範景區價格行為。景區應嚴格落實明碼標價規定,在其網站、收費場所等醒目位置公示門票價格及遊覽服務內容,保障遊客知情權、選擇權。禁止捆綁銷售、價外加價或強制代收其他任何費用。

七是加強景區門票價格監管。依法查處景區價格違法違規行為。建立健全景區價格失信懲戒機制,將景區擾亂價格秩序行為,作為景區及其主要負責人不良信用記錄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實施失信聯合懲戒。

問:今年如何在推動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上取得明顯成效?

答:當前,部分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偏高,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成本構成不合理、不規範,承擔了一些“額外負擔”。要堅持問題導向,瞄準突出問題,以開展定價成本監審或成本調查、糾正違規不合理收支行為為抓手,以知名度較高、社會影響較大的國有景區為重點,努力在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上取得實效。一是突出重點。以利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公園等公共資源建設,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為5A級,且現行價格水平較高的國有景區為重點,降低偏高門票價格,並積極推動4A級及以下國有景區降價。二是抓住關鍵。圍繞解決門票價格“額外負擔”重這一突出問題,加大對地方、景區違規不合理收支行為的清理規範力度,既相應降低門票價格,又保證景區正常運營。

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督促各地進一步明確具體目標、重點任務、時間節點,在今年“十一”黃金週旅遊高峰之前,切實降低一批重點國有景區偏高的門票價格。

問: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會對景區運營產生什麼影響?

答:通過建立健全機制推動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是以景區合理運營成本為基礎,重點剝離景區承載的“額外負擔”,包括不合理的政府收費收入等,規範價格行為,相應降低門票價格。因此,不影響景區正常運營。隨著景區門票價格的下降、遊客數量增加,景區總的門票收入並不一定會減少,還有可能會增加。同時,景區運營管理者要積極適應旅遊業高質量發展要求,轉變發展思路、模式,提升經營管理效率,豐富旅遊產品,通過提升服務質量、提供更多增值服務吸引遊客,逐步降低對門票的依賴,更好實現景區持續健康發展。

問:如何保障完善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形成機制,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工作落實?

答:當前,我國景區實行行業指導、屬地管理,利用公共資源建設的國有景區門票定價權也在地方。完善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形成機制、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工作主要由各地負責落實。為保障工作取得實效,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加強對各地工作的督促指導,具體有四個方面措施:

一是明確地方政府對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承擔主體責任。要求各省級價格主管部門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在當地黨委、政府統一領導下,增強責任感,明確責任人,層層抓落實。

二是要求各地建立工作協作機制,認真開展定價成本監審或成本調查,科學測算制定降價方案,加強旅遊市場秩序整治,持續做好價格監督檢查。有關部門要加強政策聯動,優化政策組合,確保平穩實施。

三是要求各地加強督察問效,及時評估工作進展情況,查找不足,改進工作,確保不折不扣完成預期目標。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全程跟蹤各地工作進展情況,對有令不行、進展遲緩的地區,組織專項督查。

四是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主動加強政策宣傳解讀,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指導意見特別強調,各地區降低重點國有景區偏高門票價格不得避重就輕、流於形式、敷衍搪塞;在降低門票價格同時,不得提高景區內交通運輸等其他遊覽服務價格,變相增加遊客負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