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修德,無福報,萬事難成

唯有心無掛礙成就大願。唯有心無故妙不可言。算天算地,算盡了從前,算不出,生死會在哪一天。勿生恨,點化虛空的眼,勿生怨,歡喜不遙遠。

——劉德華《悟》

劉德華這首歌用了很多的佛教精益用語,是一首很好的歌曲。

不修德,無福報,萬事難成

第一次聽到福報這個詞的時候,是在佛經裡—《大乘義章九》:依智起福,依福起報。福報,對這個詞,我一直沒有什麼理解,只以為是智生福,其實不然。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福報有了很好的解釋,如中國的五福臨門之五福:第一,長壽:仁者壽,仁慈(慈愛動物,不殺生命)的人才長壽;第二,富貴:錢財富足而且地位尊貴;第三,康寧:身體健康,心地安寧;無畏佈施(讓眾生人遠離恐懼、怖畏和痛苦,比如,佈施醫藥等等)才能健康長壽,修清淨心才能得安寧。第四,好德:隨時行善,廣積陰德,生性仁善而且寬厚寧靜;第五,善終:能預先知道自己的死期。臨命終時無有痛苦和恐懼,來生得善道,行善積德才能感生善道。此五福是中國人在五千多年的歷史裡總結的,也是人們期望的。

不修德,無福報,萬事難成。

常常有人羨慕:某人的福報真好,家世風光,子孫多又孝順,要金錢有金錢、要愛情有愛情、要事業有事業、要官位有官位;為什麼他什麼都美滿?我怎麼什麼都要不到?是不是上帝偏心,把世間所有的好運都給了他?其實,福報不是神力可給予的,福報是自己努力得來的。怎樣才能有福報呢?

第一、勤儉節約:有的人雖然家財萬貫,由於浪費奢侈,不懂節約,最後免不了窮困潦倒。周武王曾感嘆:"像紂天子這般奢華,竭天下之財以窮己欲,安有不亡國者!",秦始皇生前修建極其豪華的皇陵,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結果秦朝二世而亡。的相反的,有些人勤勞節儉,所以福報隨之而來,如王永慶先生。

第二、善因好緣:有的人,事不關己絕對不過問,不與人結緣,當然也不會有好運氣。有的人,只要行有餘力,就熱心助人,也不希求他人回報,但是好運都會降臨,讓他平安順遂。想要有福報,必須先播撒福報種子,比如積極參與利益大眾的善事,熱心助人等事情,所謂"助人者,人恆助之",多種一點善因緣,就是報的方法。

第三、慈悲喜捨:一個人有多少福報,可以由自己決定。《阿含經》記載,有一位小沙彌,本來應該夭壽的,因為一念慈悲,救了許多受困水塘的螞蟻而延壽。一念善心,可以消除罪業;一念慈悲,能夠增加功德。有人""而獲得福報,有人"不貪不義之財"而得到善緣,有人"救苦救難"而消災免難,可見能夠,福報就會到來。

第四、吃虧奉獻:許多人害怕自己的利益受損,不願意吃虧,那是心胸不夠寬廣。吃虧奉獻是一種無私的、真心的付出,是一種歡喜的、不求回報的道德行為。如果我們常抱持著你是好人,我是壞人;你是對的,我是錯的;你很偉大,我很渺小;快樂給你,苦惱給我;富有讓你,貧窮我受的態度,尊重對方,處處為對方著想,必能獲得對方由衷的敬愛。不必羨慕別人的福報比我大,也不必研究別人的福報從那裡來,胡適之先生說:"要怎麼收穫,先要怎麼栽",已經種下勤儉、結緣、喜舍、奉獻的種子,自然能收到福報的果實,和郭德綱老師的那句話一樣: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不修德,無福報,萬事難成

虧欠、辜負、頹廢、憤怒、狡詐、不孝父母、不憐兄弟姐妹、不睦同事、無善心、淫亂等等,怎麼可能有福報,如果你現在過得不如意,事事難行,想一下過往種種,修德了嗎?朝聞道,夕死可矣。

不修德,無福報,萬事難成

中國古哲學講究:以儒為表、以道為骨、以佛修心,故此文章為修心之感發,無任何宗教立場,敬請悉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