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拜師”有門道

古時候各行各當都講究內傳,想學藝就得拜師,一生只認一個師父,尊師重道,禮數得全。俗話說得好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師徒之間的羈絆很深。

紫砂陶藝作為民間手工藝的一種,在技藝的傳授上,也講究師傳徒承。

學徒期限一般為3年,長則5年、 6年,拜師時有一定的儀式,師典禮上往往有下跪、叩頭、敬茶等等一套傳統“禮數”。

師父的風格、工藝習慣、技藝水準都會 一一影響弟子的技藝,乃至思想、道德品行。

上世紀50年代,當時紫砂藝苑拜師學藝講究頗多。簽訂拜師合同有中間介紹人擔保,學徒期間師傅供飯不付工資。

時代變遷,古禮被淘汰,韓其樓在《紫砂壺全書》描述,如今,拜師典禮固然得到簡化,但是,師徒雙方互贈“見面禮”仍沿襲商定俗成做法。譬如,呂堯臣巨匠贈送門徒的是他早年與滬上大畫家唐雲先生合作的《天笠》紫砂壺,還有他的書法“東方紫玉”作品;門徒高仕軍敬獻給師傅的禮物是一輛豪華型商務車。

“紫砂壺拜師”有門道

“紫砂壺拜師”有門道

例子:王亞平收徒儀式

正常的拜師確實是一件好事兒,這意味著有更多的人技藝會更加進步,為我們帶來更好的作品。

但是有些拜師學藝的行為會變了味:

1:誰的名頭響就拜誰為師:拜師不學藝,只想藉著“師父”的東風能把自己宣傳起來把作品賣個高價,師父對徒弟的負責不深。

2:師徒關係混亂不清:門徒和學生有些人分不清,學生並不是指門徒,但是這個學生可以據此對外稱自己是紫砂名家的門徒。有些場合名師也不好當面否認,畢竟宜興的手藝人很是集中。

3:徒弟代工,師父落款:這樣的事一定會有,各行各業都不是什麼新鮮的事兒,所以如果真的喜歡紫砂壺,也不一定非要追個名頭。

師徒的意義在於傳承和創新,是將一項技藝發揚的過程,我們不否定這種關係,也希望兩者關係更加的和諧,趨於好的方面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