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不了二本或可上一本 報志願選西部和家邊成功率高

隨著高考成績的陸續放榜,各地的考生也正式進入了決勝人生的高考志願填報季。經過幾番的篩選比較後,許多考生陷入沉思,“我分數還不錯,可為什麼就是上不了好學校?”、“明明過了一本線,為什麼我上個二本還費勁?”。事實真的如此嗎?

過了一本線連二本都上不了?多半是你地理學的不好!

通過每年的高考成績數據我們可出,處於分數段最上層和最下層的人數都是少數,處於中間層的人數最多,報志願最困難的也正是這部分人。這部分人在填報志願時經常會遇到同樣的問題,“我分數還不錯,可為什麼就是上不了好學校?”

搜狐號數字之道以近3年的高考報名人數均為全國第一的河南省為例,梳理2017年在河南招生的300多所一本類和二本類院校的,以“四大經濟區+京滬”為地域劃分,從中各選了5所有代表性的211高校(非985),對比它們當年在河南省的錄取平均分,從中找到問題的關鍵,解決多數考生的疑問。

上不了二本或可上一本 報志願選西部和家邊成功率高

(點擊查看大圖)

分析發現,雖然同為211,且都為綜合類和理工類高校,不同地域的院校錄取分數差距非常大。就選出的25所高校而言,西部、東北、中部、東部、京滬的錄取平均分“由低到高”的趨勢十分明顯

與西部、東北、中部高校相比,位於北京和上海的同類院校錄取平均分明顯較高,但與東部的同類高校相比,僅以微弱優勢領先。

“東北梯隊”的錄取分數高於西部高校,但低於中部高校。不管是文科還是理科,錄取結果均能證明這一點。內蒙古大學、延邊大學、遼寧大學3所綜合類211高校,文理科錄取平均分都低於同類的南昌大學和安徽大學;同為理工類211的哈爾濱工程大學錄取平均分低於中部地區的華北電力大學(保定校區)、武漢理工大學;東北師範大學也以文科7分和理科8分之差“不敵”湖南師範大學。

西部高校的錄取分數相對最低,西藏大學雖然“貴為”211工程綜合類高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但2017年在河南省的文理科錄取平均分均低於一本線,文理科錄取的最低分與一本線分別有28和29分的差距。然而事實上,當年西藏大學在河南招收100人,其中不缺乏法學、經濟學、金融學、計算機等社會認可度較高的專業。就連西部學校“扛把子”之一的蘭州大學,在985高校裡錄取分數也相對“親民”。

如果將西部的211重點高校與位於北京、上海的“沒名號”院校相比,更能看出其報考優勢。身為教育部與當地共建的211高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寧夏大學、延邊大學的錄取平均分有時甚至會低於沒有任何“名號”的北京印刷學院和北京物資學院,與北京工商大學、首都師範大學、上海理工大學等其他非211高校相比,報考優勢更明顯。

上不了二本或可上一本 報志願選西部和家邊成功率高

(點擊查看大圖)

基於以上高校在河南省的錄取數據分析,可以發現河南考生在填報志願時,如果難以被北京、上海和一些東部地區的院校錄取,或許可以考慮一下西部和東北的211高校,畢竟在這些地區存在“低分上好大學”的機會。在就業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一份211高校的畢業證書“含金量”還是不可忽視的。

“報志願與錄取”其實是考生與高校之間的雙向選擇,除了可以在西部和東北高校“撿漏”,考生還應該關注本省和周邊的重點院校,因為許多高校在錄取時會“就近傾斜”。

“有本事的誰在家邊上學啊!”其實家邊的學校也不一定差!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所以報志願時一部分考生刻意的避開了本省的高校;“X大就在我家邊上,感覺不如千里之外的Y大好”,一部分考生是因為覺得“外面的和尚會念經”,所以想往外地報。但就教育水平而言,同為211、985的本地高校不一定差,而且報考本地高校的“成功率”確實可能更高。

數據表明,2017年,北京是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最大的生源地,兩所高校分別有9.1%和7.7%的學生來自北京本地;上海交通大學和復旦大學最大生源地雖然並非上海,卻也是鄰近的江蘇省,兩所高校分別有9.6%和8.6%的學生來自江蘇省。然而,這幾所學校對本地和周邊考生的傾向性均不如中山大學和浙江大學明顯。

上不了二本或可上一本 報志願選西部和家邊成功率高

(點擊查看大圖)

中山大學和浙江大學近5成生源來自本省,以中山大學2018年招生計劃為例,其在廣東的文史類和理工類專業分別招收668人和2634人,而在河南則分別招收45人和170人。類似中山大學、浙江大學這樣向本地考生傾斜的高校還有很多,考生在報志願時不要總想著“外面的和尚會念經”。數據表明,同樣是211高校,考生報考本省或周邊省份院校錄取的概率一定程度上比千里之外的其他院校要高。

報志願需要綜合考慮許多因素,雖然經濟發達地區的地域優勢會帶給我們很多好處,但如果你明顯佔不到這個優勢的話,不如跳出“地域優勢”來看問題,也許更好的學校在等著你。高考報志願只是人生路上的眾多選擇中的一個,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我們都會面對許多類似的問題,適時跳出普遍認知看問題,有時候會讓我們有不一樣的發現和未來。

中國教育在線:各高校20117年在河南省的錄取平均分(文理科)

MobData《985精英校園生活白皮書》

西藏大學(官網)《西藏大學2017年普高招生錄取分數統計表-區外15省》

中山大學本科招生網(官方網站)《2018年分專業招生計劃(廣東)》

中山大學本科招生網(官方網站)《2018年分專業招生計劃(河南)》

搜狐號數字之道《高考錄取率相差20倍避談“升學率”有用嗎?》等

(補充)第一部分25所高校的選擇標準說明:

1. 考慮到經濟發展水平對考生擇校的重要影響,我們以

經濟區域作為劃分標準,而非以地理區域和行政區域為標準;

2. 由於985高校的數量較少且招生優勢明顯,為了比較的公平性,我們從四大經濟區中各選了5所非985的211高校

3. 鑑於財經類、政法類院校的分數相對偏高,而農林類的分數可能偏低,我們在選擇時避開了這幾類,主要選取了綜合類和理工類院校;

4. 考慮到各學校的招生人數存在差異,我們統一使用錄取平均分,而非錄取的最低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