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坡上的家

黃土坡上的家​​

在陝北,在黃土高原,山大溝深,連綿起伏,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的地形地貌。窯洞,就是這片土地上人們居住的主要形式。你看,在這山崖上,一孔孔窯洞,就如同黃土地的眼睛,它看遍了歷史的變遷,聽慣了生死的吶喊,它告訴我們遙遠的記憶,它讓我們感受歷史的久遠和漫長。直至今天,它依然以它無可替代的獨立價值,伴隨著人們的生活。


如果說有了人就有了窯洞,或者遠在周時就有了窯洞。那麼,幾千年,上萬年的歲月,為什麼窯洞依然如此受人們喜愛,究竟黃土高原的居住者與窯洞有怎樣一份情感……


經濟實惠,這正是當初人類發明窯洞的最樸素的思想。黃土高原土質好,粘合力強。為人們建造窯洞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如果以房屋居住,在缺少木材的陝北黃土高原,那造價會有多麼昂貴。據專家考證,窯洞在周朝時還屬於半地穴式。到秦時發展為全地穴式,就是現在我們常見的土窯洞。明朝中葉,開始用石塊做窯面牆。清末明初,黃土地上的人們開始模仿土窯洞模式建造起石砌的窯洞。


許多人一到陝北,對窯洞就產生了一種神秘感。不錯,比起高樓大廈,原始的窯洞確實充滿了美感與詩意。


窯洞分土窯洞、石頭接口窯洞、平地石砌窯洞多種。


土窯洞多依山而建,背靠大山而面朝較大的開闊地。窯洞開挖之前,一定要找一個有資歷的風水先生,說是風水先生,其實就是有些見識的人士。選擇一塊向陽、眼見開闊,土質較好的地盤。就是在這土窯洞裡,黃帝的子孫們繁衍、生活,創造了中華民族的古老文明和燦爛文化。


石頭接口窯洞是在土窯洞基礎上的發展和進步,就是把土窯洞的口處用石頭接上,不僅使窯洞更美觀大方,同時也起著加固的作用。


平地石砌窯洞是我們今天常見的窯洞,這類窯洞較前兩種窯洞更結實也更舒適。一般也是依山而建,不過往往是緊挨著山或與山有些許的距離。聰明的陝北人常常是就地取材,把河灘或山上的石頭取下來,壘砌成自己的住居。而在窯洞的上方再挖出一、二窯洞來,把挖出的土墊在箍好的窯洞頂上,使之結實而保暖。窯洞頂上的窯洞則可以儲藏一些破舊的物件。


無論是土窯洞、石頭接口窯洞還是平地石砌窯洞或磚窯的完工和“合龍口”時,親朋好友總會前來祝賀,叫作“暖窯”。山上或山下又多了一戶人家,預示著新的生命即將誕生,也預示著人類生生不息的傳接……


一般來說,窯洞大都面向南,深大約在5—8米,寬約4米左右,高約3米。不過土窯洞相對會小一些。並排修築3—5孔不等。窯內則是相互通達。門窗由木頭做成,由於陝北風沙較大,所以窗戶大都分成小小的窗格,並用特製的窗戶紙粘糊。逢年過節,手巧的陝北女人們,剪出一些窗花貼於窗格之間,別有一番情調。


在陝北榆林和延安,我們經常可以發現,在深山裡的半山腰間有窯洞的痕跡,可以想象,在兵荒馬亂的年代,老百姓面對土匪和強盜,唯一的辦法就是躲避和逃走,不僅如此,人們還會在更偏遠的大山裡,挖出一些窯洞來,以備遇到不測時用。


面對聳立在山上的窯洞,你會對當地人生存的狀況發出種種疑問。比如吃水、取暖等等。其實,對於人而言,生存是第一重要的。就說水吧,居住在山上一定比山下面困難的多,但山下有山上一望無際的心境嗎?山下有那種與天空與陽光親近的感覺嗎?正因為陝北人久居窯洞,與黃土、與天地直接對話,才有了寬廣的胸懷,博大的氣魄。在陝北,從山下挑水,就成了所有人最美好的記憶。陝北民歌中的《女孩擔水》,就是一個佐證。


說到取暖,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窯洞本身就有冬暖夏涼的特點,不會發生今天樓房乾燥的現象。再加上窯洞裡的土炕,天冷時借做飯時的爐火把土炕燒的滾燙,既節約了能源又給生活帶來了便利,可謂一取兩得。陝北榆林有一句民諺:“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娃娃熱炕頭”就是對土炕的讚美。


如果你仔細觀察,就不難發現,陝北老人不僅有倔強的性格,更有別處老人少有的紅潤的面龐和硬朗的身子骨——這就是窯洞帶給他們的精神。


當年,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千軍萬馬要吃飯住房,如果沒有依山挖掘即可居住的窯洞,我們的軍隊恐怕就要“天當鋪蓋地當床”了。可以想象,那時的山上到處都是一排排、一層層的窯洞,和乾乾淨淨的院落……那該是一幅多麼蔚為壯觀景象啊!


在榆林,頗具創新意義,最大、也最豪華的窯洞建築群有兩處。


一處是距米脂縣城15公里的劉家峁姜氏莊園。莊園背山而面水,依山就勢,氣勢磅礴、渾然一體。莊園的主人是陝北地區最大的財主之一。姜氏莊園由上院、中院、下院和寨牆等部分組成。始建於清光緒年間。


另一處建築是米脂縣境內的楊家溝馬氏家族建築群。這裡的窯洞建築五花八門,錯落有致。而代表其最高水平的新院,是由留日學生馬醒民於1929年自行設計的,既體現了西方建築的典雅,又保持了窯洞建築的渾厚和雄偉,堪稱窯洞建築的典範。1947年11月,毛澤東轉戰陝北來到這裡,一住就是4個月。


隨著時代發展,窯洞已經成為陝北人民的居住習俗。即使是新修的住宅,也深深打上了窯洞的痕跡。不管窯洞裡的設備是多麼的現代化,多麼的時尚,人們都不願抹去窯洞的外形。這種心裡,恐怕與民風、民俗,以及傳統的傳承有了瓜葛,蘊涵著深刻的文化內涵。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得清楚的。


今天的窯洞不僅供人們居住,同時還給黃土地上的人們帶來了無限的商機。在綏德,我們發現了窯洞賓館,外來旅遊的人們,都希望在窯洞裡歇息歇息,親身體驗一下窯洞的溫暖。它已成為一個符號,一種象徵,是黃土文明和黃土文化的最直接表現。


黃土高原的人民創造了窯洞,窯洞生活塑造了他們淳樸、豪爽的性格。


多少個世紀過去了,長城倒了,皇宮不復存在了,只有窯洞依然還是那麼挺拔、那麼莊重、那麼深邃,而且越來越充滿活力。它不僅養育出了一代又一代優秀的美男俊女,孕育出了唱響世界的信天游和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更把希望、把陽光、把美好的記憶留給了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