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戰場上,有沒拿騾子作為坐騎的?

古代騎兵作戰大多用馬匹,那麼他們用不用騾子呢?清朝末年的捻軍就大量使用騾子作為騎兵的坐騎,有個傳教士名為倪哥仕就曾親眼看到捻軍來襲,要求被圍困的城市交出所有的騾子、驢子,當然了,有馬匹更好,騾子是在馬匹缺少的情況下啟用的。

古代戰場上,有沒拿騾子作為坐騎的?

捻軍所到之處,寸草不生,他們比官兵更為兇惡,燒掉村莊,吃掉所有的家禽、豬牛羊、貓狗之類的活物。逼迫那些被燒掉房屋的人加入他們,讓他們拿著武器起著騾子,為他們戰鬥,在進攻敵人的時候,這些人會作為第一輪進行衝鋒,往往非常慘烈。捻軍最喜歡年輕的男孩子,會讓他們騎著馬,穿上漂亮的衣服,作為童子軍出現在戰場上。捻軍當中的黑旗軍最為殘忍,最喜歡殺戮,他們帶走年輕男女,帶不走的統統毀掉。

古代戰場上,有沒拿騾子作為坐騎的?

捻軍的所有人員都騎馬或者騾子或驢子,流動性很強,他們每天都行軍,並沒有什麼章法,在陝西、江蘇、河南、山西、湖北、煽動、安徽這幾個省鬧得最兇,他們並不是只有一個隊伍,而是隸屬於不同的頭目,各自為政,他們還曾一度和太平軍合作,太平軍的作為和捻軍如出一轍,臭味相投。捻軍最懼怕的就是陣地戰,一旦被清軍包圍,捻軍無法掠奪糧食,時間長了,自然而然的就會解體內訌。

古代戰場上,有沒拿騾子作為坐騎的?

捻軍最喜歡的就是僧格林沁那樣的窮追猛打,因為捻軍中並沒有步兵,全部都是騎兵,行軍速度極快,在退避三舍之後,反戈一擊,或者依據地形反擊都是他們比較擅長的。為了對付捻軍,清朝要求各地建立起民兵組織,建立堡壘進行固守,堅壁清野,並調湘淮軍進行圍堵,逼迫捻軍不斷地進行陣地戰,然後利用火槍大炮這些外來物對付他們,最終捻軍全軍覆沒。

古代戰場上,有沒拿騾子作為坐騎的?

李自成大軍同樣是喜歡騎騾子的軍隊,李自成大軍在行軍的時候特別喜歡毛驢和騾子,上了戰場才會騎馬,因為李自成慣於搶掠,金銀堆積如山,馬匹不善於拉貨,而毛驢和騾子的耐力十分好。

古代戰場上,有沒拿騾子作為坐騎的?

李自成每次戰鬥繳獲的物資,馬騾為上,弓箭火銃長矛為中等,金銀布帛和珠玉為下。李自成在山海關和河北、陝西這些地方打不過八旗軍是正常的,因為八旗軍全部都是重甲騎兵和弓騎兵,比騾子的速度快的太多,而李自成的毛驢和戰馬又在多數,士氣地下,怎麼能不失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