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時間(音頻)‖ 經濟工作要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下)

学习时间(音频)‖ 经济工作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下)

学习时间(音频)‖ 经济工作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下)
学习时间(音频)‖ 经济工作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下)

《學習時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專輯

《讓我們一起學習》音頻節目

第七專題《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

第一篇 經濟工作要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下)

經濟工作要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下)

学习时间(音频)‖ 经济工作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下)

(2014年12月9日)

第八,從經濟風險積累和化解看,過去,經濟高速發展掩蓋了一些矛盾和風險。現在,伴隨著經濟增速下調,各類隱性風險逐步顯性化,地方政府性債務、影子銀行、房地產等領域風險正在顯露,就業也存在結構性風險。這些風險,有的來自經濟結構調整中政府行為越位,有的來自市場主體在經濟繁榮時的盲目投資,有的來自缺乏長遠考慮而過度承諾,有的則與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有直接關係。綜合判斷,我們面臨的風險總體可控,但化解以高槓杆和泡沫化為主要特徵的各類風險將持續一段時間。我們必須標本兼治、對症下藥,建立健全化解各類風險的體制機制,通過延長處理時間減少一次性風險衝擊力度,如果有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威脅,就要果斷採取外科手術式的方法進行處理。

第九,從資源配置模式和宏觀調控方式看,過去,總需求增長潛在空間大,實行凱恩斯主義的辦法就能有效刺激經濟發展;經濟發展中的短板很清楚,產業政策只要按照“雁行理論”效仿先行國家就能形成產業比較優勢。現在,從需求方面看,全面刺激政策的邊際效果明顯遞減;從供給方面看,既要全面化解產能過剩,也要通過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探索未來產業發展方向。我們必須全面把握總供求關係新變化,科學進行宏觀調控,適度干預但不盲目,必要時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堅定出手,平衡好增強活力和創造環境的關係,真正形成市場和政府合理分工、推動發展新模式。

以上這些趨勢性變化說明,在“三期疊加”這個階段,經濟發展速度必然會下降,但也不會無限下滑;經濟結構調整是痛苦的,卻是不得不過的關口;前期政策消化是必需的,但可以通過有效引導減緩消化過程中各類風險的影響。這也說明,我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這些趨勢性變化,既是新常態的外在特徵,又是新常態的內在動因,有的可能進一步強化,有的則可能發生變化。

總起來說,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後,增長速度正從10%左右的高速增長轉向7%左右的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舉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是我國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徵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面對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我們觀念上要適應,認識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對路,工作上要得力,否則很難與時俱進抓好經濟工作。

對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要深化理解、統一認識。把經濟發展僅僅理解為數量增減、簡單重複,是形而上學的發展觀。大家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認識和判斷上來,增強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如果看不到甚至不願承認新變化、新情況、新問題,仍然想著過去的粗放型高速發展,習慣於鋪攤子、上項目,就跟不上形勢了。用老的辦法,即使暫時把速度抬上去了也不會持久,相反會使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進一步積累、激化,最後是總爆發。

對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要堅持發展、主動作為。我多次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同時,我也反覆強調,我們要的是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要的是以比較充分就業和提高勞動生產率、投資回報率、資源配置效率為支撐的發展。我說不能簡單以生產總值論英雄,既包括對正確開展經濟工作的要求,也包括正確判斷經濟形勢的要求。不是經濟發展速度高一點,形勢就“好得很”,也不是經濟發展速度下來一點,形勢就“糟得很”。經濟發展速度有升有降是正常的,經濟不波動不符合經濟發展規律。只要波動在合理範圍內,就要持平常心,不要大驚小怪,更何況我們具有宏觀調控的主動性。我們要增強憂患意識,但也不能過了頭,不要杞人憂天。

必須明確,說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沒有改變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判斷,改變的是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內涵和條件;沒有改變我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改變的是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對發展條件的變化,我們必須準確認識、深入認識、全面認識,順勢而為、乘勢而上,更加自覺地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要更加註重滿足人民群眾需要,更加註重市場和消費心理分析,更加註重引導社會預期,更加註重加強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更加註重發揮企業家才能,更加註重加強教育和提升人力資本素質,更加註重建設生態文明,更加註重科技進步和全面創新。做到這些,關鍵在於全面深化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破解發展難題的力度,因此必須勇於推進改革創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切實轉換經濟發展動力,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努力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這是習近平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

学习时间(音频)‖ 经济工作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下)

值班副主任:方文傑

常務副主編:林為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