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第一私家名園「萃錦園」遊記(中)

恭王府花園東路起點為一個小亭子,單簷六角攢尖頂,名曰「沁秋亭」,俗稱「流杯亭」,位於安善堂東邊不遠處。

京城第一私家名園“萃錦園”遊記(中)

地面上有流杯渠,從亭後山上注井水入渠,再從暗道洩入不遠處的蝠池,所謂肥水不留外人田。這渠亦有講究,實為草書「亭」字形,可從東面看,構成一個「水」字,從南面看,又像是一個「壽」字!

京城第一私家名園“萃錦園”遊記(中)

昔日府主人常邀親朋好友圍坐亭廊,效法晉人修楔「曲水流觴」的典故,飲酒賦詩,做蘭亭之會。據說在清代等級森嚴的制約下,北京只建了六座類似的亭子,此亭為六中之最小的一座,也是最為精緻的一座。

京城第一私家名園“萃錦園”遊記(中)

在沁秋亭東側幾步之遙便是「蓺(yì)蔬圃」,這算是王府中的菜地了,面積並不大,四周用竹子圍成籬笆,裡面種著些田間之物。不遠處有個高棚,旁邊放了好些盆花。在繁花似錦的王府花園中,突然出現這樣一個菜園,可以想見,當年的府主效皇帝行親耕之禮,親歷田園勞作,體會天地之生機,農耕之野趣。觀此,不由得人想起了《紅樓夢》「大觀園」中的「稻香村」,又想到寶玉的評論:「此處置一田莊,分明見得人力穿鑿扭捏而成。遠無鄰村,近不負郭,背山山無脈,臨水水無源,高無隱寺之塔,下無通市之橋,峭然孤出,似非大觀。……古人云‘天然圖畫’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強為其地,非其山而強為其山,雖百般精而終不相宜……」可見當年達官顯貴們的矯揉造作與虛偽。

京城第一私家名園“萃錦園”遊記(中)

沿著菜園向東,則是「曲徑通幽」。

京城第一私家名園“萃錦園”遊記(中)

此處樹叢茂密,雜植百草,為當年在王府的人居環境創造了獨特的自然景觀,也為生活在王府中的鳥、蟲、蛙甚至小型哺乳動物營造了棲息環境。

京城第一私家名園“萃錦園”遊記(中)

向北過來是一處精緻的院落,院牆正中是一道垂花門。舊時人們常說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二門」即指此垂花門。這道門之所以叫垂花門,是因為門上簷柱不落地,而是懸於中柱穿枋上,柱上刻有花瓣聯(蓮)葉等華麗的木雕,以仰面蓮花和花簇頭為多。門前四棵龍瓜槐,樹冠如撐開的傘蓋,夏季濃密彎垂,樹下清涼蔭爽。

京城第一私家名園“萃錦園”遊記(中)

進入垂花門,翠竹搖曳送來陣陣清涼,一派「鳳尾森森,龍吟細細」的景象,相傳這就是《紅樓夢》瀟湘館的原型。

京城第一私家名園“萃錦園”遊記(中)

院內東房八間、西房三間,取名香雪塢,是王府女眷小憩之處。

京城第一私家名園“萃錦園”遊記(中)

這是現在香雪塢室內復原的樣子。

京城第一私家名園“萃錦園”遊記(中)

穿過一個月洞門,東側有房兩間,西側是長廊。北側是牡丹園,院內種植數珠牡丹,因春季牡丹花盛開,爭相鬥豔而得名。

京城第一私家名園“萃錦園”遊記(中)

北側有一高大的藤蘿架,春季倒掛串串紫色藤蘿花,與大戲樓內繪滿樑柱的藤蘿彩畫內外呼應,動靜相輝。

京城第一私家名園“萃錦園”遊記(中)

藤蘿架後就是恭王府的第三絕——大戲樓。大戲樓建築面積685平方米,呈三卷勾連搭全封閉結構,這種形式在全中國也僅此一處。

京城第一私家名園“萃錦園”遊記(中)

屋內南面是高約1米的戲臺,用紫硬木雕花隔屏分為前臺和後臺,上面懸掛著寫著「賞心樂事」四個大字的匾額。中間是寬敞的池座,北部包廂是恭親王看戲之處。戲樓天花板和內壁滿飾彩繪藤蘿,紫花盛開,連綿纏繞,使觀者有在藤蘿架下看戲的感覺。據說整個大戲樓雖為磚木結構建築卻沒有用一根鐵釘。為了保證還原逼真的音響效果,將戲臺底下掏空後放置了若干口大缸,巧妙特殊的構造增大了共鳴混響空間,使觀眾身處戲樓裡的任何位置,都能清晰地聽到不借助任何傳聲工具的演員的演唱。現在,普通的遊客也可以像當年的王爺一般邊看戲、邊品茶、邊吃北京特產茯苓餅,不過時間很短,也就是幾分鐘。

京城第一私家名園“萃錦園”遊記(中)

大戲樓的東側有一排房屋,這裡是聽雨軒,主要是王府賓客看戲中間的休息之所。

京城第一私家名園“萃錦園”遊記(中)

屋內分為男賓和女賓休息室,這是現在復原的屋內場景。

京城第一私家名園“萃錦園”遊記(中)

從大戲樓向北,穿過一片假山,便是梧桐院。

京城第一私家名園“萃錦園”遊記(中)

這是一處單獨的小院兒,裡面種滿了高大的梧桐樹,樹影婆娑,非常漂亮,風吹過時,樹葉唰唰作響。雖然院名很好聽,但其實,這裡是恭王府的「冷宮」,凡是王爺不喜歡的妻妾都被關在這裡,最終都鬱郁而死。這個院子陰氣很重,人進入其中,不由得就起了渾身冒涼氣,一陣風吹來,周身發抖,以前是沒有人敢進來的。晚上,經常有人聽到這裡有女人的哭聲,雷雨天時,有很多人曾經目睹有清朝女子的身影出現在院子裡,影子多出現在門口的照壁上。

京城第一私家名園“萃錦園”遊記(中)

解放後,有個值夜班的看守員經過這裡時,無意中看見了一個清朝女子在照壁那裡哭泣,他嚇的魂飛魄散,都不知道怎麼跑到值班室的,當天,看守員就病了,此事驚動了國務院,國務院派了很多專家大夫來,都查看不出他到底得了什麼病,最終那個人被嚇死了。於是,國務院派出專家、公安部有關人員長期駐守這裡想解開這些謎團。專家最後得出結論:當年,由於陰熱潮溼,照壁上長滿了硝,在雷雨交加的晚上,有女子在照壁前哭泣,於是硝和雷電發生了反映,把人影留在了照壁上,所以以後遇到雷雨時,女子的影子便會再現,而不是鬼神作祟。

京城第一私家名園“萃錦園”遊記(中)

為了平息輿論,國家某部門出資拍了一部片子叫作《王府怪影》,以解釋這種現象。可是拍攝期間也發生了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比如大家都看到,明明攝像機是放在門臺上的,可是一眨眼它就不見了,然後出現在照壁邊。後來,由於年久失修和腐蝕,照壁倒了,人們才敢進院子來參觀。

京城第一私家名園“萃錦園”遊記(中)


注:文中圖片14來自網絡,其餘照片皆為作者四庫全叔拍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