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母嬰店游泳,孩子溺水近1分鐘,媽媽發現時嘴都紫了

夏天到了,天氣炎熱,很多媽媽會常帶著寶寶到嬰兒游泳館游泳。看到寶寶在水中撲騰起小小的“人造浪”,媽媽們總會想:這錢花得真值!

如今嬰兒游泳已經算不得一件新鮮事了,嬰兒游泳是指12個月內嬰兒,尤其是新生兒在特定的水質、水溫和嬰兒專用泳圈保護下,進行的自主活動和水中撫觸,其原理是讓嬰兒在類似母體的羊水中做自主運動。游泳使新生兒得到天然的活動,水的靜水壓、浮力、衝擊將會對新生兒皮膚、骨骼和五臟六腑產生輕柔的愛撫,促進小兒各種感覺信息的傳遞,引起全身包括神經、內分泌、消化系統等一系列的良性反應,鍛鍊心肌,增加睡眠,提高肌體免疫力,對促進嬰幼兒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寶寶在母嬰店游泳,孩子溺水近1分鐘,媽媽發現時嘴都紫了

最近有一位媽媽帶著7個多月大的寶寶到母嬰店去游泳。在孩子游泳的過程中,媽媽離開去買奶粉,就在媽媽離開不到兩分鐘的時間裡,寶寶就出現了意外。

監控視頻顯示,寶寶落水後,開始還使勁掙扎,可是慢慢地掙扎幅度越來越小,直到移動到橙色游泳圈附近時,才被工作人員發現抱起來,整個溺水過程大約有46秒。

寶寶在母嬰店游泳,孩子溺水近1分鐘,媽媽發現時嘴都紫了

嬰兒游泳潛在危險

僅僅是幾分鐘的功夫,嬰兒頸圈就有可能使嬰兒發生溺水,而且這已經不是國內第一起嬰兒游泳頸圈致嬰兒傷亡的事故了!屢屢發生類似的意外事件,引起了很多人反對繼續使用嬰兒游泳頸圈。

寶寶在母嬰店游泳,孩子溺水近1分鐘,媽媽發現時嘴都紫了

頸圈除了在游泳過程中可能會鬆開,還存在著以下的問題:

1.戴頸圈游泳存腦部缺血、缺氧風險

孩子的脖子在這個過程中與頸圈摩擦,會對頸動脈竇造成壓迫,可能造成孩子的腦部缺血缺氧、一過性反射性心率減慢,甚至發生心臟驟停、缺血性休克。至於頸圈充氣度到底要多少才合適,這個沒有標準,過滿過脹就有可能造成頸部壓迫。

寶寶在母嬰店游泳,孩子溺水近1分鐘,媽媽發現時嘴都紫了

2.造成錯誤的姿勢習慣

寶寶戴上脖圈之後,頸部受到了約束,姿勢一定是豎直漂在水中的。大一點的寶寶腳尖可能還會接觸到水底,他們會覺得很開心,像跳健身架一樣跳來跳去。

其實這個姿勢是非常不好的。

寶寶的運動發展,要遵循從頭到腳的順序,不可以跨越式發展,千萬不能脖子和腰背的肌肉還沒有足夠強壯,就開始鍛鍊腿和腳的肌肉了。

豎直在水中漂浮的時候,背部和頸部的肌肉很難用上力氣,腰部的力氣也用的很少,大多都是在蹬腿踢腿的動作。因為腿腳的肌肉這個時候還沒有準備好,寶寶卻誤認為自己已經可以用這樣的方式“站立”了,肌肉是有記憶的,所以會形成習慣性的錯誤姿勢,譬如掂腳尖,膝蓋繃直這樣的壞習慣,影響今後的站立和行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