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出梅或在第7號颱風「派比安」走後,時間可能就在下周

申城出梅或在第7號颱風“派比安”走後,時間可能就在下週

來源/視覺中國

梅雨季仍未結束,雨沒完沒了,雙休日陣雨頻頻。不過,在西北太平洋上已經生成了今年第7號颱風“派比安”。它將在7月1日上午進入我國東海東南部海域後逐漸轉向北上,不會給我國近海和申城帶來影響。但是,等它走後,申城可能就要告別梅雨季,也就是說下週可能就將出梅。

“派比安”將“近海轉向”

昨天上午,今年第7號颱風“派比安”在西北太平洋洋麵上生成,目前正以每小時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動。據國家海洋預報臺預計,“派比安”將於7月1日上午進入我國東海東南部海域,而後逐漸轉向偏北方向移動,趨向於朝鮮半島。“派比安”雖然是近海轉向颱風,但不會影響我國近岸海域。不過,它也是今年第一個影響我國東海、黃海東南部的較強颱風,會給我國東海、黃海帶來一次狂風巨浪過程,也會給沖繩以及韓國帶去狂風暴雨。

昨天下午,中國氣象局的7月新聞發佈會透露,今年6月,我國共有3個颱風生成,比常年同期的1.7個偏多1.3個。其中,1個登陸我國,登陸個數也比常年同期的0.63個偏多,4號颱風“艾雲尼”成為1949年以來首個連續登陸我國3次的“初臺”。7月和8月更是颱風的多產期。據預計,7月南海和西北太平洋海域將有4到5個熱帶氣旋生成。其中,2到3個颱風或將登陸我國華南沿海。

下週高溫可能再度來襲

自6月19日入梅以來,梅雨帶南北擺動幅度較大,申城一直都以過程性天氣為主。截至29日8時,累積降水普遍在60到100毫米之間。除浦東站和金山站外,全市各站降水量較常年同期略偏少。今明兩天,受梅雨帶影響,仍將有較明顯的降水,降水也順帶著給天氣降溫,明後天最高氣溫都只有30℃左右,最低氣溫在26℃上下。

但是,“派比安”走後,副熱帶高壓將強勢起來,逐漸控制我國江南和華南。屆時,梅雨的主雨帶將再次北抬到淮河、黃河流域。對上海而言,梅雨季極有可能就此告終,並迎來更多更復雜的天氣,蓄勢待發的強對流、高溫酷暑都在蠢蠢欲動。據預報,下週初開始,申城氣溫又會逐步上升。7月3日最高氣溫將升至33℃,此後五六天最高氣溫都在35℃的高溫線上下襬動,預計為34~35℃。而且,午後很容易出現雷陣雨,天氣會有些悶熱。

我國華北平原持續“高燒”

這個週末,長江中下游地區有較強降雨,湖北中南部、蘇皖南部、上海、浙江北部、江西中北部、湖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並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雨水也澆滅了這些地區的“高燒”。

但是,和“幸運”的長江中下游地區相比,我國華北平原仍處於“火熱”之中,備受“炙烤”。據預計,華北平原高溫天氣將會一直持續到7月初,且部分地區還可能達到38-39℃,太陽輻射強烈,乾燥暴曬,地面溫度高。不過,氣象專家說,同樣是天氣炎熱,身處華北和江南的人們對炎熱感受可能大不相同:“華北的高溫受中緯度高壓暖脊影響,空氣中水汽含量較少,同時晝夜溫差較大,人體感受為乾熱。江南一帶受副熱帶高壓影響,空氣中水汽含量較多,表現為溼熱。同時,由於空氣中含水量多,夜間氣溫下降慢,一天中炎熱時間較長。相對來說,同是高溫,華北的高溫天體感比江南要好受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