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歷史唯物主義?有哪些具體例子?

與子同依依

這是個複雜的哲學問題。因此,儘量簡單地說說。

得到答案的方法是簡單的,去網上搜索一下就行了,可以看到一大堆的定義、解釋、例證等。因此,詳細的定義就不復制了。

歷史唯物主義(即常說的唯物史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唯物主義與歷史唯心主義相對。歷史唯物主義,其根本是:承認歷史,尊重歷史,客觀看待、分析和處理歷史及問題,並有選擇地繼承和發展歷史。

當然了,承認、尊重、看待、分析、處理、繼承、發展,要看這些動詞的主體是誰,然後才能決定採取什麼樣的方法去承認、尊重、繼承等等。

歷史唯物主義是老生長談了,但最近幾年,國內重新大力提倡這一方法論,是在2013年12月3日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上。總書記強調,推動全黨學習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

而之所以重新重點提出這一方法論,也繞不開一種思潮,我們可以稱之為“歷史虛無主義”。

這個詞是創造出來的一個新詞彙,是在哲學範圍內創造的。其根本是指通過各種方式重新解讀歷史,通過否定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和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從而否定中國共產黨執政合法性的一種社會思潮。

說到這裡,相信很多人能夠大體明白了。就這樣。


陸愛玲620

歷史唯物主義就是從唯物主義去理解、看待歷史的發展。

如認為歷史的發展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比如中國的歷史發展,從部落到部落聯盟到方國到奴隸制、封建制,都是源於生產力的進步,而不是其他,如儒家所說的三代是盛世,是後代企及的模範。

生產力進步對歷史發展的影響,具體過程就展現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如春秋戰國時期是生產力、生產關係和社會大變動時期,從孔子的對歷史總結開始,到莊子天下篇、荀子非十二子、韓非五蠹篇的各自總結,貫穿了一條由舊到新的線索,由哀嘆禮崩樂壞到積極昂揚的建設大一統統治的趨向。

又由此而產生了對重要歷史人物的作用,底層人民各種建設、推動作用的認識和評價。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的主觀意識對社會進步、歷史發展有反作用,有推動或阻礙的作用。如秦始皇,雖然暴烈,手段殘酷,為歷代所貶損,但引領歷史發展的潮流,結束戰亂,確立一統的偉大歷史功績,確是不可抹殺和值得肯定的。

其實,馬克思把對唯物主義、辯證法的理解,建立在歷史的基礎上,就把以往的形而上學顛倒了過來,對黑格爾的精神辯證法,並由此為論證其精神辯證法而任意剪裁歷史的做法進行了顛覆性批判和根本改造。觀念的辯證法容易走向庸俗的變戲法,長時期觀察的辯證法才是真的辯證法。

如文學、詩歌的發展,就是一個從內容到形式的過程。特別是詞,最初的詞牌如憶秦娥,詞的內容就是秦婦的哀吟: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霸陵傷別。

但我們讀李清照的“臨高閣,亂山平野煙光薄。煙光薄,棲鴉歸後,暮天聞角”,已看不出跟秦婦有什麼關係了,詞牌純粹成了音樂的形式:這個詞牌的詞有多少句,每句多少字,怎麼押韻等。

再讀毛澤東的,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連婉約的氣息都沒了。

這就是內容與形式的辯證法,光說什麼內容是形式的主導,形式是內容的表現方式,就是概念的變戲法,意義不大。


傅船山

認為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是人類社會發展動力,代表先進生產力的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就是歷史唯物主義。舉例毛主席說: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有人往往認為是幼稚可笑的,不瞭解這一點,就得不到起碼的知識。黨章要求: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些承認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觀點,就是歷史唯物主義。反之,認為帝王將相,才子佳人,英雄豪傑少數人創造歷史的觀點,就是歷史唯心主義。再舉例:金字塔,長城,大運河,高速公路,高鐵。精神產品《詩經.十五國風》巜楚辭》《天方夜譚》不都是人民創造的嗎?


SirJanzen

用當時人們對世界進行改造的能力,即社會生產力來解釋歷史現象或歷史事物即為歷史唯物主義。人類是具最高智慧活的物質,但其大腦也是隨著生產活動的發展而逐漸發達起來的。對工具的開發,金屬.電力和機械的利用,使每個人的生產能力在不同分工中,都能夠滿足多人的需要,這就是人類社會必將走進科學共產主義的最基礎的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