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新聞匯總,5G技術將助力VR?

和很多人預期的一樣,今年MWC上海展並沒有太多驚喜。VR領域依舊進展緩慢,硬件迭代速度減緩,而內容則重新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MWC上海展VR/AR新聞彙總,5G技術將助力VR?

隨著蘋果ARKit和谷歌ARCore的推進,移動AR在這一年進展迅猛,無論是硬件廠商還是內容商都在跟進。下面,我們一起來回顧以下今年MWC上海展中關於VR/AR以及相關的內容。

今年MWC上海展共開設N1-N5、W4、W5共7個展館,其中N1-N4偏重於工業領域的,例如:IoT、智慧城市、機器人,基本上都是圍繞著5G展開,而AR/VR/MR等展區則集中於W5展館。

HTC Vive展示大量應用,Vive Focus新功能

W5展館中很大一塊都被HTC Vive包下來了,本次HTC Vive展示全家福產品,包括Vive Pro、Vive Focus、U12+手機等,上個月HTC發佈了Vive Focus 2.0系統,帶來一帶波新功能,例如和手機聯動、手機作為6DoF配件、環視模式等等,其中有幾個功能並未開放。

MWC上海展VR/AR新聞彙總,5G技術將助力VR?

HTC Vive本次展示了大量的應用案例,例如上次在HTC新生態大會中公佈的Vive Pro棒球體驗、Vive Focus的手機聯動等體驗,當然之前有的就不再介紹,下面我們來看看新的應用。

MWC上海展VR/AR新聞彙總,5G技術將助力VR?

在今天MWCS上海展現場,HTC第一次公開展示了手機屏幕投射至VR頭顯(Vive Focus)的演示,例如把在VR中看抖音、刷微博、看朋友圈等等,當然依舊是2D屏幕,不過可以調整窗口位置和大小,不過目前以及不支持手柄去代替手指去滑動屏幕內容,不過HTC表示很快會支持該功能。當然,這個功能依託的還是Miracast,雖然不是什麼新鮮技術,但和手機以及身邊的設備之間聯動的玩法在不斷刷新。

MWC上海展VR/AR新聞彙總,5G技術將助力VR?

MWC上海展VR/AR新聞彙總,5G技術將助力VR?

另外,本次還展示了一個基於Vive Pro的大空間遊戲《Project Ghost》,這款遊戲是由ifgames製作,為雙人對戰模式。體驗過程左手佩戴VR手套,兩個小腿也都有一個Vive Tracker,右手則是一個手柄,遊戲中可以殺死對手,但是並不會積分,積分則是通過是搶奪遊戲度地圖中的嬰兒來完成,整體試玩下來感覺還不錯,交互豐富,趣味性也還不錯。

Vivo帶來ToF 3D超感應技術

MWC上海展VR/AR新聞彙總,5G技術將助力VR?

雖然Vivo並不在筆者個人關注範圍內,但由於其在W5展館舉辦了一場ToF 3D技術的發佈會吸引到筆者。Vivo通過多年技術積累早已擺脫山寨機的困擾,例如最近剛剛發佈的NEX手機中的彈出式攝像頭設計,就是年初在西班牙MWC中發的原型機,國產廠商越來越注重設計上的體驗。而本次發佈ToF 3D超感應技術,則是為未來AR等應用做準備。

MWC上海展VR/AR新聞彙總,5G技術將助力VR?

發佈會上,Vivo講到了ToF 3D技術和結構光的不同,Vivo產品經理王兆豐現場講到,ToF在有效深度信息方面是後者10倍,工作距離是後者3倍。依託TOF 3D超感應技術,手機可實現例如:人臉識別、手勢與肢體識別、3D拍照等功能。

MWC上海展VR/AR新聞彙總,5G技術將助力VR?

Vivo發佈會現場也展示了一些基於ToF的原型機,其提供了人臉和頭部的建模,並支持進一步調節美顏等,效果比較理想。筆者同王兆豐進行溝通時瞭解到,Vivo的ToF方案在續航和發熱方面控制的還算理想,而且這些技術有可能同時應用於手機前端和後端,前端用於人臉建模,後端用於長距離測距等AR應用等。接下來,就等Vivo的新機器了。

瓏璟光電,能量產的AR光波導

瓏璟光電作為本次為數不多的AR光學廠商參展,其帶來了最新的光波導模組。其光波導模組視場角為40度,單目重量約30度,厚度約1.5mm,透光率約82%,分辨率為1920×1080,刷新率為60Hz。

MWC上海展VR/AR新聞彙總,5G技術將助力VR?

MWC上海展VR/AR新聞彙總,5G技術將助力VR?

此外,瓏璟光電還在展臺展示了一塊全息玻璃,其會跟隨你的觀看角度的不同而顯示出不同的畫面,實際觀看效果很理想(拍攝有反光)。但是前提需要一個外部光源去照射,否則效果可能並不理想,其比較適合各種櫥窗等展示類的場景下使用。據瞭解,這是通過專門的全息玻璃製作,經過特殊印刷完成。

聯想晨星AR,功能齊全的AR一體機

MWC上海展VR/AR新聞彙總,5G技術將助力VR?

前不久,聯想發佈了晨星AR一體機,這是一臺功能齊全的AR設備。沒錯,是集成式一體機,和HoloLens類似。

晨星AR採用了耐得佳自由曲面稜鏡光學方案,其分辨率為720p,視場角為43度,同時支持SLAM、手勢識別、語音交互,整機重量為470g。

MWC上海展VR/AR新聞彙總,5G技術將助力VR?

和預想一樣,晨星AR佩戴體驗稍差,主要是重量太大。根據筆者現場和工作人員溝通所知,目前晨星AR尚未開售,價格可能在15000元以內。同時還透露,目前正在開發分體式的版本,光學和功能與該版本一致,主要是為了解決佩戴體驗問題。

MWC上海展VR/AR新聞彙總,5G技術將助力VR?

據筆者瞭解,晨星AR項目隸屬於聯想上海研究院,項目誕生多年,且SLAM、手勢、語音等技術絕大部分都是自行研發,同時現場還演示了一個遠程協作的應用案例,後端可通過平板電腦等設備對AR設備進行輔助指導。

高通:帶來適用於手機的前置人臉解鎖方案

MWC上海展VR/AR新聞彙總,5G技術將助力VR?

高通作為移動芯片領域的領頭羊,其亦在多個領域進行測試,例如VR。不過隨著最近智能手機中3D結構光或其它類似人臉解鎖方案逐漸增多,高通也參與了進來。

MWC上海展VR/AR新聞彙總,5G技術將助力VR?

現場演示的一個圓形手機頂部擁有兩個傳感器,上面的是紅外發射器,下方的則是紅外捕捉攝像頭,其整體方案並非結構光,類似於小米8中的紅外人臉解鎖方案。工作人員表示,現在該方案還處於初期,而且這個方案並不受限於芯片,他們將提供一個軟硬件整體的解決方案。經筆者現場測試,亮屏狀態下解鎖速度足夠迅速。

中科創達:展示VR/AR參考方案

作為高通VR最緊密的合作伙伴之一,中科創達本次展示了VR/AR參考方案,當然這些大家可能都不叫熟悉了。同時還展示了一些智慧城市、智慧大腦等相關領域的產品和方案。

MWC上海展VR/AR新聞彙總,5G技術將助力VR?

其中筆者注意到一個叫“DIVY智能視覺開發組件"的設備,其包含雙目相機,同時還可內置深度相機。

MWC上海展VR/AR新聞彙總,5G技術將助力VR?

另外基於視覺的演示還有一個叫做“人臉屬性識別”的功能,它會自動判斷區域內人的情緒等,可應用於零售、門禁等。

中國電信:帶來5G VR視頻、5G雲VR遊戲、5G 8K視頻演示

談到5G,自然少不了三大運營商,其中在中國電信的展臺,筆者發現一個角落裡有5G雲VR遊戲、5G VR視頻、5G 8K視頻等演示。

MWC上海展VR/AR新聞彙總,5G技術將助力VR?

筆者注意到,現場演示5G雲VR視頻是通過邊緣雲服務器完成,設備是Pico Neo帶雙6DoF手柄版本,通過其演示了串流PC版的《Beat Saber》遊戲,整體延遲效果非常理想,沒有卡頓。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是諾基亞與中國電信合作完成,其延遲西奧與20ms。

而5G VR視頻中演示的也是實時畫面,其通過浦東一個地區樓頂架設全景相機,現場演示中筆者看到過以此馬賽克情況。

中國聯通:立體混合現實解決方案

MWC上海展VR/AR新聞彙總,5G技術將助力VR?

在中國聯通展示,其站是一個立體混合現實解決方案。其中一個是基於其自家IPTV機頂盒的3D視頻傳輸方案,另一個則是通過眼球追蹤,手勢識別等多交互的場景畫面。

MWC上海展VR/AR新聞彙總,5G技術將助力VR?

據瞭解,中國聯通正在計劃將這種基於眼球追蹤、手勢追蹤的交互類的體驗帶入家庭,方式則是通過機頂盒或其它定製化服務,未來可能這些交互場景有望直接應用於雲端,無需下載。

Yeppar:來自印度的專注移動AR的開發商

在W5角落裡還有一家來自印度的AR開發商:Yeppar,據青亭網瞭解這是一家專注於移動AR的開發商,專注於向企業進行個性化的定製服務,目前其已和奧迪、奔馳、印度軍方等進行合作。

MWC上海展VR/AR新聞彙總,5G技術將助力VR?

現場展示的一個奧迪車的案例是,通過AR的形式即可觀看奧迪車引擎蓋下,如何指導維修等等案例。

上海藍鰭:專注於VR創作類應用

MWC上海展VR/AR新聞彙總,5G技術將助力VR?

今年參展的還有一家專注於VR內容創作的開發商上海藍鰭,其主打創作型VR工具,包含3D繪畫、3D空間平面創作、3D建模、VR可視化編程等工具,並且還有一個VR創新教室應用。實話講,在VR圈還能看到有如此專注的開發商,難能可貴。

Senso:支持Steam VR的穿戴手套

MWC上海展VR/AR新聞彙總,5G技術將助力VR?

這是一家來自美國加州的公司,其擁有穿戴手套和穿戴背心以及追蹤裝置。其穿戴手套內置7個IMU和5個震動電子,續航約在10小時;穿戴背心內置15個IMU傳感器、15個震動電子,兩者都支持Steam VR基站。

據瞭解,Senso的VR手套雙手套裝價格在600美元,目前主要應用工業等B端相關領域。

易辰VR:專注於VR設計平臺的開發商

MWC上海展VR/AR新聞彙總,5G技術將助力VR?

易辰VR是Vive X首批成員,該公司成立於2016年,目前該公司擁有VR室內設計軟件、VR工裝設計軟件,在相關領域有較多案例,並且已經和美國宜家合作了VR案例,同時現場也展示其可視化的家裝解決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