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用電高峯期,這些電力概念股誰才是真龍頭?

 據報道,據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消息,預計今年夏季湖北電網統調最大用電負荷將創下歷史新高,達到3630萬千瓦。據預測,今年迎峰度夏期間,湖北在7、8兩月電力供需均有缺口。機構認為,用電量增速升檔或主要受益於今年生產性需求復甦延後,疊加全國範圍內氣溫快速攀升。當前用電需求增長,火電有望受益,火電利用小時數有望持續改善,火電龍頭公司包括華能國際(

行情 研報)、華電國際(行情 研報)等。

國電電力(行情 研報)2017年報點評:重組落地,穩健前行

國電電力 600795

事件:國電電力發佈2017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98.33億元,同比增加2.43%;歸母淨利潤20.65億元,同比減少54.81%;每股收益0.11元。

裝機增速放緩,機組利用率高於全國平均。2017年末,公司控股裝機容量達到5222.49萬千瓦,電源結構變化延續近年火電佔比下降,清潔可再生能源佔比上升的趨勢。2017年公司新增裝機僅247萬千瓦,主要是水電和風電,火電控股容量減少113萬千瓦,裝機增速在行業供給側改革環境下有所放緩。2017年全部機組平均利用小時3962h,雖同比減少32h, 但絕對水平好於全國平均。

煤價上漲吞噬利潤,度電毛利同比下降2.6分。國內煤價經歷了2016年下半年的快速上行後,2017年在高位震盪並繼續上行。公司2017年平均標煤單價585.38元/噸,同比上升37.78%,經測算度電燃料成本為0.173元/千瓦時,同比增長39.27%;度電毛利降至0.048元/千瓦時,同比降低0.026元/千瓦時。2017年實現毛利率17.03%、淨利率4.62%、ROE3.03%, 同比分別下滑8.55、7.39、5.15個百分點。

與神華髮電資產重組後華東區域市場優勢提升,期待產業鏈協同效應顯現。公司與中國神華(行情 研報)組建合資公司,持股57.47%。資產重組後,增加可控在運裝機容量3313萬千瓦(或63.44%),裝機規模大幅提升,重組後公司在華東電力市場的佔有率進一步提高。此次國電與神華聯合重組,是推進國企改革和行業供給側改革的重大案例,未來煤電業務將充分發揮產業鏈協同效應,應對經營風險,化解產業矛盾,提高產業運行效率和質量。

煤價下行提振盈利,但彈性偏弱。2018年2月開始,供需兩方作用致使動力煤市場景氣度下行,未來尚有一定下行空間,促使火電盈利修復。公司的電源結構特徵和所在區域的火電盈利屬性導致彈性表現相對偏弱。

投資建議與估值評級:考慮煤價走勢預期變化,我們調整公司盈利預測至2018-2020EPS 分別0.16(-33.3%)、0.21(-16.0%)、0.23(新增) 元,對應PE18、

14、12倍;下調目標價至3.20元,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動力煤價格超預期上行吞噬火電主業利潤,社會用電需求超預期下滑拖累公司發電量,來水超預期減少削弱水電盈利等。

近期對該股的診斷為:

夏季用電高峰期,這些電力概念股誰才是真龍頭?

長江電力(行情 研報):四庫聯調助發電量創新高,業務結構多元化發展

長江電力 600900

發電量創歷史新高,機組利用小時數穩步增加。2017年全年公司發電量達到2108.9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5%,超出計劃發電量174.93億千瓦時。超計劃完成發電量主要得益於兩方面的原因。第一,長江各流域來水情況轉好。2017年度,長江上游溪洛渡水庫來水總量約為1390.41億立方米,較上年同期偏豐1.4%;三峽水庫來水總量約4214.00億立方米,較上年同期偏豐3.14%。第二,四級聯調熨平來水不確定性,機組利用小時穩步提升。2017年三峽電站年平均利用小時為4398.78小時,同比增長3.32%;葛洲壩(行情 研報)電站年平均利用小時7343.81小時,同比增長1.5%。由於來水偏豐持續,2018年第一季度公司發電量增加至345.2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09%。截至2018年3月31日,溪洛渡水庫和三峽水庫來水較上年同期偏豐1.22%和4.63%。

專項基金取消徵收提升行業整體收入,返稅政策持續增加企業利潤。《關於取消、降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及附加合理調整電價結構的通知》明確從2017年7月1日取消向發電企業徵收的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將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和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基金徵收標準各降低25%。基金費用的下調有利於水電行業整體收入的提高。《關於減輕可再生能源領域涉企稅費負擔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提出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超過100萬千瓦的水電站,增值稅實際稅賦超過12%的部分繼續實行退稅政策。2017年公司電力銷售增值稅返還為22.91億元,佔利潤總額的8.6%;2018年第一季度增值稅返還為7.17億元,佔利潤總額21.18%,返稅政策持續給公司帶來利潤增長。

業務結構多元化,水電投資進一步拓展。2017年公司拓展配售電業務,完善業務結構。公司成立重慶長電聯合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完成重慶烏江實業有限公司和重慶涪陵聚龍有限公司的整合,成功打造重慶區域的配售電業務平臺。進一步增持三峽水利(行情 研報),持股比例為12%(截至2018年3月31日),成為三峽水利第一大股東,實現配售電業務快速發展。公司積極投資長江中上游水電資源,通過股權加技術雙措施發揮流域聯合統一調度,降低公司對來水的依賴性。公司增持國投電力(行情 研報)和川投能源(行情 研報),截至2018年3月31日,持股比例分別為7.25%和5%,成為兩家公司的第二大股東。

高額現金分紅兌現,投資價值凸顯。根據2017年8月公司最新發布的公司章程,原則上公司每年度進行一次現金分紅,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公司可以進行中期利潤分配,且公司每年現金分紅原則上不低於母公司當年實現可供股東分配利潤的百分之五十。對2016年至2020年每年度的利潤分配按每股不低於0.65元進行現金分紅;對2021年至2025年每年度的利潤分配按不低於當年實現淨利潤的70%進行現金分紅。2017年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6.8元(含稅),現金分紅數額佔歸母普通股東淨利潤的67.2%。截至2018年5月7日,公司股息率為4.49%,高於10年國債收益率3.64%,投資收益屬於較高水平。

盈利預測及評級:我們預計公司2018-2020年營業收入將分別達513.60、513.66、518.84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達212.61、209.65、214.21億元,EPS(攤薄)分別為0.97、0.95、0.97元/股,對應2018年5月7日收盤價(16.13元/股)的動態PE分別為17、17、17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因素:長江來水不及預期、市場消納不確定性、政策風險、投資風險等。

近期對該股的診斷為:

夏季用電高峰期,這些電力概念股誰才是真龍頭?

華能國際:煤價高位運行致使業績大幅下滑

華能國際 600011

燃煤單價同比上升34.4%,致使業績大幅下滑

2017年公司實現營收入1524.59億元,同比增長10.36%;歸母淨利潤17.93億元,同比大幅下滑82.73%;扣非淨利潤4.5億元,同比大幅下滑94.36%。每股收益0.11元。受益於平均利用小時(+30小時)回升以及2017年7月電價調整平均上網電價提升(+4.79%),營業收入小幅增長10.36%。但2017年煤價維持高位,公司單位燃料成本(225.92元/千千瓦時)同比大幅上升34.39%,發電業務毛利率下滑至11.3%,致使業績大幅下滑。

期間費用率控制較好,資產減值等項目進一步拖累業績

2017年末公司資產負債率75.65%,提升3.88個百分點。期間費用率8.78%同比下降0.73個百分點,其中財務費用同比增加6.21億元,主要由於綜合融資成本上行、新機投產利息費用化、負債規模增加,導致利息同比增加9.3億元。受滇東、榆社、平涼等電廠經營虧損以及部分在建項目不符合產能、環保等政策被停建、關停等因素影響,公司計提資產減值11.88億元;公司2017年非經常損益13.43億元,主要是處置長江電力股票、政府補貼、非流動資產處置等。

裝機結構繼續優化,非公開發行過會加速產能擴張、優化資本結構

截至2017年底,公司可控裝機容量達104321兆瓦,權益發電裝機容量92003兆瓦,清潔能源裝機佔比超過15%,其中當年新增裝機3330兆瓦(不包括收購裝機15937兆瓦)中新能源佔比45%。公司非公開發行不超過8億股A股、募資金額不超過50億元的方案已通過證監會發審委審核,本次發行將有利於公司增強資金實力,改善資本結構,優化財務狀況。募投項目為6個新建電源,合計裝機達4000兆瓦,將進一步提升產能。

國內火電龍頭、國企改革預期強

預計公司2018-2020年EPS為0.18、0.23、0.29元,按最新收盤價計算對應PE為38、29、24倍。我們預計未來幾年用電需求仍將保持穩健增長,但彈性較小,上網電價則更多需要考量政策因素,當前煤價仍是公司盈利彈性影響的最大因素。考慮到煤炭供給側改革仍較大力度推進和廣發相關行業觀點,盈利預測暫未考慮動力煤價格大幅下降的情形,並對煤價進行業績敏感性測算。公司為國內火電龍頭企業,機組質量優良、區位優勢顯著,目前PB處於歷史底部區域。同時能源國企改革步伐加快,華能作為行業龍頭改革預期強烈。給予“謹慎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

煤炭價格上漲風險;電力需求不及預期;電價下調風險;新機組投產不及預期。

近期對該股的診斷為:

夏季用電高峰期,這些電力概念股誰才是真龍頭?

潞安環能(行情 研報):噴吹煤龍頭企業,煤價上漲中有望釋放高彈性

潞安環能 601699

公司為低硫冶金煤龍頭企業:公司煤種主要為瘦煤、貧瘦煤和噴吹煤,是優質的動力煤和煉焦配煤。總產能為4020萬噸/年,權益產能3682萬噸/年,在冶金煤類上市公司中位居第一。目前環保對於整個煤炭行業乃至下游的鋼廠焦化廠的要求逐漸趨嚴,導致較清潔的低硫煤更為緊缺,公司煤炭產品低硫、低磷、低灰、發熱量高,在環保嚴格的背景下更具有競爭力。

煤價格走強,公司業績彈性有望釋放:噴吹煤下游需求正在不斷轉好,高爐開工率目前仍低於歷史同期水平,未來仍有提升空間。生鐵產量1-5月同比數據下滑已經減少,預計增速很快將由負轉正,噴吹煤價格將有益於需求的增加繼續走高。公司動力煤受益於低硫、低磷等特性,具備天然的價格優勢,售價高出普通動力煤150-200元/噸。而我們認為2018年動力煤價格中樞也大概率繼續抬升,帶動公司混煤價格上漲。因此綜合來看煤炭業務將是量價齊升格局。此外,焦炭價格回升,均價焦炭業務的盈利能力也有望增強。在成本端控制良好的情況下,公司業績釋放可期。

噸煤淨利低,漲價彈性大:以公司2017年的歸母淨利潤與煤炭銷量測算,公司噸煤淨利潤為73.12元/噸,當煤炭價格上漲時公司業績彈性較大。僅考慮噴吹煤價格上漲,在噴吹煤銷量不變的情況下,噴吹煤價格煤上漲100元,測算公司淨利潤可上漲9.18億元。

山西國改勢頭強勁,集團資產注入可期:山西國改態度堅決,自2017年發令槍始,改革進程加速推進。公司有望受益山西國改實現整體上市,煤炭資源一旦注入,有望顯著提升公司業績。

投資建議:預計2018-2020年營收增速為6.05%/4.14%/3.24%,對應淨利潤37.20億元/38.62億元/42.77億元。下半年焦煤價格有望繼續上漲,公司未來業績彈性釋放可期。此外,行業景氣回升之後,公司資產負債表或將不斷改善。我們認為以當前估值水平,公司存在一定修復空間。維持買入-A投資評級,6個月目標價13.75元,對應11倍PE。

近期對該股的診斷為:

夏季用電高峰期,這些電力概念股誰才是真龍頭?

夏季用電高峰期,這些電力概念股誰才是真龍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