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寧視角丨五一小長假,天寧這些地方也值得你游3天

“五一”將至,外出旅遊

將是大家首選的度假方式之一。

不過,每當人山人海的景點

刷爆你朋友圈之時,

你是不是打退堂鼓了呢?

天寧視角丨五一小長假,天寧這些地方也值得你遊3天

不如來場家門口的文化之旅,

體驗一把天寧深厚的歷史韻味。

天寧區目前有國家、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70多家,有大家比較熟悉的瞿秋白故居-秋白誕生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太雷舊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運河(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涼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天寧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寺墩遺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你可能不熟悉但也值得看一看的地方。

助你小長假開啟一場文化之旅。

園林:

天寧視角丨五一小長假,天寧這些地方也值得你遊3天

近園位於常州賓館之內。清順治年間進士楊兆魯所建,又名靜園、惲家花園。"近乎似園,故名近園" 。“西野草堂”居中,“見一亭”、“天香閣”、“安樂窩”、“得月軒”、“秋爽亭”、“虛舟”、“三梧亭”、“垂綸洞”錯落其間,雖只有區區數畝的面積,然其構思奇巧,窮盡畫理,山巒花徑,楚楚可人,濃縮了明清園林的精華所在。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意園是一處始建於清代的古典園林建築,位於縣學街南首後北岸4-8號原為清康熙年間狀元趙熊詔府邸花園。園名便是集蔡襄書“以意為之”匾額而得“意園”。內園小巧玲瓏,外園峻雄秀美。中間龍形花牆,牆上有精美雙層花窗,為江南園林所罕見,充分表現了中國園林建築的獨特風格和高超的造園藝術。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太平天國護王府,位於局前街187號毛家弄口,原為清代陽湖縣衙署所在地。是太平天國護王陳坤書的府第遺址,距今已有近150年曆史,現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現存的主要是七開間回字形的大樓,中間為天井石板地面。屋簷上有龍鳳紋和跳龍門圖案的滴水瓦,樓下落地長窗雕刻丹鳳圖案,樓上朝南一邊窗格刻迴文圖案,都是太平天國時期的建築藝術作品。

唐荊川宅,現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荊川故居原有八桂、貞和、易書、筠星,四並、復始、松健、禮和八堂,號稱“唐氏八宅”,分佈在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八宅始建於明弘治年間至正德年間(1488——1521),現存以貞和堂保存最完整。貞和堂原有門廳、轎廳、大廳、二門及後進內院住宅,佔地面積1340平方米,建築面積1250平方米。

陽湖縣城隍廟戲樓,

位於青果巷東首新坊橋小學內,原為陽湖縣城隍廟附屬建築。始建於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戲樓為歇山頂二層木結構,下層由麻石方柱四根支撐,內外三面皆有木雕。上屋後臺為子樓三間,下層作出入口,有磚雕門框"歌舞"、"昇平"題額各一方。戲臺樑架施斗拱,佈置華麗,結構完好。樓下壁間嵌《增修城隍廟記》石碑,記載當年演戲盛事。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呂宮府,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延陵西路前後北岸歷史文化街區,為清代順治朝弘文院大學士呂宮故居。呂宮(1603—1664),字長音,又字巷枕,號金門,武進縣(今常州)人。順治帝讚賞呂宮所撰《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論》之文渭“文章簡明、氣度閒雅”,因而親自選為侍進學士,是年閏六月升遷為吏部侍郎。當年十二月,呂宮又躍升為弘文院大學士(相當於宰相),官至一品。

常州文廟大成殿,

位於市工人文化宮內,原為陽湖縣學宮,始建於宋鹹淳元年(1265),歷代均有建修。現存大成殿為清同治六年(1867)重建。殿為單簷歇山頂,面闊五間,寬22.8米,進深16米,莊重古樸。殿前為大成門三間,硬山頂木結構,壁間嵌有重修文廟石碑三塊,大成門前泮池、石橋遺蹟,保存完好。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道臺府(將軍樓),位於前後北岸歷史文化街區東首,原縣學街5-5(原13-1)號,是清末道臺惲祖貽府第的一部分。道臺府房屋為清代晚期建築,硬山式磚木結構,主建築坐北朝南,建在一條中軸線上,現存正屋3進及一些附屬建築,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晉陵白氏宗祠遺址,位於茶山街道紅梅村委。始建於明代中期的家族祠堂建築,屬於白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原為明朝刑部尚書白昂專祠,由其子白埈(鎮國將軍)於明弘治三年(1490)主持建成。現白氏宗祠坐西朝東,共2進,系硬山式磚木結構平屋。記錄著家族的輝煌與傳統,是家族的聖殿,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三元橋

位於鄭陸鎮焦溪村老街,橫跨於南街和南下塘之間的龍溪河上。始建於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橋以“三元”命名,取連中“三元”之意,希冀里人人才輩出,出類拔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周有光宅

位於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133號,坐南朝北,硬山式磚木結構,沿南市河而建,是典型的清式江南枕河民居,共三進院落。第一進單層五開間,第二進單層五開間,第三進臨河二層五開間。最初為唐荊川叔祖明代畫家唐世寧住,後數易其主,清末被周氏購得。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1月13日周有光出生於此,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趙元任故居

位於青果巷16弄西側15-22號,為現代語言學家和音樂家趙元任少年時代在常州的故居。該建築為趙氏祖居,名湛貽堂,由其曾祖父趙朗浦建於清咸豐時,光緒二十六年,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呂思勉故居

位於化龍巷十子街新生裡8-10號。呂思勉(1884-1957年),字誠之,常州人,現代著名史學家。故居為硬山造清代建築,坐北朝南,共四進21間,頭進為門屋,二進為大廳,三進為客堂,四進為樓房。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莊存與故居

位於馬山埠。莊存與(1719-1788年),字方耕,號養恬,常州人。清代著名經學家,今文經學派(常州學派)首創者。他官至禮部左侍郎,提倡今文經學,發揮《公羊傳》,宣揚《春秋》中的“微言大義”。所撰《春秋正辭》是常州學派的第一部著作。故居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洪亮吉故居

位於延陵東路西獅子巷口。故居系乾隆四十八年(1783)畢沅所贈。1994年12月31日,亮吉六世孫、現代著名戲劇家洪深(1894-1955)誕生100週年之際正式落成對外開放(包括館內洪深紀念室),展出洪亮吉、洪深的生平事蹟、著作、手跡、遺物、資料等。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趙翼故居

位於前北岸1號,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趙翼,清著名史學家、詩人,與袁枚、蔣士銓合稱“江左三大家”。故居原有平屋五進,現頭、五兩進已毀。二進存轎廳二間,三進大廳五間,四進三間為著書處"湛貽堂",原有"探花及第"及清著名書法家王文治書匾"湛貽堂"已佚。西首另有書房“蕭齋”三間。

劉國鈞故居

位於青果巷82-84號。原為唐氏八宅中八桂堂舊址,為瞿秋白誕生處。故居由舊居、善餘廳、敬修堂和新建的國鈞堂組成。整座建築既有迴廊相連,又有天井相隔,幾井幾樓,疏密有致,渾然一體。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黃景仁故居

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延陵西路北側馬山埠臨街至神仙觀弄。黃景仁(1749-1783)字仲則,清代著名詩人。故居為一封閉式四合院,存轎廳二間,楠木大廳三間,花廳後屋及東西兩側廂房,西廂房即其書齋"兩當軒",軒面寬三間,進深六檁,上覆弧形天花板,硬山造木構架明代建築,簷下原為落地明瓦長窗,軒內舊藏《兩當軒集》原刻木版244塊,現存常州市博物館。

史良故居

天寧視角丨五一小長假,天寧這些地方也值得你遊3天

位於和平北路122號,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史良(1900—1985), 女,字存初,江蘇常州人,出身於世代書香之家。抗日救國會“七君子”之一。解放後任司法部部長、全國婦聯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等職。故居以文物、圖片等形式生動地展現了史良為追求進步自由而奮鬥的光輝一生。

友情提醒:

假期3天,都是出行高峰,建議各位遊客們,提前規劃,瞭解各個文保單位的具體位置及開放情況,合理選擇交通工具,停車時不佔用綠化、盲道、公共通道等,做到規範泊車,文明出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