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電影演員馮喆有著怎樣的藝術人生?

蝶戀花緋

1969年6月2日,年僅48歲、生性樂觀豁達的馮喆突然被宣佈‘自殺’了。馮喆僅僅裹著毛毯就被火化,含冤離開了熱愛他的廣大電影觀眾。消息很快不脛而走,瞭解馮喆的人無不為之惋惜。
馮喆出身於高級知識分子家庭。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就讀於聖約翰大學的馮喆被迫停課,後考入上海音專主修大提琴。1942年他參加了由地下黨領導的進步文藝團社的演出,先後演出了《家》《風雪夜歸人》等40多部話劇。
1946年馮喆加入上海國泰影業公司,主演了《憶江南》等多部影片。1948-1949年在香港期間,馮喆又主演了《一帆風順》《冬去春來》等多部影片。1950年馮喆回到瞭解放後的上海,入上海大馬電影製片廠工作。這是他新生活的開始,也是他事業的新起點。
從此,他通過一系列電影的拍攝,迅速為大陸觀眾所熟悉。他在10年間,先後飾演了《南征北戰》高營長、《鐵道游擊隊》扮演政委李正、《羊城暗哨》扮演公安偵查員、《沙漠追匪記》扮演騎兵班長、《金沙江畔》演指導員,《桃花扇》扮演一代名士侯公子。
其中《南征北戰》的高營長,諜戰片《羊城暗哨》好評如潮,奠定了馮喆一線明星的地位。有許多知名女星和其搭檔,其中有一說,王丹鳳接演《桃花扇》指名道姓要求男主角侯朝宗由馮喆來演,因為馮喆自帶風流倜儻才子氣質。
事實證明,馮喆不但能演才子,也能演武將,是一個戲路極寬的演技派實力小生。正當馮喆年富力強施展才華的大好時機光時,文革爆發了。馮喆被戴上‘特嫌分子’‘文藝路線黑干將’的大帽子被關押,批鬥,使得馮喆身心備受摧殘。緊接著馮喆不明不白地死去。
1978年7月13日,馮喆被平反昭雪,1995年在紀念中國電影100週年、中國電影90週年之際,馮喆被國家文化部列為126名‘中華影星’之一。
時至今日,老觀眾仍然深深緬懷追憶他,他的銀屏風采仍然有著永恆的感染力。但願新一代青年演員能夠像馮喆一樣,多拍精品,留給世人更多的經典影片。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雲緋文學號:芳緋文學
歡迎點贊和評論

蝶戀花緋

現在大約五十歲及以上的人大都對電影演員馮喆很熟悉,他所扮演的各類人物形象,深深地在大家的腦海中打下了烙印。
馮喆是二十世紀中葉中國最著名的電影演員之一。馮喆曾在上海聖約翰大學學習,但不長時間就輟學,後又考入上海國立音專學校,主修大提琴。他曾先後加入到美藝、華藝等文藝團體,演出瞭如《家》《大明英烈傳》《風雪夜歸人》《上海屋簷下》等四十多部話劇。
1946年起,馮喆開始了電影演藝生涯。他的戲路很寬,能演古代人、現代人,也能演軍人、文人、青年及多情公子等角色。特別是電影《南征北戰》的高營長、《鐵道游擊隊》的李政委等人物形象,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馮喆飾演的人物縱貫古今,橫及工農商學兵。馮喆不僅演技精湛,而且人也長得非常帥氣,是當時那個年代人們心中最好的偶像之一。
馮喆在紀念世界電影100週年及中國電影90週年時,被文化部列為126位“中華之星”中的一員,後又被評選為“中國電影百年百星”之一的榮譽稱號。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多才多藝的電影演員,卻英年早逝,年僅48歲。
馮喆在那個難忘的年代,受盡了無休止的責難,身心受到了極大的摧殘。他的死因說法不同。一種說法是他受盡了體罰和侮辱,而選擇了上吊自殺。但不少人否認是自殺,他們認為,馮喆死前情緒較好,沒有自殺的跡象。再則,從他死後的面目表情上看,不像是上吊自殺的症狀。另一種說法是,馮喆與幾個所謂的管教人員發生衝突,其中一個人用凳子砸在他的後腦造成的死亡。
不管那種說法是真的,但是,這麼一個演藝精湛的優秀藝術家就這樣過早地離世,實在是令人惋惜。
作者:“小方說歷史”團隊
歡迎關注公眾號“小方說歷史”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歡迎點贊和評論

小方說歷史1990

馮喆老先生的藝術之路既光彩熠熠,又充滿了悲情。

馮喆從小接受藝術薰陶,出生於天津書香之家,求學於上海。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不得不輟學,投入到抗日救國的活動中。

1942年後,加入到“同茂”等進步文藝團體,先後參演了《家》、《風雪夜歸人》等40餘部話劇,這為後來的電影表演打下良好基礎。

1948年,馮喆遠赴香港拍電影,和歐陽予倩合作了《戀愛之道》,飾演剛正不阿的富家公子周家浩,俊美的扮相受到香港影迷的追捧。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被祖國的生機所感召,馮喆迴歸大陸開啟了革命電影的拍攝生涯,也開始了他演藝生涯的新起點。

1952年,國家開始籌備第一部史詩級戰爭片《南征北戰》,馮喆第一次在大熒屏上穿上軍裝,出演了高營長。這次嘗試無疑是成功的,高營長至今仍是馮喆的經典角色之一。

馮喆接下來深入人心的角色是1957年《羊城暗哨》裡深入敵後、機智勇敢的虎膽英雄王練。

馮喆在影片裡穿上西裝,風度翩翩的模樣可是迷倒了不少女觀眾。

這部經典反特電影在上世紀50年代風靡全國,年紀大的觀眾想必都有搬著小板凳趕場子看《羊城暗哨》的經歷。

馮喆戲路很寬,除了軍人、少爺、武將,他還能演古代才子。

1963年,經典劇作《桃花扇》確認由古典美人王丹鳳和百變小生馮喆出演。

馮喆模仿的古人儀態很有儒家風範,加上大氣秀美的五官、精緻厚重的裝束和極富韻味的唸白,這版侯朝宗意氣風發的書生模樣,彷彿書中走出來一般。

遺憾的是,這部片子是馮喆最後一部影視作品。

說起馮喆的不幸有一大半來自於他的婚姻生活,他的妻子張光茹出身窮苦,幼年時被強暴,12歲被嫁於別人為妾,後為了生存又二次婚嫁於他人,幼時的經歷導致了她從小的心態偏激。

我相信最初的他們是有愛情的,但是一個是風流瀟灑的大明星,一個是出生窮苦的小配角,兩個性格和見識都三觀不合的人結合在一起,就是一種互相折磨。加上張光茹有極強的自卑感和自尊心,兩人的婚姻生活充斥著爭吵和不安。後因懷疑馮喆有外遇,而張光茹又為了自己的川劇事業,不顧自己有身孕的情況下還拼命練習,導致兩次流產終身不育。

1957年後,他的妻子張光茹為了自己的川劇事業,申請調往四川成都的川劇院,開始了兩地分居的生活。而馮喆則被名列第一批入川援助峨影廠建設的人員之內,投入到新廠的各項建設之中。

文革開始後,馮喆遭到了廠裡造反派的圍攻和批鬥。但在他最痛苦的日子裡,他曾經的愛妻反而落井下石給“反動派”寫了舉報信,使馮喆的肉體和內心遭到了更大的摧殘。

1969年6月2日,心灰意冷的馮喆不堪重負自殺身亡,享年48歲。一條鮮活的生命過早凋零,成為無數影迷心中的憾事。

1978年7月,峨影廠舉行了全廠追悼會,為馮喆進行了公開平反。

1995年時,在紀念世界電影誕辰100週年、中國電影誕生90週年之際,馮喆被國家文化部列為126名“中華影星”之一。

2005年時,馮喆被評選為“中國電影百年百星”。

馮喆一生拍過的精彩電影無數,部部深入人心。他至今已故去近50年,但主演的影片經常在各大電影節上映,關於馮喆的話題也時有看到。這些都表明馮喆的熒屏形象歷久彌新,他依然活在無數影迷心中。


電影爛番茄

試回答:

馮喆逝世半個世紀了。回憶起來不禁感嘆萬分。頭天還和朱丹南站在解放牌汽車上身穿《桃花扇》戲服,方巾,手搖一把大號畫有桃花的摺扇,不緊不慢的應群眾要求搖動扇子,春𤋮路與沙帽街交接處水洩不通,真是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第二天在表演處不遠的街道樹下,他赤膊下棋,高大的身軀格外引人關注,我問他昨天感覺如何?他不禁大笑⋯(我想起了那個腳踩菸頭動作的歌:"無所謂,無一一所一一謂一一")

沒有多久,風雲突變,"南征北戰"中爽朗笑聲的高營長,"桃花扇"中的侯朝宗,駕鶴西去。

我至今猶記他那下棋時的膀爺模樣,面對厄運的樂觀,怎麼就邁不過這最後的坎呢?

馮喆放在今天絕對的一流演員,一流的顏值,卻化為一縷青煙,空中傳來他爽朗笑聲⋯⋯


良人執戟2

馮喆在那個年代受迫害而英年早逝,英容笑貌永遠定格在1969年6月2日那天,令人痛心,叫人惋惜。

馮喆1920年生於天津,在上海國立音專主修大提琴,曾在美藝、華藝、國茂等文藝團體供職,46年入上海國泰影片公司,建國初期加入天馬電影製片廠,後來調入四川峨嵋電影製片廠。先後在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的《羊城暗哨》、《南征北戰》、《鐵道游擊隊》、《金沙江畔》等電影中扮演重要角色,他的戲路非常寬廣,人物反差大,能文能武,儘管他是大帥哥美男子,但飾演什麼人物就象什麼人物,自然逼真,真乃"性格演員"也。馮喆塑造的王練、高營長、李正、金明等眾多銀幕形象栩栩如生,深入人心,使我們終身難忘。

1995年,在紀念世界電影誕辰百年、中國電影誕生九十週年之際,馮喆被國家文化部列為126名"中華影星"之一,2005年他又被抨選為"中國電影百年百星"之一,為馮喆的藝術人生畫上了圓滿句號……

附馮喆參演影片17部:《桃花扇》、《金沙江畔》、《沙漠追匪記》、《鐵窗烈火》、《羊城暗哨》、《鐵道游擊隊》、《淮上人家》、《南征北戰》、《勝利重逢》、《結親》、《戀愛之道》、《冬去春來》、《十步芳草》、《一帆風順》、《鸞鳳怨》、《憶江南》、《裙帶風》。








老夥計49547

是新中國成立後為數不多的廣東藉著名男演員,是新中國至今為止力壓所有男演員最為出眾的,沒有之一。這就是馮喆!顏值演技和炯炯有神的音容笑貌,你在反反覆覆看了羊城暗哨南征北戰鐵道游擊隊桃花扇等鉅製之後,他所達到的高度,至今無人可及,馮喆的悲劇,是一個時代的後遺症。他被那個演川劇的老婆所累,結局淒涼。人們今天懷念他,不僅僅是他的演技,更重要的是一個港歸演員塑造的紅色人物,個個那麼經典鮮活有血有肉,難能可貴。願209走好,永遠的馮喆!





開埠滬漁村粵上皇

馮喆,多少人心中的帥哥,中國50歲以上的人都知道上影廠有個帥氣的影星馮喆,他的表演基本上靠本色表演,戲路很寬,儒雅的風度和表演的才藝使他出演的每個角色都讓人過目難忘,他特別適合演軍人形象,南征北戰裡邊的高營長,

鐵道游擊隊裡的李正政委,突破烏江裡邊的教導員,精典中的精典,無人可以超越,他的死,他的英年早逝實在令人扼腕嘆息,在那個瘋狂的時代,就因為他在大街上跟在一位女同志身後多看了幾眼,引起燥動,被單位管教,不堪忍受潑來的汙水選擇自殺,在上影廠鍋爐旁煤堆的小樹上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讓人間再無高營長,桃花扇下無馮喆。



周建華楊家將王者歸來

非常好的演員!僅一個高營長的角色足足可以摘星!君若似信非信,就請您再瀏覽南征北戰的馮喆飾演的高營長多麼令人神馳而折服,威武,英俊,堅毅,果敢,從容不迫,勝卷在握,,,,這些品質在他飾演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中自演流露,淋漓灑脫!南征北戰一劇他唱主角,沒有馮喆,就沒有這個經典。一個好演員的失去給電影界帶來的損失是無法彌補的。高營長永遠和人民群眾在一起!


蔡分

我小時候見過他愛人,那時我讀小學,我們也算是鄰居吧,我媽是春熙路新聞電影院的,當時也住在電影院裡面,他們住在電影院對面川劇團宿舍,他愛人叫張光茹,經常到我家來,人很好,還給過我糖吃,可惜沒有見過馮喆,他去逝時我大約才一歲,我喜歡馮喆的電影,前幾年我還和我愛人說下次到廣州我要去祭奠馮喆,他好像下葬在廣州什麼銀河革命陵園裡面的,我一定要去!!!懷念他!!!


QQ空間用戶5423

1沙漠追匪記演的更好,馮喆演解放軍男主角,比南征北戰更好,可惜一代影星冤死了,這個責任誰來負?我認為不能都推到普通人,主要責任在最最高層,老百姓沒有發動運動的能力。歷史不能忘記,極左路線使中國倒退幾十年,教訓殘痛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