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這裡藏著上海的靈魂……

上海的弄堂是石庫門,是萬國旗,是梧桐樹,是十里洋場,是車水馬龍,是昔日的百樂門,是如今的新天地,是穿著縮了水的毛衣在水頭旁用詩芬洗髮的少女,是窗沿上用破臉盆種著的寶石花,是貧民窟裡精緻的小資生活,是亭子間裡精打細算的柴米油鹽,這便是上海的石庫門文化,是上海的文化……

——陳丹燕《上海的弄堂》

有人說,這裡藏著上海的靈魂……

上海弄堂行走的人們

上海,從不乏百年建築,

名人故居、各類展覽館

但小新注意到,

其實在那些弄堂裡,

也有很多百年民居,

在生活如此快節奏的上海,

這些地方卻像被時光所庇護著,

依舊很“慢"。

方浜西路63弄恆安坊

有人說,這裡藏著上海的靈魂……

恆安坊

方浜西路算不上熱門的弄堂,

但也是上海老城廂的一部分,

恆安坊的建築歷史可以追溯到1912年,

至今已有106年的高齡,

最近一次上新聞

還是因為這裡的居民終於安上了抽水馬桶

有人說,這裡藏著上海的靈魂……

恆安坊內抬頭就可看見隔壁的高層小區

在這裡居住的以老年人為主,

鄰里之前非常熟悉,

偶爾來訪的陌生人也會引起大家的關注。

和我們攤在家裡吹空調不同,

這裡的人們還是喜歡搬著椅子,

在陰涼處坐著搖著扇子噶三五。

有人說,這裡藏著上海的靈魂……

恆安坊內景

對於小新而言,

如果不是商家門口貼著的二維碼,

恍惚間會以為自己回到了上個世紀。

有人說,這裡藏著上海的靈魂……

方浜西路的居民們

其實,方浜西路就在市中心,

距最近的商業區不過幾百米,

但一踏足這裡,

快節奏的生活彷彿慢了下來,

買好菜的阿姨爺叔正在慢悠悠的回家

還要和遇見的鄰居打聲招呼,

馬路上偶爾經過幾輛自行車,

抬眼望見街兩旁的梧桐樹蔭,

就連氣溫似乎也降了幾度……

有人說,這裡藏著上海的靈魂……

圖左 淮海中路商業區 圖右 方浜西路經過的自行車

幾百米外的商業區,

卻與這裡天差地別,

街邊形色匆匆的上班族隨處可見,

人們為了生活分秒必爭,

每天都在路上,

趕著上班、急著見客戶

馬路上車來車往,

陣陣熱浪向行人襲來

永年路171弄 三興坊

有人說,這裡藏著上海的靈魂……

三興坊

三興坊與恆安坊同齡

位於永年路上最西側,

永年路與黃陂南路路口

有人說,這裡藏著上海的靈魂……

圖左 黃陂南路商業區辦公樓 圖右 三興坊外觀

站在三興坊,

高大的建築抬眼就可望見,

黃陂南路的高級商業區也與它隔街相望。

有人說,這裡藏著上海的靈魂……

三興坊內觀 站在三興坊弄堂口就能看見遠處的

弄堂裡的生活卻絲毫不受影響,

剛剛洗好的衣服掛在竹竿上,

三樓的天台上被精心伺候的花草……

這裡好像從未被時光所打擾。

有人說,這裡藏著上海的靈魂……

永年路上 隨處可見三樓的天台

馬路較小,

沒有太多的車子,

納涼的街坊三三兩兩坐在路邊,

這就是記憶裡小時候的生活

有人說,這裡藏著上海的靈魂……

永年路上 往來的人群與街邊納涼的居民

有人說,這裡藏著上海的靈魂……

永年路上 往來的人群與街邊納涼的居民

里居住的大都是老人,

“我們老了,子女不能一直在身邊,

鄰居都像親人一樣相處,

誰要是幾天不出門,

都有人過去問一問的”

街邊的阿婆說。

有人說,這裡藏著上海的靈魂……

三興坊

現在的人們都是單獨的個體,

鄰居之間幾天都不能見一面,

更不要提互相的關心,

但在老弄堂裡,

時間讓鄰里鄰居們感情更加深厚。

有人說,這裡藏著上海的靈魂……

圖左 地鐵站裡排隊的人群 圖右 弄堂裡買菜回家的居民

離開這條街,

就回到了另一個上海,

白天高樓林立、人群匆忙,

夜晚燈紅酒綠、霓裳豔影,

或時尚喧囂,或擁堵繁忙。

有人說,這裡藏著上海的靈魂……

地鐵站外排隊的人們幾乎都在看手機

還有你擠不進的地鐵,

排不盡的隊伍,

轉不完的公交。

有人說,這裡藏著上海的靈魂……

黃陂南路過往的車輛和行人

沒人有心思去看街邊的風景,

就算偶爾一抬頭,

也只能看見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