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傳奇光環背後的平凡人——全國三八紅旗手尹建敏走訪記

致富傳奇光環背後的平凡人——全國三八紅旗手尹建敏走訪記

尹建敏“造血式”扶貧方式帶動更多農民脫貧致富

孤身一人,打拼創業,一路奔波,從遼寧丹東走進甘肅蘭州,一個女人書寫的“鑫源傳奇”,在紅古區可謂家喻戶曉。

尹建敏,其貌不揚,質樸善良,言談當中能夠感覺的到這位“女強人”的氣場,恰是溫婉。柔聲細氣的一個公司女老總,喜歡雙手合十向人行禮,自詡為“農家的孩子”,沒有一點霸道的作風和身為大款的空架子。

掉入低谷不氣餒咬牙勇攀嶺峰

2001年,西部大開發號角吹響,懷揣西部掘金夢,尹建敏隻身來到甘肅。初來乍到,光憑一腔熱忱的尹建敏,被江湖老手騙去了200多萬元創業資金。

受騙,也是一筆財富。尹建敏咬著牙,從“透心涼”的陰影裡走出來,痛定思痛,執意前行。她憑著一身勇氣,走進北京中石油總公司,辦理相關手續,成立蘭州市紅古區鑫源天然氣有限公司,艱難創業。

公司成立之初,僅有五名工作人員。尹建敏帶領她的團隊“滾雪球”,經過十六年的發展,她創建的公司現已成為擁有員工300餘人,資產5億多元,累計上繳稅金6000多萬元的雄厚企業,這一集天然氣供氣工程與民用燃氣服務於一體的能源企業,成為紅古區眾多企業的佼佼者。

成功後的尹建敏,深刻踐行“工業反哺農業”信條,她帶領員工積極響應省市精準扶貧號召,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2014年,她註冊成立蘭州鑫源現代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將天然氣公司的企業利潤全部反哺投資農業,建設金砂臺生態循環農業園和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兩個重點項目,開始了產業扶貧攻堅計劃。在項目建設過程中,解決下崗失業人員、返鄉農名工、農村剩餘勞動力200名,帶動1.3萬農戶從中受益,幫助農民增加收入700萬元。

帶領鄉親齊致富,蘭州鑫源現代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開展造血扶貧,將兩個月齡“澳杜湖”種羊提供給養殖戶,輻射帶動周邊養殖戶快速增收,帶動了區域致富。

還發展養植多肉、花卉植物,引進新品種200多個。多次舉辦多肉植物培訓、肉羊養殖、農村電子商務等培訓班,培訓農民技術骨幹5000多人,使更多農民有了一技之能。解決了120多名農民就業,年收入3.8萬元。

看到民生艱難,尹建敏多次深入永登縣民樂村開展幫扶,在她的幫扶下,永登縣民樂村寺兒溝520戶村民種植苜蓿,利用寺兒溝2.7萬畝天然牧場的天然優勢,發展白犛牛、肉羊生態養殖,解決12000畝的玉米秸稈處理問題,實現了飼料的過腹還田,有效提升了當地農民收入水平,以“造血式”扶貧方式帶動更多農民脫貧致富。

2015年,她前往永登縣龍泉寺鎮瑞芝村,被當地民眾的貧困生活所打動,自掏腰包捐助20萬元,進行村內基礎設施建設、文化建設。

越來越多的農戶,在尹建敏的幫助下走上了富裕路,她的“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獲得了成功,令人振奮。尹建敏說:“這一模式,促使企業開拓了市場,受到了農戶的認可。開創了喜人局面。”

成功後不驕矜行善積德獻愛心

尹建敏生就農村人骨子裡的“厚道”感。她說,她始終堅信,企業是社會的企業,企業的發展是政府和社會支持的結果,企業的發展是為了社會,只有真情的回報社會,企業才能贏得社會的信賴和支持。

緣於此,尹建敏一直強調自己的社會責任意識,堅持做一名社會真情回報者。從創業之初,公司在積極為國納稅、安置大量下崗人員的同時,大力投入公益事業,以各種形式回饋社會、造福鄉親。

尹建敏說,她有“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

她的“大兒子”叫王生棋,現在在她公司工作。原先因為母親智力殘疾,全家靠一點耕地維持生計,每天只有3元錢的餐費,時常餓著肚子上課。得知這一情況後,尹建敏跟孩子說:“放下包袱,我會一直在你身邊支持你。”

“二兒子”吳澤永,幼年時母親去世,父親遠在天涯。10年間,尹建敏一直陪伴他、支持他、鼓勵他,孩子在班裡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如今孩子的父親回到家中,尹建敏又安排他到自己公司工作。

每週,尹建敏的“三個兒子”都會來他的公司,她帶著他們去食堂一起吃飯,帶著他們上養老院幫扶老人,給老人們買衣服鞋襪。

除“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外,尹建敏還是很多老人的“女兒”。

住在海運小區的牛國棟老人80多歲了,老伴常年生病,唯一的養女也在兩年前去世。5年來,尹建敏每天為老人送兩頓飯,每週為老人包一次餃子、燉一條魚,變著花樣地給老人增加營養。有一次,牛媽媽生病住院,她守護在病床前兩天兩夜沒有閤眼,為老人精心擦洗、喂湯喂藥。2013年3月17日凌晨,她以女兒的儀式,送牛媽媽走完了人生的最後一程。

每月去紅古鄉水車灣村,陪張爸爸聊天是尹建敏雷打不動的功課。老人叫張俊嶽,是抗美援朝傷殘軍人,雙眼失明,腿腳行動不便,兒子也是退伍軍人,15年前發生交通意外,生活不能自理。現在,尹建敏每月都要去看望他們,那也是這家人全家最開心的一天。

員工們說,尹建敏在公司成立志願者服務隊,每月按時走訪慰問海石、窯街地區19戶困難戶,給他們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還對幫扶戶進行詳細瞭解,幫助他們出點子、想辦法,為他們制定科學合理的脫貧致富計劃。每月還為紅古區社會福利救助中心的老人包餃子,送去價值2000元的糧油。結對幫扶紅古區的9戶空巢老人長期開展愛心服務。每兩年組織貧困地區的優秀學生到北京開展一次夏令營活動。幫助300多名孩子走進校園,其中大學生50多人。如今,她資助的大學生有的已經完成了大學學業,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崗位。有考上研究生的她繼續資助學費。有的在她公司就業。受助的學生每次放假都會和她一起參加志願活動,有的學生在學校參加了當地的志願者隊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將愛心傳遞下去。

2016年5月,成立“蘭州市慈善總會尹建敏慈善基金”,基金實施期限5年,將累計捐贈慈善資金1000萬元以上,設立“愛心助學”、“孝親敬老”、“大病援助”、“扶貧濟困”等慈善項目。尹建敏堅持不懈地為公益事業做貢獻,用自己的行動撫慰幫困,2017年,她捐款、捐物達203萬元。十餘年間,她累計為社會公益捐助資金1000多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