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定位自己——寫在高考畢業生填報志願之前

高考結束了,有多少家長和學生為了填報高考的志願在焦頭爛額。努力卻沒有正確的方向,猶如暗夜裡的征程,即使你千百倍的用力,卻往往轉回了原地。一本、二本畢業了卻等於失業,當下是普遍現象。十幾載的辛苦耕耘卻看不見功績,難道家長們幾十萬的付出僅僅是為了提高孩子的素質嗎?

高考不能決定人生,卻是人生重要的關口,選對目標,選對方向,正確的填報志願非常重要。只有和國家的需要和社會結構的變化同頻的呼吸,才能精準的定位自己,才有可能學以致用,才能不會使家長的錢白花,心血沒有白費。

我有幾個觀點,供大家參考。說得不一定對,但請不要拍磚。

我理解的上大學就好比買股票,買的目的永遠是為了賣,將來能賣個好價錢的,才是好的,不管你喜歡不喜歡。國家需要的才是好的,個人服從社會。

很多學生在選報志願時,往往考慮的是自己的愛好,而忽略了社會的國家的需要。只有需要了,才是機會,沒有需要你空懷一身本領也只能默默的等待。昨天有個家長問我說他孩子考了550多分,孩子喜歡物理,該報考哪個院校,能不能上太原理工。我想問他,畢業後有什麼打算?太原理工物理系的學生畢業後大多數都能去什麼單位上班呢?這些你應該事先了解清楚了再去報。不然畢業後沒地方去怎麼辦呢?沒有遠慮必有近憂,不能到時候再說。

結合自己是家庭背景和社會關係進行選報,比方說你的親戚是某個公司的老總,你可以考慮學管理方面,將來由他給你保底。你家有很多土地,你學習農業,將來可以科學種地搞規模農場,袁農平也親自下地插秧,你別鄙視勞動。當然這只是比方。

你若什麼關係也沒有,還不能把握社會什麼人才最緊缺,那最好選個能自主創業的,沒地方去就自己幹吧。只要不把大學的知識白學了就行。

有些專業社會需求量較少,若僅要幾個,也會開設一個專業班招收幾十名學生進行培養,有些專業社會需求量較大,比如說需要幾十個,也會開設一個專業班招收幾十名學生進行培養。畢業後就業的情況就很瞭然了,處於後面這種情況的畢業生就業壓力肯定山大的。

說了半天,一句話,報考什麼學校前,家長們一定不能盲目,要做好充分的調查和最壞的打算。

請記住一句話:買的目的永遠是為了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