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鏈JOB張書霖:用鏈的思維解決鏈圈「人才荒」

當區塊鏈引爆創投圈,資金與人才驟然間炙手可熱。

風口之下,各個行業都積極擁抱區塊鏈,紛紛上線相關業務,由此造就一股“人才招聘熱”。各大招聘網站上輸入關鍵詞“區塊鏈”,一系列與區塊鏈相關的招聘崗位赫然在目。

人才荒是行業初期的常態,區塊鏈行業亦是如此。招聘難,一方面是由於HR對區塊鏈行業只是一知半解,另外一方面區塊鏈技術剛剛興起,真正的核心人才並不多。

區塊鏈時代浪潮下的人才荒

在知名招聘網站中,區塊鏈招聘的企業達上千家,其中不乏小米、美團、阿里、京東這些互聯網巨頭。據統計,截止今年2月,專業區塊鏈技術人才的供需比僅為0.15,相比人工智能行業的0.62嚴重不足。

從職位分佈上看,大多數區塊鏈相關招聘崗位為技術類,這類人才除了需要掌握常用的開發語言外,還需要對密碼學、公式算法,超級賬本、智能合約等足夠了解。

區塊鏈人才招聘難,並非源於高門檻,而是在擁有紮實的基礎技能外,還需要擁有相應的區塊鏈思維方式和實際應用經驗。

從薪酬上看,區塊鏈招聘崗位月薪低則一萬,高則十萬,上不封頂,這讓很多應聘者蠢蠢欲動。哪裡有金錢,哪裡就有貪念。人才的稀缺推高人才的價格,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偽專業”人才,偽造簡歷之事不可避免,一些人才入職後實際表現欠佳,為企業帶來很多困擾。

“用區塊鏈思維建立人才打撈和孵化體系,用人才token促進整個行業的價值流通。”拉鍊JOB項目負責人張書霖在接受節點財經採訪時提出瞭解決方案。

拉鍊JOB張書霖:用鏈的思維解決鏈圈“人才荒”

拉鍊JOB項目負責人 張書霖

建設一站式區塊鏈人才生態

拉鍊JOB是一個目前聚焦於區塊鏈領域的人才招聘系統,提出了一個嶄新的區塊鏈人才價值運行模式,致力解決區塊鏈行業的人才荒、招聘難問題。

在區塊鏈人才的“打撈”上,拉鍊JOB通過五個維度進行人才的搜索,這五個維度依次是:區塊鏈行業人才,泛區塊鏈行業人才,傳統互聯網行業人才, “互聯網+”產品、智能硬件等行業人才,泛職場人群。

通過五個維度由近及遠的人才網絡,拉鍊JOB成立行業頭部企業招聘聯盟。聯盟企業發佈招聘信息時,所有聯盟節點的企業同步信息發佈,可迅速擴大招聘信息的擴散速度和廣度。

同時,配合拉鍊JOB“招聘首發”政策,如果聯盟企業在拉鍊JOB平臺首發招聘信息,可以免費享受簡歷優先篩選、信息置頂等權益,同時可以吸引求職者的關注,成功將人才“打撈”上岸。

在區塊鏈人才的建設上,拉鍊JOB不僅擁有學習課程,定期開設區塊鏈人才學習模塊,還與高校和培訓機構進行合作,共同打造區塊鏈相關培訓課程,將傳統互聯網領域的高精尖人才進行專業培訓,實現區塊鏈人才的快速轉化。

“目前,傳統招聘行業沒有針對區塊鏈行業的專業性人才儲備,培訓機構也是單獨運作,無法形成強大的人才供給。”張書霖強調,“拉鍊JOB從人才的源頭進行蒐集與整合,定期進行專業化培訓,然後推薦給企業,完成人才的一站式輸送,搭建區塊鏈人才生態。拉鍊JOB致力於做中國第一個為區塊鏈行業解決招聘難問題的服務體系。”

截止目前,拉鍊JOB已經上線一個月,用戶量已突破萬人,註冊企業超過1000家。

“行為即資產”激勵機制

傳統中心化招聘模式下,企業為了看到優質簡歷需要向中心化平臺繳納費用,求職者為了置頂簡歷也需要繳納費用,整個行業招聘成本高,平臺獲得高利潤,企業和求職者均沒有獲得很好的激勵。

拉鍊JOB通過區塊鏈挖礦邏輯在人才價值流通體系中搭建了“行為即資產“激勵機制,無論是企業還是求職者,都可以通過自身行為為生態創造價值 ,從而獲得Token獎勵,實現利益共享。

企業通過發佈職位可以獲得獎勵,也可以通過推薦其他企業加入拉鍊JOB獲得獎勵,還可以將人才的簡歷推薦給其他公司,一旦被其他公司查閱,同樣可獲得獎勵。

求職者可以通過上傳、更新簡歷獲得獎勵,如果在任職期間受到領導或者同事的好評也可以獲得獎勵。求職者應聘時,簡歷被企業查看或者獲得面試、實習邀約均代表求職者價值的提升,也會獲得相應的價值獎勵。

通過行為價值激勵,人才的兼職信息和換工作空檔期的履職信息也可以通過Token量化,實現碎片化價值變現,促進人才職業價值的做大化。

Token在整個價值體系中,不僅承擔了衡量人才價值的功能,還加速了整個生態的運行和流通。

拉鍊JOB通過“打撈+孵化”模式為區塊鏈企業搭建一站式人才輸送體系,並通過區塊鏈技術打造不可篡改的人才價值數據庫,建立信任機制,應用Token的激勵機制實現人才價值的完整記錄,從而搭建了一個完整的區塊鏈人才價值體系。

人才是區塊鏈技術發展的核心動力,人才的爭奪對於現階段的區塊鏈企業來說至關重要。拉鍊JOB能否在區塊鏈這個戰場上搭建一套完整的人才輸送體系,成為區塊鏈行業的“送水人”,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