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才剛剛全國通電,美國家庭卻月均用電900度!中國人更懂省電

節約能源是全球性的問題。

去年,

根據統計美國家庭月平均用電量僅為901度,也就是年均用電量為10812度。

而在中國,居民生活用電年人均不到600度,按3口之家計算才不到2000度。

這樣一組數字不禁讓人感慨:發達國家就可以這樣肆意耗能嗎?

人口不到中國一半的美國,能源消耗卻佔了世界的20%。

印度才剛剛全國通電,美國家庭卻月均用電900度!中國人更懂省電

他們到底怎麼用的電?

曬衣服不用太陽,用烘乾機,不用室外掛機的空調,都用窗式空調,終年不開門窗。夏天涼風吹不進來,冬天暖陽照不進來,空調每天24小時運轉;美國人一般每週買一次菜,因此大冰箱是少不了的;另外美國人不喜歡用節能燈,喜歡用白熾燈,而且是四盞、五盞一組,每組一個開關,不管你的需要如何,要麼全開,要麼全關。

過分了吧...

相比美國這麼浪費電能,世界很多地區都還沒有通電。人均年生活用電量最低的國家依次為:乍得(8度),尼日爾(26度),埃塞俄比亞(27度),剛果(40度),坦桑尼亞(44度),喀麥隆(54度),肯尼亞(56度),尼泊爾(61度),塞內加爾(75度),尼日利亞(79度)。

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電是現代社會文明的標誌,而我們的國家全民通電的時間在2015年12月23日實現。

2015年,中國最後3.98萬無電人口通電。

節約是中國的傳統美德,而我國政府和國家電網公司也為保障每個公民能用上電付出過巨大的代價:曾經的村村通工程,建設很長的電網,那些貧困地區每年收取的電費只要2千多塊,而這條電網的投資費用超數百萬,每年這條電網上變成熱能白白浪費的電、維護線路的成本就超過數十萬,投資的成本是更本不可能收回來的。

國家電網或者南方電網不光是一個企業,是代表國家的一個機構,不會只考慮盈利,還會考慮其自身的性質——他還是一個肩負社會使命的企業。他們為每個中國人能用上電,讓現在落後的村莊能使用更先進的設備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這些基礎建設對中國未來的發展也是有巨大幫助的。

印度才剛剛全國通電,美國家庭卻月均用電900度!中國人更懂省電

美國人浪費電,中國人不會,對於印度來說,他們才剛實現全國通電。

前不久,隨著東北部曼尼普爾邦的一個偏遠村莊於當地時間28日17時30分左右成功接入電網,印度所有村莊通電。

印度總統莫迪也十分高興,在社交軟件上公佈這一喜訊:

印度才剛剛全國通電,美國家庭卻月均用電900度!中國人更懂省電

翻譯:(2018年4月28日是一個在印度的發展歷程中會被永遠銘記的日子。昨天,我們實現了承諾——許多印度人的生活將會發生永遠的轉變。我非常高興因為印度的每一個村莊都實現了電力供應。)

要知道,早在2014年,印度還有將近3億人沒通電!這對於他們國家已經是巨大的進步了。

但印度不是家家都有電呢,而據印度政府的標準,一個村莊只要所有公共基礎設施(包括學校、地方政府、衛生中心等)和10%的家庭有電可用,就算是“通電”了~

如果具體到印度這種條件的話,我們國家早在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中國就已經解決了97%人口的用電問題,電網擴建覆蓋中國80%的農村地區。

雖然我國電網發展距離西方國家起步晚,但發展快,國民素質近年來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印度竊電現象嚴重,我國很少...

美國家庭能源浪費很多,我國似乎家家戶戶都有著節約用電的意識...

印度才剛剛全國通電,美國家庭卻月均用電900度!中國人更懂省電

中國家庭(圖片源自網絡)

2015年12月23日,隨著地方供電的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果芒村和玉樹藏族自治州曲瑪萊縣長江村在國家電網的幫扶下合閘通電,我國全面解決了無電人口用電問題

2017年9月25日,“村村通”的2.0版本——村村通動力電完成了~動力電區別於居民照明用電,主要應用於大型機床、機械、攪拌機、電動機等用電,目前小型加工包括個體家庭加工戶,都需要動力電。打井、建廠、搞農業合作社……村村通動力電對於農村地區經濟的轉型升級意義重大。

印度社會很複雜,電網建設這方面要趕超中國的話,恐怕還得過個幾十年吧。

我們是國孚電力,智慧能源微網/綜合能源利用解決方案專家。關注電力,關心國家發展,與您分享有趣的電力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