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网曾落后西方几十年,特高压超车欧美日本有运气更是实力

100多年前,世界上就已经有了输电网。输电技术一直是西方国家领跑,我国从解放初期到现在一直在追赶,但在高压输电领域,我们实现了超车。

我们于1972年6月16日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制造设备、自行施工安装的第一条33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线路——刘(刘家峡)—天(天水)—关(关中)线路,晚了瑞典20年。

在750KV技术上,我们更是晚了加拿大40年。加拿大1965年建成的735千伏的输电工程,我国直到2005年才全面掌握。

我国电网曾落后西方几十年,特高压超车欧美日本有运气更是实力

输电技术发展及电网建设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到2013年年底,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高达12.3亿千瓦,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电力总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

长时间以来西方国家经济较发达,对电力生产传输技术的升级换代需求较大,技术发展自然也比较快。直到2009年中国建成特高压输电工程,才开始改变这个格局。

世界首条特高压输电线路于1985年在苏联建成,但是仅断断续续运行了5年的时间。

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特高压输电工程就下马了,由原来的1150千伏降到500千伏。这有三个原因:其一是政治原因,苏联的解体导致这条线路已经不在俄罗斯本土,而是在哈萨克斯坦境内;其二是经济原因,苏联解体后,15个加盟国经济快速下滑,对电力的需求大大下降;其三是技术原因,不仅是设备,包括输电线路方面的技术,比如像电磁环境的控制等,不是很好。

20世纪的60—90年代,美国、日本、苏联、意大利等国家当时经济快速增长,电力需求旺盛,对建设特高压电网有很大的动力。但是只有苏联建成工程,尽管后来降低了运行电压,其他国家都没有建成完整的工程。

比如美国,1967年开始对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的特性展开研究,但美国能源供求的不平衡性不是很突出,对特高压远距离、大容量的传输需求随着经济增长的放缓和产业结构调整变得不再迫切,原来所规划的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和技术的应用就都被搁置了。客观地说,20世纪美国在世界上研究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国家中算是比较领先的,但是美国没有实现工程应用。

日本是一个多岛小国,国土面积不足38万平方公里,对特高压远距离、大容量输送的需求客观上来说没有大国的需求旺盛。

日本研发出了特高压输电的相关设备,还建了两条同塔双回路的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其中一条就是从福岛到东京的线路。虽然建成了两条线路,设备也有了,但并不是完整的工程,因为变电站用的还是500千伏设备。

日本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降压至500千伏等级运行。其原因仍然是经济危机导致需求下降,原来所规划的大规模核电项目未付诸实施。

意大利曾建立了电压是1050KV的试验站,对绝缘子与电磁环境特性做了一些研究,也建成了几十公里的试验线路,但是,还是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原来规划的工程没有投入使用

美国、日本加上意大利都曾经研究开发过特高压输电技术,但最终由于经济方面原因项目停滞或者暂缓,或者是降低输电压等级。

我国电网曾落后西方几十年,特高压超车欧美日本有运气更是实力

中科院院士陈维江说:发达国家虽然研究开发了特高压输电技术,但是由于经济下滑导致了技术的闲置,未能完成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最大限度的结合。而中国恰恰是存在经济增长的潜力,即存在生产可能性和市场的需求。另外,20世纪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和设备均不成熟,也没有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长期以来,中国电力技术的发展,从高压到超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实际上是走了“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道路。但特高压技术,我们是自主创新得来的。

我国电网曾落后西方几十年,特高压超车欧美日本有运气更是实力

发达国家虽然开展过特高压输电试验研究,苏联还建设了特高压输电工程,但是并没有形成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更没有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以供参考。

国外的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即使苏联建成了完整的工程,但当时变电站采用的是敞开式布置,这样的技术显然落后了。我国就克服了这些难题,成就了如今的中国名片。

我国电网曾落后西方几十年,特高压超车欧美日本有运气更是实力

世界上没有特高压输电的成熟技术和设备,关键参数与技术特性的获取,也只能立足于自主创新。

特高压输电给了中国一次实现跨越式发展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会。

我国电网曾落后西方几十年,特高压超车欧美日本有运气更是实力

中国的体制优势也使我们的科研推进很快:我国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特别是体现在配置资源的能力、组织协调的力度上,能够真正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在这个方面俄罗斯、美国、日本、意大利的同行们是无法与我们相比的。


我国电网曾落后西方几十年,特高压超车欧美日本有运气更是实力

中国的特高压技术大幅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电工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中国特高压输电自建成第一个示范工程以来,共完成180项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形成429项专利,建立了包含7大类79项标准的特高压交流输电标准体系,涵盖系统研究、设备制造、调试试验和运行维护等环节。

目前我国的特高压交流输电标准电压已被推荐为国际标准电压,国际大电网委员会与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先后成立了由我国主导的9个特高压输电工作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立了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技术委员会(TC122)。我国成为继美、德、英、法、日之后第六个国际电工委员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标准制定方面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标准化水平不仅是衡量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行业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通过制定标准抢占技术制高点,已成为世界知名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资料整理自网络公开资料、北极星电力网以及中科院院士陈维江采访语录,我们是国孚电力,智慧能源微网/综合能源利用解决方案专家。关注电力,关心国家,与您分享我国电力方面的傲人成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