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時代的刑罰到底有多殘酷?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唐朝時,同亞非地區許多國家有廣泛而密切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繫。當時的唐朝,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引得各國景仰和嚮往,視中國為“東方文化大本營”。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勉勵其弟子“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唐朝對外的政策也十分開明,對“遠夷”不歧視,唐太宗對華夷就一視同仁,因此,唐朝不僅有少數民族官員,甚至有相當數量的外國官員。

武則天時代的刑罰到底有多殘酷?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武則天時期,就有一個老外薛懷義的乾爹,其性情殘忍兇暴,以誣告陷害他人為能事,死在索元禮之手的冤魂有數千人之多。索元禮經薛懷義推薦入宮後,經手的第一樁案子魚保家的案子。新官上任三把火,索元禮發明了兩大刑訊逼供的法寶:獄持和宿囚。獄持即泥耳籠頭,枷研楔轂,折脅籤爪,懸發薰耳,臥鄰穢溺;宿囚即晝禁食,夜禁寐,敲撲撼搖,使不得瞑。《新唐書》記載:“元禮揣旨,即上書言急變,召對,擢遊擊將軍,為推使。即洛州牧院為制獄,作鐵籠□囚首,加以楔,至腦裂死。又橫木關手足轉之,號‘曬翅’。或紡囚樑上,縋石於頭。訊一囚,窮根柢,相牽聯至數百未能訖,衣冠氣褫。後數引見賞賜,以張其威,故論殺最多。”

在魚保家死活不肯招供時,索元禮喝了一聲:“來呀!取我的鐵籠子!”只見一座頂部有一個僅能容納頭顱的小口,旁邊還有一塊上粗下銳的小木橛,用來“楔”進犯人頭部的各個部位的鐵籠被抬了過來。這種新奇的刑具立即把魚保家嚇得招了供,被判處了死刑。後來“來呀!取我的鐵籠子!”便成了索元禮的口頭禪,讓人為之聞風喪膽,後怕不已。“是時來俊臣、周興踵而奮,天下謂之‘來索’。”索元禮開了先河後,一時間酷吏紛紛湧現,其中和索元禮齊名的是來俊臣,二人被合稱為“來索”,即來逮捕的意思。

索元禮此等酷吏敢如此狂妄,與武則天是有著很大的關係。酷吏是在武則天的扶持下興起的。文明元年秋,武則天臨朝不久,徐敬業“據揚州起兵,自稱上將,以匡復為辭”,旬日之間,“得勝兵十萬”此事後來雖得以平定,但其隱藏的勢力仍很令人擔憂,於是有人建議武則天“盡誅皇室諸王及公卿中不附己者”,武則天便開始了扶持酷吏。史載:垂拱元年(685),武則天“疑天下人多圖己……欲大誅殺以威之。乃盛開告密之門,有告密者,臣下不得問,皆給驛馬,供五品食,使詣行在。……所言或稱旨,則不次除官,無實者不問”,於是“四方告密者蜂起”。

武則天墓乾陵,位於陝西咸陽市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修建於公元684年,經過23年的時間,工程才基本完工。氣勢雄偉壯觀。陵區仿京師長安城建制。梁山是圓錐形石灰岩山體,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乾陵就在北峰之上。梁山南面兩峰較低,東西對峙,中間為司馬道,故而這兩峰取名叫“乳峰”。據史書記載,陵墓原有內外兩重城牆,四個城門,還有獻殿闕樓等許多宏偉的建築物。勘探表明:內城總面積240萬平方米。城牆四面,南有朱雀門,北有玄武門,東有青龍門,西有白虎門。

武則天時代的刑罰到底有多殘酷?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從乾陵頭道門踏上石階路,計537級臺階,其臺階高差為81.68米。走完臺階即是一條平寬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這條道路便是“司馬道”。兩旁現有華表1對,翼馬、鴕鳥各1對,石馬5對,翁仲10對,石碑2道。東為無字碑,西為述聖記碑。有王賓像61尊,石獅1對。

乾陵本是唐高宗李治的陵墓,陵號乾陵。實際上是一帝、一後的合葬墓。自郭沫若以來,現代人認為這是二帝合葬墓,但這並不符合古代(包括唐朝人)的觀點。因為神龍政變之後,武則天被迫將大唐江山歸還給李氏皇族。為了死後能有棲身之所,武則天自己宣佈廢去自己的帝號,請求她的兒子(唐中宗李顯)將自己以唐高宗皇后的身份附葬於唐高宗的乾陵。唐中宗答應了母親的這個請求。所以在禮制上乾陵仍然屬於一帝、一後的合葬墓。

自古以來,乾陵在史書中一直像其他的帝后合葬墓一樣,被視做唐高宗的陵墓,武則天是附葬於其中的皇后。解放後,由於郭沫若對武則天非常推崇(郭沫若崇拜獨裁者),於是帶頭把唐高宗乾陵稱為二帝合葬墓。加之現代為促進旅遊,一些不顧歷史事實的宣傳,把乾陵稱之武則天陵。更有甚者,據此來討論武則天為什麼要把自己的陵墓稱為“乾陵”,完全不知道乾陵本身是唐高宗和皇后的合葬墓。

乾陵修建的時候,正值盛唐,國力充盈,陵園規模宏大,建築雄偉富麗,堪稱“歷代諸皇陵之冠”。唐初,太宗李世民汲取從古至今,沒有不亡之國,亦無不掘之墓的歷史教訓,從他與長孫皇后的昭陵起,開創了“因山為陵”的葬制,由當時著名的藝術大師閻立德、閻立本兄弟主持設計,陵墓由建築群與雕刻群相結合,參差佈置於有“龍盤鳳翥”之勢的山巒之上。唐高宗與武則天的乾陵,發展、完善了昭陵的形制,陵園仿唐都長安城的格局營建,分為皇城、宮城和外郭城,其南北主軸線長達4.9公里。文獻記載,乾陵陵園“周八十里”,原有城垣兩重,內城置四門,東曰青龍門,南曰朱雀門,西曰白虎門,北曰玄武門。經考古工作者勘查得知,陵園內城約為正方形,其南北牆各長1450米,東牆長1582米,西牆長1438米,總面積約230萬平方米。城內有獻殿、偏房、迴廊、闕樓、狄仁傑等60朝臣像祠堂、下宮等輝煌建築群多處。至於裡面的寶貝,經過多年的探測考察,一位文物工作者推算最少有五百噸!在前後通道的兩側,又各有四間石洞,洞裡裝滿了盛唐時最值錢的寶貝。在通向金剛牆的近百米過道兩旁,擺滿了各種金銀祭器。而最讓世人感興趣的就是那件頂尖級國寶——《蘭亭序》。史書記載,《蘭亭序》在李世民遺詔裡說是要枕在他腦袋下邊。那就是說,這件寶貝應該在昭陵,而不在乾陵。可是,五代耀州刺史溫韜把昭陵盜了,但在他寫的出土寶物清單上,卻並沒有《蘭亭序》,那麼十有八九《蘭亭序》就藏在乾陵裡面。乾陵一帶的民間傳聞中,早就有《蘭亭序》陪葬武則天一說。

名人介紹

武則天時代的刑罰到底有多殘酷?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武則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幷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為唐朝功臣武士彠次女,母親楊氏。十四歲入後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武媚,唐高宗時初為昭儀,後為皇后,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李治並稱二聖,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期間,改名為曌。

武則天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後自立為皇帝,定洛陽為都,改稱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迫使武氏退位,史稱神龍革命。唐中宗復辟,恢復唐朝,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後遵武氏遺命改稱則天大聖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 唐玄宗開元四年(公元716年),改諡號為則天皇后,天寶八年(公元749年),加諡則天順聖皇后。

武則天時代的刑罰到底有多殘酷?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如意娘》原文翻譯及賞析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譯文及註釋】

譯文

相思過度,以致魂不守舍,恍惚迷離中竟將紅色看成綠色。思念後果,身體憔悴,精神恍惚。

如果你不相信我近來因思念你而流淚。那就開箱看看我石榴裙上的斑斑淚痕吧。

註釋

⑴看朱成碧:朱,紅色;碧,青綠色。看朱成碧,把紅色看成綠色。

⑵思紛紛:思緒紛亂。⑶憔悴:瘦弱,面色不好看。

⑷比來:近來⑸石榴裙:典故出自梁元帝《烏棲曲》。芙蓉為帶石榴裙。本意是指紅色裙子,轉意指女性美妙的風情,因此才有了拜倒在石榴裙下一說。

武則天時代的刑罰到底有多殘酷?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作品鑑賞】

《如意娘》朱碧兩種反差極大的顏色,構成了強烈的感情的冷暖對照

《如意娘》一詩極寫相思愁苦之感,短短四句,傳達出多層次多方位的複雜情緒。首句看朱成碧思紛紛賦比興兼具,有多重含意。一來明寫抒情主人公相思過度,以致魂不守舍,恍惚迷離中竟將紅色看成綠色。梁王僧孺詩誰知心眼亂,看朱忽成碧為此句所本。

正是心亂眼花使這位痴情女子五色不辨。二來暗指美好春光的流逝,眼見花紅褪盡,枝頭只剩下綠葉。三來借喻自己隻身獨處,花紅葉綠不能相扶;又喻自己紅顏薄命,由昔日歡聚的幸福墜入今日冰冷的相思之苦。朱、碧兩種反差極大的顏色,構成了強烈的感情的冷暖對照。眼前和一片寒冷碧綠觸目傷懷,引起思慮萬千。

武則天時代的刑罰到底有多殘酷?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如意娘》寫得曲折有致,較好地融合南北朝樂府風格於一體

憔悴支離為憶君一句直抒胸臆。從外表寫入內心,盡言思婦的瘦弱不支和心力交瘁。至此,這兩行詩輾轉寫的是悽切,是寂寞,是深深地哀怨。情緒的流向較為單一。接下來,詩人筆鋒一轉,打破一二句的和絃,以全新的節奏和韻律再現詩的主題: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執著、決然、不掩飾、不造作的獨特形象躍然紙上。這兩句是全詩的高潮,它豐富了詩歌的情緒構成。不信句訴說著斷腸的相思,也隱含著相思的無可奈何,相思的難以喻說。《如意娘》寫得曲折有致,較好地融合南北朝樂府風格於一體。

【名家點評】

鍾惺《名媛詩歸》卷九評曰:看朱成碧四字本奇, 然尤覺患。 思紛紛三字,憒亂顛倒得無可奈何。老狐媚甚,不媚不惡。[7] 謝棒 《四溟詩話》說: 凡起句當如曝竹, 驟響易徹 , 結句當如撞鐘, 清音有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