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千古「餿主意」——換個角度看《晁錯論貴粟疏》

文景之治作為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第一個盛世,卻出現了“吃”的問題,大量農民寧願逃荒也不再種地:“地有餘利,民有餘力,生谷之土未盡墾,山澤之利未盡出也,遊食之民未盡歸農業。”看來所謂盛世估計多半是吹噓出來的。

晁錯認為,造成農民不願意種地的原因有幾個方面:

一是政策導向有問題,皇帝只重視金銀財寶,俗稱“GDP”,不重視農業生產;

二是種地太苦,利潤太薄,四時不得休息僅能免於飢寒。如果遇上“水旱之災,急政暴虐,賦斂不時,朝令暮改”,估計只能賣兒賣女;

三是商人乘機侵奪農民利潤,如同中學時候學過的《多收了三五斗》這篇文章所講述的一樣。

因此,漢文帝時期農民紛紛破產,整個社會出現了糧食供應異常緊張的情況,這無論對於平常百姓還是國家都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怎麼才能讓農民願意種地?

晁錯提出“以粟為賞罰”的想法,即讓富人用自己多餘的糧食(注意只能是糧食,給錢都不行)購買爵位以提升政治地位甚至來免罪:“今募天下入粟縣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因為政府封賞的爵位僅僅是一紙空文無窮無盡,不佔任何現實資源,而得到的糧食卻是實實在在的。這樣,政府就空手套白狼有了糧食,就不需要增加農民賦稅,同時也提高了糧食需求及價格,可謂一舉多得。

一個千古“餿主意”——換個角度看《晁錯論貴粟疏》

從現今看,晁錯的想法太天真,是個餿主意。“賣官鬻爵”必然導致吏治腐敗,從富人身上拿走的糧食最終還會通過腐敗負擔在農民身上;

即便人為抬高了糧食價格,利潤最終還是被中間商賺走了差價,也不會落到農民手裡。

總之,企圖用行政手段解決經濟問題終究不可能,要想讓農民喜歡種地就必須讓農民賺到錢。

鳥博士西林書院解讀《古文觀止》,關注我們收看每一篇精彩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