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技師龍小平:精雕細琢「中國製造」

人物簡介:

龍小平,男,漢族,中共黨員,1970年生,中國二重車工高級技師。先後榮獲四川省技術能手、全國職工創新能手、四川省勞動模範、全國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

高级技师龙小平:精雕细琢“中国制造”

龍小平在車床上加工大型軸類件。

0.01毫米,相當於頭髮直徑的十分之一。在一件重幾百噸的大型軸類產品上做出0.01毫米以內的精深加工,相當於在龐然大物上精雕細琢,精細程度可想而知。國機集團二重(德陽)重裝公司鑄鍛公司加工一廠的職工龍小平做到了,而且還將精度從0.01毫米提升到了0.002毫米,在開創二重大型軸類件車削加工精度μ(微米)時代的歷史新篇的同時,還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打響“中國品牌”。

練就“盲聽刀具”絕活

1988年,龍小平進入二重廠,成為一名車工學徒。那時的他,還不滿18歲。

進入企業後,龍小平遇到生產中的問題,就喜歡去琢磨。通過努力,他很快摸透了車間各型車床的結構和性能,對金屬加工原理更是爛熟於心。

2009年前,龍小平都是和小部件打交道;2009年後,所接觸的產品越來越大,幾十噸甚至幾百噸。產品越來越大,價值越來越高,責任也越來越大,稍微一個細節考慮不周,就會造成財物損失。

30年間,龍小平練就了“穩、準、快”的刀工。“他解決了多項複雜外形零件加工難題。”萬力公司加工車間負責人說,龍小平有“一絕”——加工直徑很小的雙頭梯形內螺紋時,僅憑聲音就能準確判斷出刀具的走動位置,這正是多年經驗的積累才形成的絕活。

30年裡,龍小平在工藝上大膽調整工藝路線,改變加工步驟。刀具使用上,琢磨出新穎、獨特的刃磨切削角度。機床操作上,巧妙改變工件和刀具的相對旋轉關係,為CA6140車床增加了“以車代鏜、銑”功能。

開創車削加工微米新篇章

2014年,二重開始發電機轉子的精深加工。客戶要對一個發電機轉子進行精加工。“那是一次極限挑戰,光是架口圓度就要求必須小於0.0075毫米。”龍小平說,還有形位要求極高的風扇座環、工藝獨特的中心環和數以百計的風溝槽。

經過無數次攻關,龍小平和他的團隊一個月就出了第一件,並研發出利用雙託靜壓系統加工架口的全新工藝方案,從最初加工架口需要近1個月且精度只有0.02毫米,到最後僅需兩三天,精度達到0.002毫米,成功實現了300兆瓦發電機轉子精加工批量出產,並且與主技術廠達到了相同水平。

由此,二重鑄鍛公司的加工工作得到提升,由汽輪機發電機轉子精深加工開始擴散到水電、核電等領域,開啟了二重大型軸類件車削加工精度μ(微米)時代。

2015年1月13日,我國首支CAP1400核電轉軸製造成功,這背後離不開龍小平及其團隊的努力。產品打破了日本對該類型產品的技術壟斷,填補了國內核電市場空白,大大降低了核電企業的生產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