奼紫嫣紅,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甘南縣興十四鎮興十四村花卉園圖集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甘南縣興十四鎮興十四村素有“龍江第一村”的美譽,位於黑龍江省西北部,甘南縣城東南 17公里處,是 1956年由山東臨沂地區移民組建起來的移民村。全村面積3.3萬畝,其中耕地1.68萬畝、樹林1.13萬畝、草原4000畝,198戶村民、956口人。興十四村生態產業園的建設,為破解“三農”難題提供了新思路,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良好載體。

興十四村是黑龍江省有組織地從山東省臨沂地區接收安置的移民新村之一,接收安置了100戶,428人。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在各級組織和當地群眾的支持和幫助下,經過20多年的堅苦奮鬥和辛勤努力,堅持以農為主、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的方針,到1980年全村農業生產已實現了機械化和水利化,只用少數勞動力承包農業生產;人工造林1070畝;

同時撥出一部分勞動力發展養牛等畜牧業和養殖業。1980年以後又開始興辦村辦工業,已建有乳粉廠、糧油加工廠、水果罐頭廠等。

已成為黑龍江省農業機械化、農林副漁全面發展的先進典型,是全國農業先進單位。1992年全村人均收入2500元,為省一級首富村。

該村多年來堅持不懈發展現代生態高效農業,現已基本實現了耕地機械化作業、農田節水化噴灌、作物良種化種植、土地集約化經營、牧業專業化養殖、林業生態化建設。

全村1.68萬畝耕地由18人承包經營,僅有2%的農民從事種植業生產,98%的勞動力成為二、三產業工人。全村人工種植松林1.13萬畝,森林覆蓋率34.2%,1995年評估總價值達3億多元,生態環境極佳。

2007年,電影《拓荒人》在興十四拍攝。是首部反映“三農”問題的電影作品。

2009年夏季,電視劇《龍頭嶺》在興十四村拍攝,該劇以創建城鄉和諧社會為主題,取材於興十四村的創業史,以村黨支部書記付華廷帶領鄉親們艱苦創業為故事原型,是一部反映“三農”問題,弘揚科學發展觀主旋律的電視劇。該劇8月在齊齊哈爾市甘南縣興十四村開機拍攝。

興十四村自70年代以來,先後受到國家、省、市、縣各級表彰獎勵100多次,其中,1979年受到國務院嘉獎,1994年村黨支部被黑龍江省委命名為"奔小康紅旗村黨支部",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村"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