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這十六字家訓,父母定要教孩子讀懂,受益終生,前途無量

“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

”,這句話為晚清一代名臣曾國藩的十六字家訓。

曾國藩:這十六字家訓,父母定要教孩子讀懂,受益終生,前途無量

其意為:一個家庭只有保持儉樸的傳統才會興旺,人只有保持勤快身體才會更加健康;既儉樸又勤快的人,生活上便永遠不會貧賤。

曾國藩以此為家訓,經常要求自己和家人,以儉持家,勤於治學。

在儉樸上,曾國藩在日常生活中表現的可謂是淋漓盡致。按理來說,曾國藩作為清朝大臣,位居高官,財富應該是十分優渥,可曾國藩卻是“窮的叮噹響”。

在穿著上,曾國藩和他的家人穿著平常老百姓一樣的粗布衣服,只有一件天青緞馬褂在新年和重大慶典上穿上;在飲食上,曾國藩不像其他當官的那樣,滿桌子山珍海味,而是每頓飯只有一個菜,這怕是擱在尋常百姓家也十分難得;在居住上,曾國藩的九弟曾國荃出錢讓曾國藩把舊宅翻修一下,被曾國藩霸氣拒絕。

以上可見曾國藩十分的儉樸了,而他的子女也一併保持著這種儉樸的家風,個個混的十分有出息,跟那些吊兒郎當的富二代十分不同。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應該時刻教育子女,以儉樸為得,不可鋪張浪費;如在金錢上,合理消費,合理理財;在物資上,珍惜資源。

只有儉樸之人,才會懂得珍惜;當然,過度的儉樸也會適得其反,成了吝嗇,這其中的度也要把持好。

曾國藩:這十六字家訓,父母定要教孩子讀懂,受益終生,前途無量

曾國藩說:“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

曾國藩始終堅信:一勤天下無難事。從小時候的勤奮好學一直到在軍營中,要求著自己不管是什麼樣的惡劣天氣和環境,都一定要早起,“聞雞起舞”;曾國藩將勤發揮到極致,真不愧為“千古第一完人”。

而在現如今,很多子女嬌生慣養,這也不願做那也不願做,十分懶惰,養了一身懶病。之前看過一篇報道,一個學生上了大學,連襪子都不會洗,自理能力十分差,讀到一半退學了;經瞭解,原來孩子在家時十分懶惰,什麼都不做,全由父母包辦。

這樣的情況很多,養出一身懶病的孩子,必定不能適應這個社會。

勤能補拙,省能補貧。勤儉之人,定會有所出息。

曾國藩:這十六字家訓,父母定要教孩子讀懂,受益終生,前途無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