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均撕逼交易所亂象的背後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的風浪是市場運動的表現,潮起潮落,弄潮兒各領風騷。今年三個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發展,可謂亂象頻出,難以自治。

OKEx在沒有休止的維權事件中淪為了業界最差品牌。而徐明星的危機公關就是成為北京區塊鏈生態投資基金主要管理人和喊出“已向領導做了彙報,未來隨時準備捐給國家。”的口號。就目前的情況看,這樣的策略除了市場不買單,更暴露了公關部門的戰略思維缺失。

幣安本來交易所業務做的不錯,雖然孵化業務起步晚,但並不影響主業的優勢。幣安info的推出,更是被業界理解為推出了一款區塊鏈信息百科工具。但是當Fcoin出現以後,幣安做出了巨嬰一般的決定,那就是跟進了OK的策略,要合作建立1000家交易所。Fcoin攪亂市場,除了簡單的價格競爭之外,更是對區塊鏈本質的探索。OK的失招已被張健吊打,幣安竟然通過自媒體論戰主動湊上去。經過何一的流量放大,簡直可以翻譯成:我幣安比OK更狠,他100家,我1000家,奉陪到底。問題是Fcoin根本就不只是在談論上幣費,手續費問題。而是從交易所的角度踐行區塊鏈精神:人人參與,人人受益。幣安有這種精神嗎?雖然暫時沒有答案,但火幣的策略明顯比這兩家高一個段位。靜觀其變,讓子彈先飛一會。

1. 項目篩選被裹挾:多家超級節點通過各種關係可能被一家公司所控制。

2. 投票的利益導向:獲得超級節點的認同,是一門成熟的生意。節點優先推給Hadax的必然是自己投資的項目。這會形成超級節點的卡位效應。

3. 投票第一名已經增長到4億票。項目方需租借4千萬個HT,利息按1%計算,即為40萬個HT。HT價格以25元人民幣估算,項目方租借成本約為1000萬人民幣。這使得Hadax只能選出願意花錢的項目,而不一定是有價值的項目。

4. 交易所破發的事情在INC項目上給全行業提供了一個觀察點:交易所拿到項目方糖果式籌碼以後,自己或者安排交易團隊以高價賣出代幣套現,再以低價買回等量籌碼,進行糖果空頭,可謂空手套白狼。

所以能夠佈局投票、選票和投資上述Hadax生態體系的Token Fund才是真正的火幣生態。而INC事件正好作為一個導火索,讓上述問題浮出水面。做出調整是必然的,何況又恰逢熊市。拿節點開刀也是必然的,因為這套投票辦法對市場而言是無效的。就像BM在EOS上運用的投票制度一樣,Hadax也沒有深刻領悟和踐行區塊鏈精神,反而淪為披著區塊鏈外衣製造壟斷的寡頭。對Hadax而言,這些寡頭就是TokenFund和票倉。

杜均撕逼交易所亂象的背後

於是大家看到了今天上午的一幕,杜均撕逼Hadax。弄潮兒在江湖的浪上起伏,卻忽視了市場方向變化的必然性:從自由競爭導致的壟斷走向區塊鏈式的社群自治。那麼問題來了:

1. 如果沒有交易所,如何給加密貨幣定價?

2. 市場將以什麼形式提供本來就是點對點交易的加密貨幣流動性?

3. 以區塊鏈精神為起點的Fcoin交易所,是終極版還是改良版?

4. 某些投票機制導致了寡頭出現,那麼EOS這種設計結構該如何防止系統性風險?

反者道之動,Fcoin的出現看來並非偶然,也絕不會很快結束。交易所的出路在何方呢。易雲:來徐徐,困於金車,吝,有終。如果不能進入具備創新的精神的井卦之中,就只能困於坎陷之內停滯不前。

莊家杜均:

https://tech.sina.cn/i/gn/2018-03-07/detail-ifxsfwkp6572416.d.html

5大項目方炮轟火幣砸盤黑幕:

http://www.chinaz.com/news/2018/0611/900615.shtml

文/花朵鏈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