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第四遍臨歐體楷書九成宮醴泉銘之前

每一次總在一遍寫完之後就迷茫,不知道接下來需要繼續做什麼。這一次,當然也不例外,在第三遍九成宮寫完之後,逃避了好些天不寫字,就是因為沒想好要怎麼寫。

寫在第四遍臨歐體楷書九成宮醴泉銘之前

臨九成宮

不巧的是,世界盃來了,在這個有世界盃的夏天,而且是在俄羅斯的世界盃的夏天,原來固有的生活規律中寫字的時間完全被世界盃擠佔了。只要願意,每天下班後,可以守著電視從傍晚六點直至凌晨。如果不是因為第二天要上班,估計把凌晨兩點的那場球也看完,就得四點以後才上床睡覺。寫字,變成沒時間了。於是,自責、犯罪感就一直在這種糾結與矛盾中徘徊不散。

寫在第四遍臨歐體楷書九成宮醴泉銘之前

臨九成宮

直至昨天晚上,沒事時翻看手機,看到了一直以來一直想著遲早要臨一遍的顏真卿的麻姑仙壇記,看了忍不住手癢,於是拿了一支舊毛筆,在那種10cm見方的毛邊紙上寫了起來。麻姑仙壇講的是古樸,屬於大巧若拙、鈍劍無鋒的那種,基本不存在筆畫的技巧。一口氣寫了五六張,當然,寫得不像,越寫越不象,因為寫多了,自己固有的寫字習慣就難以克服的顯現出來。

寫在第四遍臨歐體楷書九成宮醴泉銘之前

臨麻姑仙壇記

知道自己是一個見異思遷的人,容易見一樣愛一樣。就象原來寫顏體,還沒寫出個樣子來,看很多人寫歐體,自己也就湊熱鬧來寫了這歐體。現在歐體前後才寫了三個多月,別又見異思遷的寫別的去了。所以,在今天,我趕緊給自己剎了車。趁在中午沒事時,不管狀態如何,反正鋪開紙沾滿墨,寫就是,當然,寫的是九成宮。

寫在第四遍臨歐體楷書九成宮醴泉銘之前

臨九成宮

因為我怕,如果不再繼續寫九成宮,任由自己這見一樣愛一樣的德性自由發展,恐怕真的會棄了歐體去寫顏體的麻姑仙壇甚至別的體。 這麼一來,我這三個月的歐體學習恐怕就得不到鞏固,更別提能將歐體寫得更好一些了。

寫在第四遍臨歐體楷書九成宮醴泉銘之前

臨九成宮

這一遍,算起來應該是第四遍九成宮。我這麼說經常會得到一些人的批評,說我得瑟、顯擺。其實我也不想澄清什麼,因為事實就是這樣。但可能大部分人誤解的原因是以為我是一個從零開始學書法的小白,其實不是這樣的。接觸歐體三個多月不假,但接觸寫字,可以算有三十多年了。現在才把字寫成這樣,我有什麼東西可以得瑟或者顯擺,應該是一直汗顏不止才是。只是,寫這些文章曬這些字,只想著記錄下學字的過程以及每個階段的心得而已。如果還有更多一點的私心,就是想聽到那種專業人士中肯的指導。有時候,自己琢磨不透的東西,經明白人一句話,就是峰迴路轉恍然大悟。當然,這東西不可強求,有則竊喜,無則淡然。

寫在第四遍臨歐體楷書九成宮醴泉銘之前

臨九成宮

用的筆還是那支0.7徑3.0鋒的兼毫,紙是寫第二遍九成宮用的那種7.5cm格子的也算宣紙的宣紙。這種紙還是比較會洇墨,加上現在墨盒裡的墨原先加過水,於是寫起來,筆畫洇墨的現象還是比較嚴重。可以明顯看到筆畫邊沿的毛剌,這多少還是減少了筆畫的硬挺與純淨成份,不象第三遍那種紙,那種紙筆畫看起來會乾淨、硬實得多。

寫在第四遍臨歐體楷書九成宮醴泉銘之前

臨九成宮

第三遍時為了美觀,寫完會把字都弄成反色,也就是把原先白紙黑字弄成黑底白字,騙騙眼睛。後來在評論區看到有人說還是要發原色,因為弄成反色以後,一些筆畫的力度與毛病會被掩蓋,看不出來。嗯,感謝這位仁兄,說得在理。於是,這一遍九成宮,將一直用原色的白底黑字。只是這紙本來就不太白,加上手機照相的因素,看起來竟然有點黃黃的古樸味道,這倒是自己沒想到的。本是原圖原色,看起來卻是古色古香,這,也挺好。

寫在第四遍臨歐體楷書九成宮醴泉銘之前

臨九成宮

這一次臨的範本,不是李琪本,而是選擇了端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