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急於同俄羅斯恢復關係嗎,背後原因是什麼?

隴上軍迷

最近一段時間美國釋放出了積極想與俄羅斯改善關係的姿態,當然無疑對於俄羅斯來說肯定是一個好消息,至少不是一個壞消息。我們知道美國往往都是主要採取經濟制裁手段來回應俄羅斯一貫的舉動。

但當俄羅斯突然在全世界面前軍事佔領克里米亞半島,並且同時宣佈克里米亞半島就脫離烏克蘭,併入俄羅斯舉行公投。顯然這已完全超出了俄羅斯一貫的舉動,特別需要注意的、這是已經明顯有違當前國際主題要求的和平共識發展氣息。

儘管俄羅斯與烏克蘭同屬曾經歷史上的蘇聯,但是自從蘇聯國家聯盟自我解體以來,無論私底下要求繼續保持怎樣的關係,都無法改變各個獨聯體國家包括烏克蘭已經從國際法理要求的聯合國秩序上實際成為了享有主權獨立完整的合法地位國家身份。

無疑這是來自俄羅斯要求的一個戰略突破,也是俄羅斯要求重塑主導聯合國另一半的地位身份,更是俄羅斯發起的一個主動挑戰,當然俄羅斯也就並不是為了佔領克里米亞這塊領土而領土的利益性,畢竟蘇聯解體主動放棄的領土利益何止這點。

不過做為必應,肯定美國沒有任何選擇,都自然要求美國必須行動!何況還有背後隨之而來國際社會發出的強烈議論。對於俄羅斯而言,不會因為主動之後所以等待被動上門,這是一個基本,也是一個常識,同時俄羅斯也並不需要去考慮美國為此會如何來給予要求反應。

起碼俄羅斯已經既然出手,只會從主動走向主動再向更主動。何謂“射出去的箭,沒有回頭的弓”就是要求事物的連續性,只有連續性的事物才可能具有競爭價值發展意義。那麼根據“範圍決定可能”這個一般性主動理論,都需要俄羅斯繼續擴大克里米亞半島問題要求的強度範圍。

很簡單要求擴大的強度範圍當然最好就是中東的敘利亞,做為範圍一致性,同樣要求俄羅斯必須以軍事手段迅速採取更強硬姿態參與到中東的敘利亞問題上來,將美國直接堵在敘利亞!形成克里米亞與敘利亞問題相對應高度的轉換性。

直接意識轉向先來討論美國在敘利亞展開的行為有關道義與正義還有秩序主導問題的對話,當然首先俄羅斯肯定需要實力能夠對話,這也是所有一切建立的前題可能,那麼剩下的就是需要現實檢驗俄羅斯的軍事能力建設是否能夠保證並滿足這一戰略使命的事情了。

正如我們看到的,俄羅斯的軍方通過徹底有效的軍事摧毀了美國在敘利亞已經形成的大好局面,證明了俄羅斯軍事有效美國性,而且已經完全扭轉了敘利亞政府本來及其可危的局勢結束,制止了敘利亞進一步陷入到災難性的全面秩序瓦解之中。

無疑俄羅斯不僅在敘利亞的問題上直接拆了美國的臺,這也是自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問題之後,俄羅斯公開持反對意見直接介入到西方戰略極其重要敏感的熱點中東問題對美國明確發出“NO”。

同時在敘利亞將美國中東地區多年形成保持影響整個世界的、強大軍事要求效果下的絕對優勢震撼習慣意識,再到俄羅斯面前徹底不靈了,也就否決了美國軍事的萬能性。可以肯定美國被俄羅斯直接堵在敘利亞,自然克里米亞半島對於美國繼續放大做為攻擊俄羅斯要求的話柄意義已被敘利亞問題攔截了。

這就是“範圍決定可能”一般性主動理論釋解角度,很明顯美國並沒有因為克里米亞半島問題爆發就是想當然應該的主動於俄羅斯,而是更直接被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上完全從主動打成了被動。不過不管美俄怎麼交鋒,強度多麼直接,雙方展開的始終都是競爭,不是“冷戰”,也不會成為“冷戰”。

因為“冷戰”只會使得美俄已經(從冷戰)解套的戰略再進入到“模式要求”(服務熱戰)導致雙方又沒有退路,明顯不符合美俄雙方要求面對世界掌握靈活的戰略意識,毫無疑問“冷戰”完全不同“競爭”帶給美國的戰略需要意識,“競爭”同時可以成為世界重要作用性。

所以俄羅斯面對美國主動展開的交鋒意識,就是為了體現俄羅斯對於美國具有的世界重要作用性。當然如果美國認為俄羅斯要求展開的交鋒純屬“冷戰”而不是“競爭”意識,只能說那是美國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根本與俄羅斯沒有任何關係,也根本影響不了俄羅斯什麼東西。

要知道蘇聯能夠解體就是已經自我放下了所有既得利益,一個可以放下所有既得利益的,那麼試問美國又能實質影響到什麼?又有什麼可以讓俄羅斯去糾結的東西?包括“冷戰”。包括美國如果繼續要求“冷戰”,都將純屬美國單方面要求的包袱,因為俄羅斯完全可以理都不理。

正由於“熱戰”對於美俄雙方來說完全已經超越了戰爭性意義,所以成為“冷戰”!那麼俄羅斯還有什麼必要繼續糾結對應根本就不如“熱戰”的美國“冷戰”?到頭來只會是美國自己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因而既然美國已經被動(敘利亞),既然能夠讓美國被動!

說明俄羅斯對於美國全球戰略一直著力看重的關鍵影響地帶中東,在於俄羅斯看來,遠遠談不上俄羅斯帶給美國的重要作用性,但是不管怎樣敘利亞問題都需要美國拿出有效辦法來打破這種自身被動僵局,壓力就在美國,而不是俄羅斯。

這就像俄羅斯已經帶球踢進了美國的主場,並且轉客為主壓向美國,是坐下對話?還是繼續比賽?如果美國認為俄羅斯對於美國來說具有世界重要作用性,當然肯定就是美國需要與俄羅斯坐下對話,如果美國認為俄羅斯對於美國安全繼續具有世界最大威脅性,那麼就是要求無非俄羅斯繼續比賽。

通過美國近一段時間頻頻向俄羅斯發出主動積極的對話信息,因此也就不奇怪了。無非表明美國並不一定認為俄羅斯對於美國安全就是繼續具有世界最大威脅性,而是趨向認為俄羅斯對於美國具有的世界重要作用性,對話的平臺美國已經搭好,是可以對話?還是要求等待?就在俄羅斯。


東都有湘

美國當然希望與俄羅斯恢復關係,但是,美俄領導人心裡都清楚,兩國關係的徹底緩和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特別是對特朗普來說,根本不著急在短期內恢復對俄關係,反正俄羅斯手裡牽制他的牌已經沒什麼用了(“通俄門”已經成為一場鬧劇,絲毫沒有影響特朗普在普通美國人心目中的影響,反而還增加了他們對民主黨的惡感)。反倒是普京這邊比較急

美俄緩和,對雙方都有重大的戰略機遇,一是可以減少兩國摩擦對抗帶來的風險和成本。俄羅斯尤其急於讓美國和歐洲解除經濟制裁,提振日益疲軟的俄羅斯經濟。普京連任後,發表了“五月命令”,表示要發展信息技術,增加民生和教育投資。如果不緩和與美國的關係,這一切都將是空談。此外美俄緩和,可以增加雙方聯手圍堵東方某國的可能性

這兩個“好處”,明眼人都能看出,但是實現絕對易事。雙方緩和的障礙太多了,最大的一個就是烏克蘭。如果普京繼續堅持支持烏克蘭東部分離主義分子,美國完全不會在制裁問題上鬆口。換個角度來說,如果特朗普真想“聯俄製華”,只能犧牲烏克蘭,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佔領,才可能換取普京的合作


萊茵的黃金

就目前來看,美國大概也只有特朗普有這個意願修復跟俄羅斯的關係,美國國會的共和黨和民主黨幾乎都沒有這樣的興趣,而特朗普總統為了這樣的興趣,也遭到了共和黨和民主黨的共同指責。

如果說特朗普喜歡俄羅斯或者是崇拜普京,那是有一點,但自從他當選總統以後,這個想法應該說就已經淡了,肯定不是特朗普想和俄羅斯改善關係的主導因素。特朗普本人應該還是希望緩和和俄羅斯的關係,因為俄羅斯和歐洲美國關係的緊張,導致美國不得不向俄烏邊境上派遣軍事力量,增加了美國的負擔,對於特朗普這樣的商人來說,這個負擔是沒有必要的!

而且特朗普也明白,俄羅斯最近這段時間的各種激進行為,比如在敘利亞,中東地區的一些冒進行動以及在歐洲地區的一些活動,都是企圖通過這些活動增加自己的籌碼以便和美國歐洲談判,這些行為在原則上是沒有必要的,而且也確實增加了美國的防禦成本,因為美國很難判斷俄羅斯這種行為會不會損害美國的利益!

所以特朗普秉持著現實主義的角度,想和俄羅斯改善關係,這樣會減少美國在中東和歐洲地區投入的力量,穩定住了俄羅斯,他就可以把一部分力量抽調出來向其他地方運作,這個是他作為一個現實主義政治家想要做的事情!

普京對於這個事情也心知肚明,他也希望和特朗普達成一筆交易,這樣能夠減緩俄羅斯面對的地緣政治壓力,也能夠讓俄羅斯在經濟上得到一點好處!

這兩天看了新聞,俄羅斯的普京和美國的特朗普要在荷蘭的赫爾辛基進行會面,這次會面可能和伊朗敘利亞有關係,估計雙方會做一筆交易,俄羅斯幫助美國搞定伊朗和敘利亞,而美國則幫助俄羅斯搞定克里米亞問題!

因為這兩天沒有關注相關的新聞,對一些信息收集也不夠,我只能判斷成這個樣子!兩個人如果談的好的話,伊朗和敘利亞局面很快就會出現變化!


帝國曆史觀察者

美國和俄羅斯恢復關係,來一次光明正大、轟轟烈烈的“雙普會”,應該是特朗普和普京雙方的需求。

普京上一次訪問白宮是在2005年。

消息已經證實,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即將訪問俄羅斯,商討特朗普與普京會面的相關事宜,為雙普會“打前站”。

特朗普在和對手打交道時,非常倚重博爾頓,畢竟他早在小布什時期就已經是副國務卿,具有相當豐富的外交經驗,可以防止特朗普被騙。

在新加坡特金會的小範圍會談上,參加會談的美方最核心人員中,除了特朗普和國務卿蓬佩奧、白宮幕僚長凱利之外,博爾頓赫然在坐

特朗普說,美方正在審議7月與普京會面的可能性。兩人可能會在7月特朗普前往歐洲參加北約領導人峰會期間舉行,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是備選地點之一。

雖然美俄領導人的會談尚未敲定,但美方推動美俄關係改善的意願其實已經“被積壓”很久了。

美國參議員代表團正在籌備訪問俄羅斯,希望從國會層面對雙邊關係產生積極影響,時間可能在7月初。曾擔任駐華大使,現任美國駐俄大使的洪博培正推動共和黨參議員代表團訪俄事宜。

與此同時,美俄政府高層近期也有互動。俄外長拉夫羅夫與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通電話,談論了敘利亞危機、東北亞局勢以及美俄政治等話題。這可以看成為兩國元首會面設定議題。

另外,俄羅斯媒體6月22號引述副外長里亞布科夫的話說,俄羅斯不排除在今年夏天與美國進行“戰略核子穩定性”談判,暗示談判有可能恢復。

種種跡象表明,雙方在多個層面的議題上,都需要進行最高層溝通。儘管美俄雙方關係起伏,特朗普曾多次表露,有意與普京一道就多個國際問題進行合作。

特朗普近期還不惜得罪歐洲盟友表示,希望俄羅斯重回八國集團。

而特朗普與普京兩人向對方表達的零星好意,都被媒體捕捉到。

普京在今年3月成功連任俄羅斯總統後,特朗普曾向他通電話祝賀勝選,並提出要普京造訪白宮的想法。特朗普6月14日72歲生日,普京電賀。

其實,特朗普在美國國內的通俄事件調查,阻礙了他與普京發展關係。外界懷疑俄羅斯在美國2016年總統大選期間,有意介入美國大選,並幫助特朗普贏得選舉。

但特朗普總統多次否認此事,並痛斥通俄調查的性質是“政治迫害”,是“獵巫”。

但也有多位美國政府高官並不建議特朗普,在此時與普京會面,他們擔憂會對特朗普在通俄調查中起到反作用。

還有反對者認為,如果“雙普會”此時舉行,美國有可能會減緩對俄羅斯的強硬措施,這麼做的話,美國會進一步損害和歐洲盟友的關係。

不過說實話,歐洲盟友在特朗普眼裡真的已經不算什麼,對歐盟加徵鋼鋁稅,眼睛都不眨。在特朗普眼裡,盟友需要重新定義,在集體承擔北約防務上沒有擔當的國家、在貿易問題不和美國搞對等的國家,都稱不上特朗普的“盟友”。

相反,特朗普認為,與俄羅斯的關係是“被低估”,“被人為壓低”的雙邊關係。坦率說,美國試圖解決部分國際和地區問題,離不開俄羅斯配合。

對於和普京的面對面會談,特朗普沒有心理負擔。(完)


蔣曉峰Terry


美國與俄羅斯修復關係雖然不是那麼急迫,但卻是美國的戰略需要。美國的這個戰略調整是從今年三月份以後開始的,因為在今年三月份之前美國已經將俄羅斯調整為戰略對手(敵人),但為什麼在三月份之後又突然再次調整了呢?這是由國際局勢的變化造成的。今後的國際關係和國際局勢的發展及變化會證明2018年3月份將是一個“分水嶺”。因為在三月份美國智庫、兩院、媒體和白宮均認為美國的大戰略偏離了“美式價值觀”的根本方向,所以美國必須作出調整。也就是說美國在追求“美國優先”的同時,必須堅持普世價值觀的推廣。基於這個理念,美國認為俄羅斯雖然對美國構成了軍事安全威脅,但在經濟和價值觀方面的威脅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為俄羅斯在美國極其盟友連年的經濟制裁和政治重壓下已經自顧不暇,早已沒有能力撼動美國推行的普世價值觀。所以美國要改善與俄羅斯的關係,一來可以在與俄羅斯的交往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改造俄羅斯,儘管俄羅斯有威權的傾向,但俄羅斯仍然在堅持葉利欽建立的民主制度;而二來可以分化、瓦解、孤立世界上挑戰“美式價值觀”的勢力。說白了,美國朝野已經意識到有比俄羅斯更可怕的勢力在文化、經濟、政治等方面以“滲透”的方式威脅著美國和西方世界的普世價值觀。所以美國必須作出重大戰略調整。美國三月份以後的戰略調整雖然沒有寫在紙面上,但卻是顯而易見的。


自二戰以後,美國的大戰略一直是現實主義和普世價值觀並舉的策略。美國的民主和共和兩黨雖然有所側重,但方向上卻從沒有大的偏離。即使是在冷戰時期那麼詭異的情況下,美國也始終在堅持著底線,所以在與蘇聯的價值觀博弈中最終取得了完勝,導致東歐的鉅變和蘇聯的解體。可是,在蘇聯解體,美國成為唯一的世界霸主後,其心態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以為世界上已經沒有任何力量挑戰自己的霸權。特別是9.11事件發生後,美國過度解讀了恐怖主義和軍事上對美國和盟友的安全威脅,從而忽視了經濟上和文化上對美國價值觀的“滲透式”威脅。所以美國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將精力花在了反恐和應對俄羅斯的軍事威脅上,及至今年三月份以後才“恍然大悟”,所以他們朝野上下才形成共識,才有了特朗普看似“得罪”全世界的舉動。但是,至今仍然有很多人將其歸咎在特朗普的個人性格上,這種誤判會導致應對方向上的“南轅北轍”,損害的只能是大眾利益


美國之所以能長盛不衰與他們的戰略思維有很大的關係。而俄羅斯作為世界性大國也有重視戰略規劃的傳統。俄羅斯的真實戰略方向一直都是融入歐洲體系,包括政治和經濟體系。之所以在一些特定歷史時期會東移,實屬無奈之下的“權宜之計”,一旦出現機會,俄羅斯會毫不猶豫的西轉,因為在他們的民族基因裡,歐洲才是他們的天然家園。況且,俄羅斯的政體現狀已經固定,在後普京時代也必然會有所調整。普京之所以能連任總統,與普京的個人威望有關,更與俄羅斯的執政黨強大有關。而在後普京時代,隨著其它政黨的壯大,俄羅斯政治必然會再次走向平衡。由於克里米亞及烏東問題,俄羅斯長期遭受西方世界的集體制裁,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雖然經濟沒有完全垮掉,但經濟體系無疑已被摧毀,長此以往的話,俄羅斯難逃前蘇聯的命運。普京是個極為聰慧之人,在他定然會在最後一個任期進行新的佈局。一來是為了俄羅斯的未來,第二個是為他未來的歷史地位著想。所以,俄羅斯也有戰略調整的意願。西向必然是俄羅斯的既定選擇。對此,總有人會提出異議。認為俄羅斯會堅持現在的方向,這顯然是囿於政治正確的立場,是無法經受國際局勢變化的武斷猜測。正因為美國看到了這一點,才義無反顧的在三月份以後作出了這一戰略調整,只是由於間諜中毒案才被迫延後。但是,美俄之間的妥協方案卻正在緊鑼密鼓中進行,這一點毋庸置疑。


看了一些關於美俄關係的評論,有人將美俄關係的緩解歸納於特朗普對普京的好感,筆者認為略顯天真了,美國是個戰略博弈很成熟的國家,它絕不會為了領導人之間的關係而放棄重大戰略原則。當然,與“通俄門”亦烏無直接關聯。美國之所以對俄羅斯關係進行戰略性調整,主要是基於對俄羅斯現實威脅的判斷和國際社會的局勢變化來確定的。因為美國認為更大的威脅需要應對,甚至有徹底解決之意。這個高度已經上升到意識形態領域,因為美國絕對不會允許有對其意識形態構成威脅的勢力坐大。所以美國決定對俄羅斯開展“互相妥協”性質的改善關係計劃。美國的妥協自然會包括克里米亞和敘利亞問題。美國和俄羅斯的相互妥協主要有以下幾點,美國默許克里米亞的既定事實,但俄羅斯在頓巴斯地區不再採取進一步行動;美國暫緩謀求對巴沙爾政府的更迭,但俄羅斯同意將伊朗勢力驅出敘利亞。這也同時是伊朗核協議問題下一步談判的基礎。而美國將解除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不再阻止歐盟國家與俄羅斯發展正常的經貿關係,甚至政治關係。其實,在這方面,法國和德國等歐洲國家在最近一段時間的互動已露端倪。這一觀點絕不是心血來潮的想當然“杜撰”,而是基於美國核心價值觀及世界現實狀況的判斷。所以,美國與俄羅斯緩和關係的用意是“集中力量”打一場經濟與價值觀相結合的戰爭。


人生觸底反彈


特朗普是美國總統中最重視與俄羅斯關係的總統,因為他知道美國在世界上各種不順,背後都有普京的影子,因此在總統選舉中就提出要與俄羅斯改善關係。因為只有改善與俄羅斯的關係,美國外交才能開展,如敘利亞問題,烏克蘭問題,甚至委內瑞拉,古巴問題都與俄羅斯有關。

特朗普總統對歷代美國總統中最佩服的就是里根總統,是他把美國帶向中興,並且現在特朗普在貿易上的很多做法都是與當初里根政權做法有相似之處。而里根總統雖然把蘇聯看作是最大的競爭對手,卻與蘇聯領導人的會談一直保持。所以,特朗普開始就高調說要與俄羅斯保持溝通,卻沒有想到遭到民主黨的強烈質疑,甚至利用美國法律中,民間人士不能與外國政府聯繫的規定,就搞出了一個“通俄門”,不但束縛了美國政府在外交上的突破,而且還使特朗普本人陷於政治醜聞中。

但現在特朗普總統在美國中期選舉中形勢很好,並且在半島問題上美國已經獲得外交的突破,在其餘的問題,特別是烏克蘭問題,敘利亞問題還需要俄羅斯的支持。並且普京剛剛重新當選總統,所以特朗普總統在國內經濟,以及半島外交上的成績,讓美國選民支持自己,並民主黨陷於選舉不利狀況改善俄羅斯的關係,既突破了重重限制,而且還會在外交上獲得突破。如果,能夠成功,特朗普將完全擺脫“通俄門”的指控,並且使美國的外交獲得更大的靈活性。


橋本看日本

美國想要和俄羅斯恢復關係?不存在的,起碼但就目前的形勢來看,現在談這個還為時尚早,反正我是沒看到過類似或者相關的消息。只要看看現在的形勢,就知道美俄關係到了何種地步了,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最近是在6月11號,而普京在這個月7號也表示了短時間內不打算從敘利亞撤軍,這就意味著和西方的對抗將會繼續!


其實以美國的性子,和俄羅斯之間想要關係逐漸正常化,前提是俄羅斯必須付出一定代價,讓美國覺得俄羅斯是在為解決雙方問題在做出努力,比如在敘利亞問題、烏克蘭問題、格魯吉亞問題以及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俄羅斯網絡攻擊問題上做出一定的讓步,對美表達出一定的誠意,比如撤兵、道歉等,最好連中東、地中海、南美等地區的影響力也要逐漸削弱,這樣的話,美國可能就會考慮跟俄羅斯進一步修復關係了,畢竟美國的吃相一直都不太好看!


那麼問題來了,就算俄羅斯服軟了,答應了美國以上的條件,那麼北約就會從俄羅斯邊境撤兵麼?就會停止軍事東擴的勢頭麼?停止對俄羅斯的一切經濟制裁麼?不會的,美國不會這麼做,美國最大的做法就是順勢而上,進一步逼迫俄羅斯做出讓步,如果不答應,那麼不好意思,沒得談了。

因為美國從來就沒有真正接納過俄羅斯,你以為俄羅斯不想加入歐盟?老毛子做夢都想,只是美國不同意,而且歐洲國家也不放心罷了。因為以前俄羅斯留給歐洲的心理陰影太大了,他們對俄羅斯有種骨子裡的恐懼,而美國則是怕控制不住俄羅斯,要是俄羅斯加入了歐盟,那麼歐洲可能就沒你美國什麼事了,老大的位置應該是老毛子坐的,而且俄羅斯經濟一旦發展起來,美國的地位就會收到嚴重威脅,這是美國不允許的,任何能威脅到他自身的國家,除了打壓沒有第二個結果!


哨兵ZH

美國現在力量太過分散,所以美國要放棄次要矛盾而集中力量去解決主要問題。顯然目前俄國的所作所為並沒有危及到美國現有的根本利益,美俄矛盾的根源是美國先動了俄國的利益,侵入了原本不屬於美國掌控的勢力範圍。而目前美俄爭鬥,開始朝利於俄國而不利於美國的方向發展,因此美國希望美俄爭鬥暫停,恢復美俄正常關係,以便美國騰出手來,先解決別的熱點問題。但是普京不是白痴,他顯然明瞭美俄爭鬥會一直持續,美國只是現在力有不逮,想緩口氣而已。而俄國也不是完全拒絕美國,只是不願意無條件休兵而已。雙方條件談得攏就能和解,若普京得不到他認為不錯的利益,那俄國會斷然拒絕恢復美俄正常關係。因為現在俄國手中的籌碼比美國要多一些。


鬼影147951010

特朗普對普京的“愛”言之鑿鑿,卻一邊頻繁“示愛”,一邊嚴厲制裁、打擊俄羅斯,他要改善美俄關係的目的,不是要為自己的“通俄門”解困,而是混合“零和博弈大師”與“變臉大師”這兩項特異功能,以美國戰略忽悠局局長的面目,將普京與俄羅斯誘導到他精心設計的“特朗普軌道”,按照美國的節奏向前,以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方式,消化掉俄羅斯爭霸的能力與野心,安安靜靜地、順從地做一個美男子,像德國、日本那樣,這才是美國想要的俄羅斯,也是特朗普對普京的“最深沉的愛”。

1、美俄存在著結構性衝突——霸權的爭奪,在戰略上是對手,甚至是敵對國,這樣的矛盾與衝突是不可逆轉的,更不可能憑個別領導人的好惡與交情可以改變的,只有其中的一方全線潰敗,徹底認輸、投降,才能化解美俄的結構性衝突,化敵為友。

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霸權國家,無論是發動貿易戰,還是退出伊核協議,終極目的都是為了美國的全球霸權。美國最不能容忍的行為就是有人跟他爭奪霸權。這個星球上公開與美國爭奪霸權的國家只有世界第二大軍事強國俄羅斯。爭奪全球霸權,是美國與俄羅斯的結構性矛盾,也是不可調和的矛盾,任何領導的私交都無法改變、化解這個矛盾與衝突,只有其中的一方放棄爭霸,或者在較量中全線潰敗,舉手投降,這個結構性矛盾與衝突才會消失。

俄羅斯並不是在普京上臺後才出現爭霸的野心的,他不過是最新的繼承者而已。無論是在沙俄時代,還是蘇聯時代,與世界最強的國家爭奪世界霸權,一直是俄羅斯(包含沙俄、蘇聯)的最高戰略目標。

俄羅斯爭霸的文化源自於東正教的核心精神——彌賽亞意識——俄羅斯人是上帝派來拯救人類的,也只有俄羅斯人才能拯救人類、匡扶正義、造福全球。因此,即使是葉利欽這樣親西方的俄羅斯領導人,內心深處依然跳躍著霸權的小心臟,1999年,葉利欽欽定普京作為他的接班人,主要的原因是他認為普京能把周圍的人團結在一起,在21世紀復興偉大的俄羅斯。普京沒有辜負葉利欽的期望,以恢復俄羅斯的超級大國夢撬動了全體俄羅斯人,帶領俄羅斯闊步前進,即使自己的福利與生活品質也在所不惜。在俄羅斯,普京早已成了神一般的大帝。這樣的普京令美國為首的西方恐懼,普京治下的俄羅斯獠牙犀利,不可避免地成為美國的頭號戰略目標。

2、美俄不僅是戰略上的敵對者,在戰術上也是激烈的競爭者,就算特朗普對普京的愛,能夠緩和美俄腐爛的雙邊關係,也就是在一些戰術層面上做一些交易而已,但對於美俄關係的大勢是起不到什麼根本性的作用的。

美俄之間,在戰術層面上也有很多的衝突,最主要的有烏克蘭問題、敘利亞問題、格魯吉亞問題、北約東擴問題、歐洲市場的石油與天然氣的競爭、印度武器市場的爭奪等等等。普京與特朗普如果成功會晤,也就是在一些戰術層面上的妥協、交易而已,以此換取美歐對俄羅斯全面或者部分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稍微改善一下俄羅斯孤立的外部環境,減輕超負荷的戰略壓力。這些交易的背後,自然有很多特朗普想要的東西,也就是“愛的回報”。

3、特朗普這一年半的執政政策與作為,不僅攪亂了世界,也嚇壞了盟友,搞懵了非盟友,不僅博得“零和博弈大師”的稱號,也是頂級的“變臉大師”,在對俄關係上,特朗普混合了“零和博弈大師”與“變臉大師”這兩種特異功能,在與俄羅斯打交道的過程中,特朗普不僅僅是美國總統,更像是美國戰略忽悠局局長,一邊頻頻制裁、打擊俄羅斯,一邊頻繁地向普京釋放有愛的信號,循循善誘,最終讓急於改善美歐關係的普京與俄羅斯精英階層相信了“特朗普深沉的愛”,千方百計去修復、改善與美國的關係,用零和博弈的方式牽引著普京順著特朗普設計的美俄雙邊關係的軌跡朝前走,達到目標後就變臉。變臉後繼續制裁、打擊俄羅斯,然後又變臉,給普京遞胡蘿蔔,又誘導美俄關係在特朗普軌道上前行,又收穫成果,接著再對俄羅斯變臉,如此循環著,一步一個腳印地按照美國的設計,在特朗普軌道上前行,一點一滴地消耗掉俄羅斯的戰略實力,一根一根地拔掉北極熊的獠牙。

在對俄關係上,特朗普盈盈笑臉下潛伏著一顆制服俄羅斯的野心,他

企圖以不戰而屈人之兵消化戰略對手俄羅斯,使其喪失與美國爭奪霸權的能力與野心,安安靜靜地、順從地做一個像德國、日本那樣的美男子,這樣子的俄羅斯才是美國歡迎的、放心的、需要的俄羅斯,這才是美國對俄關係的終極目標,也是特朗普對普京的“終極的愛”。

無論是做美國總統都不可能改變這個目標,因為這是美國的核心利益,民主黨與共和黨高度統一的戰略目標。


飛狼

並不是說美國急於要和俄羅斯恢復關係,而是因為美國得罪了全世界,希望能夠通過和俄羅斯恢復關係,來提振美國在國際上日夜孤單的國際形勢。

美國,同俄羅斯恢復關係,顯然是將俄羅斯作為一個棋子是在利用。想想當初,美國將俄羅斯踢出了8G,而現在又提出了將俄羅斯重新拉回,這是因為美國在8G中極端孤立造成的。

自從特朗普上臺之後,就高聲喧譁“美國優先”,實際上就是將美國凌駕於世界之上,美國在國際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貿易戰爭,希望通過自己的貿易遊戲,將全世界都變成美國的奴婢。所以才不厭其煩的掀起了貿易制裁,實際上就是貿易戰。

美國的貿易制裁是極度自私自利,完全沒有去考慮一下別個國家的感受。包括加拿大、英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和歐盟等等,美國幾乎所有的盟友們在內,沒有半點的情面。

當然,美國的做法遭到了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反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死不悔改,仍然死纏爛打,堅持己見,毫無收斂,給世界帶來了嚴重的不確實性。

但是,美國的一意孤行終於遭到了全世界的一致反擊。於是,我們看到美國在七國會議上遭到了六國的圍攻,其窘態之狼狽可想而知了,呼喚俄羅斯迴歸卻成為了美國的虛偽招牌。

美國急於和俄羅斯恢復關係,主要還是要利用俄羅斯的戰略威信,想給俄羅斯設計陷阱而作出的決定。

美國和俄羅斯的關係是不可能搞好的,兩個超級大國的戰爭從來就沒有真正的結束過,繼續戰鬥下去,是兩個國家的必然。所以說美國急需和俄羅斯恢復關係是不真實的,裡面的貓膩是我們普通人不得而知的。

看看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到了怎麼樣的地步?對俄羅斯的圍堵到了怎麼樣的地步?兩個國家在中東地區的鬥爭到了怎麼樣的地步?恢復兩個國家和關係?是不是一個笑話呢?恐怕是吧!

試問:美國什麼時候向俄羅斯低下過頭?現在的美國仍然是俄羅斯最大的敵人,而向敵人改善關係?這樣的美國還是超級大國嗎?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作事風格是,極度的自私自利,言而無信,目空世界,唯我獨尊的風格,有必要和俄羅斯急需恢復關係?我看還是自己闖下了禍,希望能夠用俄羅斯來背吧?

如果我們認真來分析美國急於想要和俄羅斯恢復關係?恐怕是因為美國認為俄羅斯是一個傻子,恢復關係是美國想要把俄羅斯當猴子耍。這就是美國急於想要恢復與俄羅斯改變關係的主要原因,從而成功地擺脫自己在國際上的孤單寂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