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42歲貨運司機反覆腰腿痛3年,一百米都走不到

今年42歲的李先生是長沙望城人,作為一名貨運司機。因常年久坐開車,患上了

腰椎間盤突出症

由於平時忙於工作,對於腰椎疼痛,李先生一直未引起重視,平時痛就貼個膏藥、吃點止痛藥。

長沙42歲貨運司機反覆腰腿痛3年,一百米都走不到

但最近,因勞累過度,李先生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老毛病嚴重發作,走路不到100米就腿痛得受不了,甚至晚上睡覺都能痛醒。

長沙42歲貨運司機反覆腰腿痛3年,一百米都走不到

(病床上的李先生)

經過腰椎MRI檢查顯示,他的腰4/5椎間盤突出,右側神經根明顯受壓。

脊柱外科主任陳友虎建議,讓其選擇在顯微鏡微通道下行突出椎間盤髓核摘出術。

長沙42歲貨運司機反覆腰腿痛3年,一百米都走不到

(手術取出髓核)

經過溝通,李先生及其家屬同意手術。整個手術過程進行順利,術後右下肢疼痛、麻木症狀徹底緩解,傷口僅2公分左右,出血不到10ml,效果非常明顯。

長沙42歲貨運司機反覆腰腿痛3年,一百米都走不到

(傷手術口僅2公分左右)

什麼是顯微鏡通道下行突出椎間盤髓核摘出術?跟微創孔鏡有什麼區別?

“顯微鏡下做頸椎手術,就像‘吃玉米’。頸椎是玉米棒,神經是玉米鬚,肌肉纖維是玉米皮。”

與傳統切開手術的區別在於:

以前的傳統切開手術是直接劈開玉米棒,手術創口很大。

微創孔鏡是把皮和玉米鬚撥開吃。

“顯微鏡下手術則是通過玉米皮上的縫隙,穿過玉米皮和玉米鬚,直接吃玉米,並且顯微鏡能將手術部位放大近10倍,視野更加清晰。”陳主任比喻道。

在顯微鏡下做手術,視野更清晰,不會損傷神經,不需要打釘子,突出的髓核摘除更乾淨徹底,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療效確切、費用低等優點,手術後3天左右就能出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