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被誤解最深的詞人,其實他憂國憂民,堅守氣節!

周邦彥是北宋末期的著名詞人。說起周邦彥,很多人都會立馬聯想到他寫過很多男女戀情的詞作,也會相應地把他想象成一個浪蕩不羈、流連於酒樓的風流才子。

其實,周邦彥性格當中固然有著隨性的一面,但他憂國憂民、堅守氣節的另一面卻往往不被人知曉。

史上被誤解最深的詞人,其實他憂國憂民,堅守氣節!

周邦彥出生在杭州一個富有文化教養的官宦之家,父親為他取名邦彥,是取自《詩經》中的“彼其之子,邦之彥兮”,意思是希望他能夠成為國之佳士。周邦彥也沒有辜負家族的期望,從小受家鄉文化和父輩的薰陶,他很早就博覽百家之書。刻苦勤學再加上天資聰慧,他年紀輕輕就顯露出過人的才華。

也許正因為成長於杭州這個繁華的都會,奉儒守官的家庭教養並沒有將周邦彥打磨成一個古板的道學家,相反,周邦彥的為人行事都非常具有浪漫主義精神。但在儒家綱常佔統治地位的宋代,周邦彥的處事風格是為世人所不容的。這也是為什麼當時及後來的史料在評價周邦彥時總是指責他落魄不羈,對他沒有太多褒揚。

其實,周邦彥也有憂國憂民、堅守氣節的另一面。

元豐二年,當時的最高學府太學奉詔增收太學生,周邦彥正好趕上這個機會,在州縣考試中以優秀的成績被選拔為太學生。於是他辭別故鄉,北渡長江來到了都城汴京。

史上被誤解最深的詞人,其實他憂國憂民,堅守氣節!

周邦彥旅居汴京時期,也被帝都的享樂生活感染,經常出入酒樓,為歌女們寫下了不少聲調諧雅的小詞,很快就聞名一時。那些出身低賤的歌女們都有著各種不幸或苦衷,一般的上層階級往往對此不屑一顧,而周邦彥卻十分同情她們,能夠在詞中真誠地為其代言,細緻地反映她們的情感,因而也贏得了她們的尊敬。

但這些小詞並不是周邦彥這時期獨有的創作,燈紅酒綠的生活沒有讓他沉溺。周邦彥也在時時觀察形勢,留心政局,並不斷用詩賦來反映社會現實。例如他擔心國家邊境的安全,就曾寫過《天賜白》等長篇詩歌來反映當時的西北戰事。王安石變法之後,他又寫了一篇《汴都賦》來讚頌新法的推行。宋神宗讀了他的《汴都賦》之後十分讚歎,“嗟異良久”,於是令當時的名儒李清臣在大殿上宣讀這篇文章,並且還破格提拔周邦彥為太學正。

然而,政壇的形勢永遠是千變萬化的,不久之後,以王安石為首倡導變法的一派逐漸失勢。但周邦彥年少氣銳,身上還沒有沾染那種明哲保身的世故習氣,因而他選擇以一種特立獨行的倔強態度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節操和立場,依然對新法表示同情和支持。面對當時勢力逐漸壯大的元祐黨人,他決不願低三下四地投靠以換取富貴。這種不受招安、不肯合作的態度惹惱了朝廷新貴們,於是他們就將周邦彥降職外放了。

史上被誤解最深的詞人,其實他憂國憂民,堅守氣節!

在離開汴京之時,周邦彥回憶起自己在這裡八年來的生活,原以為自己能有一番作為,如今卻不得不另尋安身之處,前程未卜。遙望汴河堤上的柳樹也在濃霧中輕搖,似乎是在為自己送別。於是他有感而發,寫下了一首《蘭陵王》:

柳陰直,煙裡絲絲弄碧。

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

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

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

閒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

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

悽惻。恨堆積。漸別浦縈迴,津堠岑寂。

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

沉思前事,似夢裡,淚暗滴。

後世的人多以為周邦彥風流浪蕩,沒有追求,實在是對他極大的誤解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