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照相機的時代,爲畫好花鳥,宋徽宗任伯年都做了哪些瘋狂事?

花鳥畫作為中國傳統三大畫科之一,實際上描繪的對象不僅是字面意思上的花、鳥,還有各類動植物,比如禽獸、草蟲、蔬果等。而花鳥畫中,畫法又有工筆、寫意、兼工帶寫三種表現形式。

很久以前,是一個沒有照相機、鉛筆的時代。畫家為了能夠細膩刻畫出動植物的神態,也經常去大自然界採風、吸取靈感。但是,當時的條件,無法做到一手揹著宣紙、一手拿著顏料跑到森林中。你懂得,當時人們還得磨墨製作墨水,而五彩斑斕的礦物/植物顏料,製作過程也不輕鬆。

所以,古時候畫家“採風”,是要求帶著腦子去一遍又一遍印刻事物的神態,再透過記憶執筆描繪。即使條件艱苦,我們卻依舊能看到很多畫家的作品惟妙惟肖。

那麼,這些大師為了能畫好傳神的花鳥畫,到底做了哪些瘋狂舉動呢?說到這裡,中國華人美術家協會理事&花鳥畫家方力偉,跟萃花聊了聊,他眼中那些努力非凡的藝術大咖們,都做了哪些“反人類正常生活”的事蹟。

首先要分享給大家的故事,是關於世界上最會搞藝術的皇帝-宋徽宗。雖然他政績有點拖後腿,但是,毋庸置疑,他在中國藝術史上的成就與影響,是大神級人物。

沒有照相機的時代,為畫好花鳥,宋徽宗任伯年都做了哪些瘋狂事?

△ 北宋 宋徽宗(趙佶)

當年,宋徽宗為了給自己營造強大的藝術主力軍,特別開設“中國皇家藝術畫院”,畫學專業分:道佛、人物、山水、鳥獸、花竹、屋木等科目,教授《說文解字》、《爾雅》、《方言》、《釋名》等課程。想想,如今誰又有多少實力,開一個皇家藝術院校呢?

據傳,宋徽宗本人還經常親臨畫院指導,經常以古人詩句命題畫畫考試,諸如“竹鎖橋邊賣酒家”、“踏花歸去馬蹄香”等等。宋徽宗審美有多高,萃花之前也給大家講過,而且他本人也屬於書畫一流的大師,開創了個人專利-瘦金體,花鳥畫創作也是獨領風騷數千年。

沒有照相機的時代,為畫好花鳥,宋徽宗任伯年都做了哪些瘋狂事?

△ 北宋 趙佶 瑞鶴圖(全卷) 絹本 51X138cm 遼寧省博物館

我們只看到了他呈現給我們的作品有多麼形象逼真,殊不知每件臻品的背後,離不開宋徽宗本人細緻入微的生活觀察。據傳,有次宣和殿前的荔枝樹結果了,宋徽宗像小孩樣激動地前來觀賞,剛好看到一隻孔雀飛到樹下。這時候,普通人可能也就是驚歎下呀孔雀好漂亮呀,但是宋徽宗作為頂尖藝術家,發現,這是個難得的“寫生”好機會啊。

沒有照相機的時代,為畫好花鳥,宋徽宗任伯年都做了哪些瘋狂事?

△ 北宋 趙佶 芙蓉錦雞圖,絹本 縱81.5釐米,橫53.6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

他趕緊召集畫家描繪,他們從不同角度刻畫孔雀,其中有幾幅畫的是孔雀正在登上藤墩,宋徽宗看到了質疑說:“畫得不對。”大家疑惑,孔雀明明畫得很像嘛。

幾天過後,宋徽宗才給畫家們揭開了謎團,因為“孔雀升高先抬左腿!”原來,宋徽宗糾結的是個別畫作裡,並沒有凸顯出這點。足以可見,宋徽宗對藝術寫實的要求有多高,同時這也反映出宋徽宗細膩到了骨子深處能洞察到平常人看不到的地方

沒有照相機的時代,為畫好花鳥,宋徽宗任伯年都做了哪些瘋狂事?

△ 趙佶摹本 《虢國夫人遊春圖》,遼寧省博物館藏

講到這裡,畫家方力偉又給我們分享了另外一個故事,是關於中國花鳥畫承前啟後的巨匠-任伯年先生。

沒有照相機的時代,為畫好花鳥,宋徽宗任伯年都做了哪些瘋狂事?

△ 任伯年《花鳥冊》

清朝末年,海派開山鼻祖任伯年先生,畫畫吸取了西洋技法,山水、花鳥、人物等無一不能。某天,一朋友求他畫張《狸貓圖》。對自己要求嚴格的任伯年,畫了好幾幅都不滿意。為了捕捉到貓的最佳形態,他做了一件非常瘋狂的事情——

熬夜爬到屋頂看貓。任伯年還是很皮哦~~~

沒有照相機的時代,為畫好花鳥,宋徽宗任伯年都做了哪些瘋狂事?

△ 任伯年畫的貓

皓月當空的夜晚,任伯年聽到鄰居房頂上有貓叫聲。他為了追上這隻貓的腳步,爬到房頂老老實實的趴在那裡,全神貫注觀察貓咪的一舉一動,只見那隻貓展示自己傲嬌的模樣,躬腰拖尾,瞪著警惕的雙眼與先生對望,又驚又怒的感覺著實闊愛

任伯年越看越有意思,時間也就這麼溜走咯,一不留神,露水都打溼了他的衣襟。這不就是,從夜晚賞貓到清晨麼?!

沒有照相機的時代,為畫好花鳥,宋徽宗任伯年都做了哪些瘋狂事?

△ 貓在任伯年筆下,栩栩如生

關於陰陽變化、儒、道、藝術、科學等等,《易經》皆有涉及。平時,方力偉先生非常愛讀《易經》,透過這本書,你不但能取得創作上的特別靈感,還會發現書中講到的陰陽對比,也就是我們畫作上的虛實、黑白、主角與配角對比。

這又引申到了更高一層的含義,中國畫的創作,寫意是有分寸的,合乎理,又有情。這也是,為何幾千年過後,留存下來的名作百看不厭的主要原因啦。

此外,在方力偉先生眼裡:

中國畫主要是要表現精神的,要有思想的,就像一首好的詩,這首詩要傳達什麼思想或者什麼境界又或者有什麼寓意。畫畫也是一樣,通過寫生,抓住物體的精神是一個方面,還要表達作者本人的感情和想法。具體在創作的時候,採用什麼樣的構圖,怎麼用筆用墨用色,甚至於用什麼樣的線條。

大家都知道中國畫是主要靠線條來表述的,這就要求線條必須要有感情、要有生命力,線條的行筆要有徐急快慢,要有節奏。有的線條飄逸明快,有的沉穩老辣,但飄逸不能輕浮,沉穩不可死板,是很辯證的,箇中滋味是要通過不斷學習才會有深刻體會的。表達,都是決定作品成功與否的因素。

那麼,方力偉又是如何透過花鳥畫,去抒發情感,吐露詩意與內涵的呢?萃花現在就帶你一探究竟:

沒有照相機的時代,為畫好花鳥,宋徽宗任伯年都做了哪些瘋狂事?

他的作品中既有古畫沉穩厚重的特點,又有現代畫創新探索的成分。

沒有照相機的時代,為畫好花鳥,宋徽宗任伯年都做了哪些瘋狂事?

方力偉先生,曾經師從海上著名花鳥畫家陳世中先生,後來刻苦鑽研了任伯年、王雪濤、喬木、錢行健等諸家繪畫藝術,漸成風格。

沒有照相機的時代,為畫好花鳥,宋徽宗任伯年都做了哪些瘋狂事?

縱觀方力偉的花鳥畫有一大特色就是,凸顯了自然本真。他的花鳥作品筆墨的勻稱,構圖的完整,顯得水到渠成,沒有矯揉造作。虛實對比,相互襯托,整幅畫錯落有致,發揮得恰到好處。

沒有照相機的時代,為畫好花鳥,宋徽宗任伯年都做了哪些瘋狂事?

沒有照相機的時代,為畫好花鳥,宋徽宗任伯年都做了哪些瘋狂事?

更多內容,請關注”藝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